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暹羅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會改名泰國呢?

時間 2025-07-21 13:55:03

1樓:柳柳來聊汽車

暹羅貓原產於泰國(故名暹羅貓)。在200多年前,這種珍貴的貓僅在泰國的王宮和大寺院中飼養,是足不出戶的貴族。泰國在歷史上,有乙個好聽的國名叫做「暹羅」。

在中國的古籍上,最早出現"暹羅"這個國家的記載是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宋元時期。

<>據宋元時期的史料記載:現在泰國的領土範圍內當時建有"暹國"和"羅斛國"兩個國家,1296年,周達觀作為元朝使團的一員前往真臘,寫了《真臘風土記》一書,書中把真臘西邊的鄰邦素可泰王國稱為"暹羅瞎明兄",稱那裡的人為"暹人"。而到了元末明初的時候,"暹國"和"羅斛國"兩個國家變成了乙個國家"暹羅國"。

有的學者認為是"羅斛國"兼併了"暹國",也有的學者認為是"暹國"兼併了"羅斛國",但無論過程如何,乙個基本統一了整個目前泰國領土的暹羅國建立了。

那麼,暹羅是什麼意思呢?暹的英文名為sayam或siam,最初是印度人對泰國地區乃至中南半島的稱呼,sayam或siam是梵語音譯過來的,有兩種意思:黑色或黝黑**;**或金黃色。

實際上,暹羅國的主體民族是泰人,而這個民族不僅有著久遠的歷史,還和中國有著不解之緣。泰人(thai),包含泰國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hai)、越南槐手的泰族(thai)、寮國的佬族(lao)、緬甸的撣族(shan)、印度的阿薩姆族(assam)、中國的傣族(dai)。據說,泰人是古哀牢人後裔,源於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古人類。

兩千多年以前,哀牢人吸收華夏文化、融合周邊眾多民族,初步形成現代泰人的雛形。

原因是泰人對自己的國號觀念很淡薄,他們一般以都城的名字來稱呼國名,如都城在素可泰時,就自稱為"阿那札素可泰" ,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等王朝時代亦然。然而,到了十九世紀的時候,情況發生了改變。隨著英國、法國、荷蘭等西方國家在中南亞、南亞一帶紛紛開拓殖民地,和中國一樣,泰人也不可避免的參與到國際事務,這個時候,他們就需要乙個正式的國號了。

於是,他們採用了當時泰人相對比較公認的乙個國號"勐泰"作為國名,到了1856年的時候,曼谷王朝出於適應國際習慣磨襲的目的,採用外界的稱呼siam,即"暹羅"為正式國號。

2樓:可追憶

古代暹羅其實主要和泰國內的泰族有關係。根據資料記載,泰國的泰族和肆啟耐中國的傣族實際上是乙個民族,而在泰國的裂春30多個民族中,泰族是最大的旁空民族。暹羅興起了泛泰主義的思潮,改名泰國。

3樓:蓉淼經驗之窗

聽說是乙個佛教的人建立的,可能他有非常多的信徒之後,之後由於想要國泰民安,所以改為泰國。

4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有傳言他是乙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巖汪方,由於他們的文化與眾不同,所以就給自己取了這個名字,後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太老昌厲害了,所以就去改粗含仔名了。

泰國舊稱暹羅怎麼讀

5樓:磊旺尼酷圖

泰敏迅陪國舊稱暹羅怎麼讀:xiān luó。

暹羅是中國人對古代泰國的稱呼。暹羅主體民族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西元13世紀開國,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卻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個時代。

1939年6月24日改國號為「泰國」,1945年複名「暹羅」,1949年再度改名為「泰國」,沿用。泰國昌乎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原名暹羅。

西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泰國北部的素可泰,是泰國歷史上第乙個獨立王朝——素可泰王朝(西元1238年到1356年)的都城,素可泰在泰語中意為「幸福的黎明」,原來只是柬埔寨吳哥王朝下轄的乙個城市;後來當地泰族人起義,奪城掠地,在這裡建立起泰國的開國王朝。

泰國簡介:

泰王國,簡稱泰國,橋蠢首都曼谷,位於中南半島中南部,東南臨太平洋泰國灣,西南臨印度洋安達曼海。西部及西北部與緬甸交界,東北部與寮國毗鄰,東連柬埔寨,南接馬來西亞。屬熱帶季風氣候,地勢北高南低。

總面積513000平方千公尺,海岸線2705千公尺,全國分為五個地區,共有77個府。截至2020年末,泰國總人口為6617萬人,全國共有30多個民族,泰族為主要民族,其餘為寮國族、華族、馬來族等。90%以上的民眾信仰佛教,泰語為國語。

泰國是新興工業國家和市場經濟體之一,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屬外向型經濟。是亚细安成員國和創始國,位於亚细安中心位置,社會總體較為穩定,政策透明度和**自由化程度較高,營商環境開放包容,是亚细安第二大經濟體。

為什麼暹羅要改名為泰國

6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各國名稱,各書所載不一,倒是對今稱泰國,明朝時均稱暹羅,卻是統一的,英文名稱即稱暹羅為siam,現在全世界的人都稱它為泰國。在明代的一切史書中,《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朝貢典錄》、《明會典》、《罪惟錄》,均稱為暹羅國。《西洋番國志》、《殊域周咨錄》、《皇明象胥錄》、《武備志》、《古今圖書整合》、《明史·外國傳》、《明書》等,均稱為暹羅。

日本侵華時期,改名撣國,因為歷史本有撣國的名稱,幾乎包括了越南三邦。近時的英文名為thailand,譯名一致。

7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什麼原因,命名而已。

「暹羅」是泰國的古稱,這兩個字怎麼讀?

