春秋時期的兼併戰爭是否有積極作用,為什麼

時間 2021-08-14 12:10:21

1樓:兀a兀

是有積極作用的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爭奪土地和人口。

春秋時期,在進行爭霸戰爭的過程中,為了戰勝其他諸侯國,一些諸侯國改革內政、發展生產。這些變革客觀上加速了奴隸制的瓦解,齊國管仲的「相地而衰徵」、魯國「初稅畝」實際都承認土地私有和階級分化的事實。 戰國時期奴隸制的基礎已經瓦解,變法運動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

秦國的商鞅變法是一場比較徹底的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秦國由此成為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秦統一奠定了基礎。 春秋時期戰爭的性質是奴隸主集團之間兼併戰爭。戰國時期演變為地主階級集團之間的兼併戰爭。

戰爭引起的反應超出了戰爭本來的目的,客觀上推動了社會變革和民族融合。

2樓:匿名使用者

有積極作用。

打破國界,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為戰國七雄爭霸及秦國統一打下基礎。

3樓:墓鳴祭血

有,因為通過不斷地戰爭,加速了但是混亂的中國個個不同地區文化風俗的融合,加快了漢族的形成。

4樓:溫州雅麗修色

春秋是爭霸戰爭,戰國時兼併戰爭

爭霸戰主要是為了讓其他國家承認你的霸主地位兼併戰目的則是把別國征服變成我的領土

客觀上是有積極作用的

春秋時期140多個諸侯國,通過戰爭到末期變成十幾個到戰國七個,最後被秦始皇統一。也就是說這些戰爭客觀上有利於祖國朝著統一方向發展

5樓:匿名使用者

站在今天中國的角度上看看是積極地作用,促進統一。

可是站在國際的角度 也是一種國際侵略啊,這要是積極的話,那麼世界大戰就是積極地,因為世界大戰有利於 將來全球統一。 難說 難說啊 ,說得在遠一些星球大戰更是積極的了!

春秋時期,諸侯之間不斷進行兼併戰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兼併戰爭是否有積極作用?為什麼?

6樓:魅古

春秋是爭霸戰爭,來戰國時源兼併戰爭

春秋時期140多個諸侯國,通過戰爭到末期變成十幾個到戰國七個,最後被秦始皇統一。也就是說這些戰爭客觀上有利於祖國朝著統一方向發展

7樓:日落共青城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來,目的源是為了奪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擴大自己的實力

積極作用?兼併戰爭讓很多小國消失,實現了區域性統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科學技術和文化的發展,為以後的中國大一統創造了客觀條件

這應該是中學範圍內的答案

8樓:匿名使用者

促進各地文化等的融合

9樓:共和國排頭兵

其實說促進統

一、文化交流等都是扯淡,男人之間的爭鬥無非是為了錢和女人,用千萬百姓的血淚滿足帝王和貴族的私慾。

春秋時期,諸侯之間不斷進行兼併戰爭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兼併戰爭是否有積極作用?為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通俗說就是都想當老大,其如有秦皇之魄力則有積極作用,如無,則只會造成民不聊生,則倒退.

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的兼併戰爭是否有積極的作用?為什麼? 10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個問題。。不好說啊,不統一那就只能一直戰爭,可戰爭目的又是為了統一,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這得辨證地看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不斷進行兼併戰爭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兼併戰爭有何不利影響與積極作用?

12樓:小今

38、原因:一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各諸侯國不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1分) 二是各諸侯國為爭奪土地、人口和支配別國的權力,兼併戰爭(2分) 不利影響:給人民帶來了災難(1分)積極作用:

諸侯國減少,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增多,客觀上有利於國家走向統一(3分) 39、主要觀點:曹操「功大於過」,對於整個歷史的程序起了促進作用,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接觸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和文學家(可以結合教材第20課第一目小字內容作答),但是,曹操也有其陰險狡詐、**的一面,如殺害了華佗,楊修等人……(學生只要觀點鮮明,有理有據,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40、主要內容:

①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②頒布均田令③遷都洛陽④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四點內容每點各1分,總共4分) 影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1分),促進了北方各族社會的進步(1分),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程序(2分)。

春秋戰國時期兼併爭霸戰爭的意義

13樓:匿名使用者

1.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

意義:不利---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有利---1.對於結束**割據狀態,實現區域統一有積極作用;

2.對於阻止夷狄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保護華夏進步文化,增強各族間的融合有一定的作用;

3.爭霸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霸主都曾進行過改革以增強國力,其統治下的社會環境相對安定,使經濟得以發展;

4.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勢力,便利了新興地主階級實力的增長,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潰;

5.爭霸戰爭加速了新舊制度的交替,促進了奴隸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產生。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是中國奴隸制瓦解的反映,也為社會的進步,階級關係的變化,新制度的產生,民族融合的加強等創造了條件。

2. 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

意義:1.進一步加強了統一趨勢;

2.使人民遭受了更深重的災難,人民渴望統一;

3.各國國君為了爭霸,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改革政治,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改革運動的興起。

14樓:匿名使用者

1)經濟:春秋戰國時期,做為中國最後乙個青銅器時代,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青銅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同時也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

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 井田制(公田)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 (2)政治: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但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程序,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封建制度終於建立起來。

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

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變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躍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小結: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

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15樓:匿名使用者

集中人物材力量辦大事

16樓:匿名使用者

說白了 就是爭土地。

春秋時期各諸侯紛紛參與爭霸,請問各諸侯之間不斷進行兼併戰爭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兼併戰爭有何不利影響與

17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是爭霸戰爭,戰國時兼併戰爭

爭霸戰主要是為了讓其他國家承認你的霸主地位回兼併戰目的則是把別國答征服變成我的領土

客觀上是有積極作用的

春秋時期140多個諸侯國,通過戰爭到末期變成十幾個到戰國七個,最後被秦始皇統一。也就是說這些戰爭客觀上有利於祖國朝著統一方向發展

同學您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採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祝您策馬奔騰哦~

春秋時期,著名的霸主有幾個,春秋時期的五位霸主都有誰

春秋時期,著名的霸主有5個分別為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 1 齊桓公 齊桓公 前643年10月7日 春秋五霸之首,西元前685 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

春秋時期的銅鏡有什麼特點,出土的有哪些代表

齊家文化和商周時期,銅鏡以光素無紋飾者居多,有紋飾者也以幾何紋為主。到了春秋戰國,紋飾已達15個大類,並且出現了各種特殊工藝裝飾藝術,如塗朱繪彩圖案 金銀錯圖案 透空雕圖案等。初起時期簡陋 粗糙的銅鏡,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創造和修飾已臻美輪美奐的境地。春秋銅鏡的數量 品種都很少,但它與戰國銅鏡有著十分...

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管仲有哪些名言名句

紫苑小薇 管仲 西元前719 西元前645年 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先驅 政治人物。被稱為管子 管夷吾 管敬仲,華夏族,潁上 今安徽省潁上縣 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 改革家 道家,被譽為 聖人之師 和 華夏文明的保護者 管仲名人名言 令則行,禁則止,憲之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