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尾梓維夔黛
滑動摩擦力。
公式f=un
其中n是壓力,在水平地面的時候n=mg
u是滑動摩擦因數,與材料有關。
摩擦力。1、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虛廳鋒做摩擦力。
2)物體之間產生摩擦力必須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物體間相互接觸、擠壓。
第二,接觸面不光滑。
第三,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
2、滑動摩擦力。
1)定義:當乙個物體在另乙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
2)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係的實驗:實驗時為什麼要用彈簧秤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這是因為彈簧秤測出的是拉力大小而不是摩擦力大小。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就是一對平衡力。
根據兩力平衡的條件,拉力大小應和摩擦力差晌大小相等。所以測出了拉力大小也就是測出了摩擦力大小。大量實驗表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隻跟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關。
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滑動摩擦力是阻礙相互接觸物體間相對運動的力,不一定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能是使物體運動的動力,要清楚阻礙「相對運動」是以相互接觸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的。「物體運動」可能是以其它物體作參照物的。如:實驗中在木塊上放乙個砝碼,用彈簧秤拉木塊作勻速直線運動時,砝碼是由於受到木塊對它的靜摩擦力。
才隨木塊一道由靜止變為運動的。具體情況是:當木塊受到拉力由靜止向前運動時,砝碼相對於木塊要向後滑動,木塊就給砝碼乙個阻礙它向後滑動的摩擦力,這個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
所以砝碼相對於木塊沒有滑動,這時的摩擦力就是靜摩擦力。
4)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的快慢無關,與物體間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5)研究實際問題時,為了簡化往往採用「理想化」的做法,如某物體放在另一物體的光滑的表面上,這「光滑」就意味著兩個物體如果發生相對運動時,它們之間沒有摩擦。
3、靜摩擦力。
靜摩擦伏臘力是由兩個相互靜止的物體相互作用產生的。靜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與力的方向相同,也可以與力的方向相反。
4、滾動摩擦力。
一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作無滑動的滾動或有滾動的趨勢時,由於兩物體在接觸部分受壓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對滾動的阻礙作用,叫「滾動摩擦」。
2樓:改長征咎姬
在鬧鋒木塊下面貼張紙,用彈簧秤稱出木塊的重力。然後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貼紙的液此晌一面與桌面接觸),用彈簧秤水平扒枯地拉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彈簧秤的示數f.滑動摩擦力ff數值上等於f,正壓力n大小等於重力g
f/n
必修一物理摩擦力問題求解
3樓:網友
假設摩擦力是u
先由紙帶計算出木塊運動的加速度a
由(m砝*g-m木*g*u)/m木=a可得:
摩擦力u=m砝/m木-a/g
結果是偏大的。測量的時候假設打點計數器是和滑輪是無摩擦力的。在現實中不可能這麼理想。
4樓:網友
標準答案:(1)設木板的質量為m1 滑塊的質量為m2 托盤和砝碼的質量為m3
因為f(摩擦力)=fn*u f-f=ma, 受力分析得,u=m3g-(m2+m3)g/m2g
2)偏大 因為忽略了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力、空氣的阻力、滑輪處的摩擦力、細繩的質量,所有導致動摩擦因數偏大。
5樓:清華情
你用運動學知識處理紙帶,可以求出其加速度,然後對其受力分析(這個你肯定會),結果是 m(g-a)/mg,這個數值是偏小的,因為由於限位孔等的摩擦導致求出的a偏小,從而導致了所求的動摩擦因素偏小。
高一物理題 摩擦力的
6樓:冒牌筆仙
解:k=200n/m =2n/cm,△l1=3cm,,△l2=f1=k△l1 f2=k△l2f1=6n f2=5nμ=f2/mg
答:最大靜摩擦力為6n,滑動摩擦力為5n,動摩擦因數為。
7樓:網友
1 由f=kx得 f=200n/m * 解得6n 2.由公式f=kx得f=200n/m* 解得5n 3.由公式f=μmg得 mg=2*10=20n 得μ=f/mg5n/20n=
求高一物理關於摩擦力的題目及答案
8樓:匿名使用者
1.下列關於滑動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滑動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滑動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c.滑動摩擦力總是與物體間正壓力的方向垂直。
d.物體做減速運動,一定是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滑動摩擦力可以充當阻力,也可以充當動力,所以a錯。其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所以b對。
彈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垂直,而摩擦力的方向又與接觸面相切,所以c對。物體做減速運動,可能受到外力作用。
答案:bc2.關於靜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b.靜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c.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一定是靜止的。
d.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一定有靜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物體是否受靜摩擦力要看物體間是否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與物體是否運動無關,其方向總是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答案:b3.用手握住乙個豎直的瓶子,停在空中,關於瓶子所受的摩擦力,說法正確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b.手越乾燥、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c.摩擦力不變。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解析:此題可由二力平衡的知識判斷,靜摩擦力等於重力,與手的握力大小無關。
答案:c4.三個質量相同的物體,與水平桌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由於所受水平拉力不同,a做勻速運動,b做加速運動,c做減速運動,那麼它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關係應是( )
c. fb=fa=fc d.不能比較大小。
解析:由f=μn知f的大小隻與μ和f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由於該題中n與重力g相等,故f相同。
答案:c
9樓:匿名使用者
一物體在表面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質量為,動摩擦因數為,求此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如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摩擦力是多少?
