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在選配物鏡和目鏡敬圓時,主要考慮兩個問題:
第一,類別上的匹配。即所有的平場物鏡,都要與特製的平場目鏡配合使用。
第二,放大倍數的合理匹配。在一定的放大倍率下,物鏡和目鏡可任意組合,但其組合的前提,主要是考慮有效放大率,這是正確使用顯微鏡的乙個重要法則。顯微鏡的有效放大率,為所用物鏡數值孔徑500~1000倍,即物鏡和目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等於該物鏡數值孔徑的500~1000倍。
假如你使用數值孔徑為的40x物鏡觀察標本時,應選多大的。
首先依據有效放大率求出有效總倍數,再被40除,即為應選擇目鏡的倍數。計算過程為:(。
也就是說:數值孔徑為的物鏡,在有效放大率(500~1000倍)的範圍內應選用8~16倍的目鏡與之匹配。亮棚塌如果目鏡倍數太低,總放大和伍倍數太小,物鏡的解像度不能充分發揮,本來可以辨認的細節,由於總放大倍數太小,擠在一起難以分辨。
而高於16倍的目鏡所得放大倍數叫做「空的放大」,對影響細節的分辨,沒有絲毫提高,反而清晰的深度小,不能清晰反映不同水平層次的結構。
2樓:匿名使用者
目鏡一般選10倍的,物鏡種類很多,根據具體需要選擇,一般選擇平場物鏡。
目鏡和物鏡的區別是什麼?
3樓:在表現不錯
目鏡和物鏡的區別是定義、特點不同。目鏡是用來觀察前方光學系統所成影象的目視光學器,是望遠鏡、顯微鏡等目視光學儀器的組成部分。
物鏡是由若干個透鏡組合而成的乙個透鏡組。組合使用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單個透鏡的成像缺陷,提高物鏡的光學質量。
物鏡基本內容
物鏡是顯微鏡最重要的光學部件,利用光線使被檢物體第一次成像,因而直接關係和影響成像的質量和各項光學技術引數,是衡量一臺顯微鏡質量的首要標準。物鏡的結構複雜,製作精密,通常都有透鏡組組合而成,各鏡片間彼此相隔一定的距離,以減少像差。
每組透鏡都是同材料、不同引數的一或數塊透鏡膠合而成。物鏡有許多具體的要求,如合軸,齊焦。現代顯微物鏡已達到高度完善,其數值孔徑。
已接近極限,視場中心的解像度與理論值之區別已微乎其微。
但繼續增大顯微物鏡視場與提高視場邊緣成像質量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這種研究工作,至今仍在進行。
目鏡和物鏡有什麼區別?
4樓:白雪忘冬
區別:1、定義不同。
目鏡:接近人眼睛的鏡頭,上面標有16×或10×等字樣,表此和示目鏡放大16倍或者10倍。
物鏡:接近觀察物體的鏡頭,上面標有10×或40×等字樣,表示物鏡放大10倍或40倍。
2、特點不同。
目鏡特點:無螺紋。
物鏡特點:有螺紋。
3、長度與放大倍數關係不同。
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茄槐。
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小。
光學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怎麼看?跪求答案
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的放大倍數與目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如物鏡為10 目鏡為10 其放大倍數就為10 10 100。一物鏡 1.物鏡的分類 物鏡根據使用條件的不同可分為乾燥物鏡和浸液物鏡 其中浸液物鏡又可分為水浸物鏡和油浸物鏡 常用放大倍數為90 100倍 根據放大倍數的不同可分為低倍物鏡 10...
顯微鏡物鏡,目鏡的長短與放大倍數有什麼關係
顯微鏡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顯微鏡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顯微鏡中的物鏡與目鏡長短與放大倍數有何關聯?物鏡放長與物鏡縮短是相反的。樓上的別誤導人!學生使用的顯微鏡中的物鏡與目鏡長短與放大倍數有密切關係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窄。物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越寬。目鏡則相反。二樓說的沒錯,但一樓說...
數位相機鏡頭與照相物鏡的區別,數位相機的攝影技巧
你所說的 照相物鏡 的具體定義是什麼,好像不是專有名詞呀。例如生物顯微鏡的光路中,有接觸標本玻片的物鏡 接物鏡 有接觸人眼的目鏡 接目鏡 望遠鏡也一樣,接觸眼睛的可以稱為目鏡,前面的就稱為物鏡吧。可以說,物鏡是相對於目鏡而言的,沒有目鏡就無所謂物鏡。單鏡反光機有單眼光學取景器,攝影者眼睛看的視窗的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