10樓:匿名使用者
f=,光滑不受摩擦力為0
高一物理 摩擦力
11樓:局曼粟陽波
當水平推力f=時,顯然小於最大靜摩擦力,所以,磚塊仍然靜止所以,此時磚塊受到的靜摩擦力等於推力。
2)當水平推力f2=10n時,顯然大於最大靜摩擦力,所以,磚塊開始運動,這時磚塊受到的是滑動摩擦力。
f=u*fn=20*
3)當水平推力f3=15n時,情況和第二問一樣2.只要木條的重心仍然位於桌面上,那麼,木條對桌面的壓力就等於木條的重力,這時木條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等於mgu
當木條的重心(就是中點)位於桌面之外時,這時木條已經掉下桌面了,就不存在和桌面之間有摩擦力了。
高一物理摩擦力的題
12樓:黎堂赫連天韻
解答:1.
將其看做乙個整體,有。
f=3ma因為其做。
勻速運動。a=0
對最上面的a分析:
f=ma=0
對b分析:f-f1(c對b的摩擦力)=0
f1=90n(是你說f=90n的吧)
對c分析:f1-f2(地面對c的摩擦力)=0所以c受到的摩擦力為。
ib給c的:90n
ii地面給c的:90n
2.三個物體仍然相對靜止,仍然可看做乙個整體,只是此時整體做勻加速運動。
f-f2(地面對c的摩擦力)=3ma
a=對a分析:f=ma=10n
a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作用,充當合外力)
對c分析:f1-f2(地面對c的摩擦力)=ma可求得f1=100n
所以c地面給它的摩擦力為給它的摩擦力為100n再對b分析:f-f-f1=ma
可得fb=f+f1=110n
高一物理傳送帶摩擦力問題,望講的清楚一些
物體在傳送帶上,隨著傳送帶一起向右勻速運動,物體不受摩擦力。因為勻速運動是平衡狀態,不可能在水平方向上僅有摩擦力。.當傳送帶由。靜止。到。開始向右運動。的瞬間,傳送帶上的物體相對傳送帶有運動的趨勢。在傳送帶運動之瞬間物體有靜止的慣性。.如果傳送帶開始運動時。物體和傳送帶之間有摩擦,那麼傳送帶從開始運...
高一必修一 物理,高一物理必修一
準確的說,位移越大,平均速度越大。因為位移是乙個向量,涉及方向,即便5秒內走了1km,但在下乙個5秒回到原點,那麼它在10s內的位移是0,平均速度也是0 但是路程是2km,平均速率是200m s。位移與速度掛鉤,路程與速率掛鉤。即向量對應向量,標量對應標量。在相同時間t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
有關摩擦力的物理題,關於物理摩擦力的題目
以鋼板為參照物,則物體向左下運動,運動角度為 arctan v2 v1 則由數學知識可得sin arctan v2 v1 v2 v1 2 v2 2 物體向左下運動,則會有乙個右上的摩擦力,將此摩擦力正交分解為水平向右和乙個豎直向上的兩個摩擦分力,則水平向右的摩擦分力與光滑槽提供的支援力是一對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