8樓:網友

讀音:xiān luó

釋義:暹羅,中國對現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泰語為สยาsayam),英語專為siam。主體民族為泰人,信奉上屬座部佛教,自西元13世紀開國,先後經歷了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四個時代。

1939年6月24日改國號為"泰國",1945年複名"暹羅",1949年再度改名"泰國",沿用至今。

造句:(1) 暹羅人通過學習西餐禮儀可以瞭解西方文化的乙個重要方面,並從中得到啟發。

2) 她喜歡愛爾蘭**、越南食品、義大利的鞋、暹羅貓和英國**。

3) 暹羅的統治者命令把這對連體孿生兄弟殺死。

4) 我們的貓是暹羅貓;兩隻都是母的。

5) 這與暹羅人信仰佛教有緊密的聯絡。

泰國和暹羅有什麼關係啊

9樓:舞璇瀅

泰國和暹羅是一樣的國家,暹羅是中國人對古代泰國的稱呼。

暹羅,是中國對現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泰語為สยาsayam),英語為siam。

1939年5月23日,暹羅**通過決議 ,擬改國號為「泰國」,1939年6月24日,鑾披汶**在立憲革命(泰國1932年政變)7週年之際,正式釋出《改國號告人民書》。就泰語而言,國名從巴特賽亞姆(ปร改成巴特泰(ปร就英語而言,是從siam變成thailand;就中文而言,則是從「暹羅」變成「泰國」。

鑾披汶**在二戰期間採取親日政策,日本漸落盟軍下風時,鑾披汶**於1944年倒臺,泰國又投向反法西斯陣營。由於「泰國」國號是泛泰主義的產物,被質疑為覬覦英、法、中治下的傣泰民族居住地區,故在1945年2月又恢復了「暹羅」舊稱。

1948年,鑾披汶·頌堪捲土重來,再登首相寶座,1949年5月11日第二次改國號為「泰國」,此後再也沒有變動,延續至今。

10樓:網友

泰國和bai暹羅的關係為:du暹羅是泰國的舊zhi稱,也是現東南亞國家。

dao泰國的古稱。

在1949年5月11日,泰國版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稱,把「暹羅」改為「泰」,是取「自由」之意。在權宋元時代,中國人知道泰國的土地上有「 暹國」國家, 周達觀寫了《 真臘風土記》一書,書中把真臘西邊的鄰邦素可泰王國稱為「暹羅」。

11樓:禾木由

暹羅,是中國對泰國的古稱。

宋元時代,中國人知道泰國的土地上有暹國和羅斛國兩個國家,1296年,周達觀作為中國元朝使團的一員前往真臘(柬埔寨),寫了《真臘風土記》一書,書中把真臘西邊的鄰邦素可泰王國稱為暹羅,稱那裡的人為暹人。

元末明初,南方的羅斛國征服了暹國(素可泰王國),由於兩國已合併,中國遂以暹羅斛來稱之。 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冊封阿瑜陀耶國王為暹羅國王,於是暹羅這一名稱正式固定下來,稱為中文語境下對泰國的稱呼。

12樓:網友

暹(baixiān):日光公升起的意思。du暹羅是泰國的舊稱zhi,現東dao

南亞國家泰國版。

的古稱。其部分。

權先民原居住在中國雲南一帶,為逃避蒙古入侵而南下遷居中南半島。文化受到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響很大。是信仰佛教的宗教國家。1949年更名「泰國」,意為「自由之國」。

暹羅國是現在**

13樓:abc生活攻略

1、暹羅指如今的泰國。

2、暹羅,是中國對現東南亞。

國家泰國的古稱。主體民族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西元13世紀開國,先後經歷了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

四個時代。1939年6月24日改國號為「泰國」,1945年複名「暹羅」,1949年再度改名為「泰國」,沿用至今。

3、宋元時代,中國人知道泰國的土地上有「暹國」和「羅斛國」兩個國家,1296年,周達觀作為中國元朝使團的一員前往真臘(柬埔寨,寫了《真臘風土記敬哪》一書,書中把真臘西邊的鄰邦素可泰王國稱為「暹羅」,稱那裡的人為「暹人」。這是中國史籍中首次用「暹羅」來稱呼泰國地區的國家。

4、古代,早在遠古時代,在今泰國的領土上便有人類生息繁衍。20世紀60年代,在北碧府探拍洞遺址發現舊石器時代。

的粗糙石核和刮削石器。在班考遺址出土大量石斧和新石器時代。

人類骨化石。在孔敬府能諾他遺址出土亮仿碼的有稻殼印的陶片,由此可以斷定早在幾千年前這裡的人們已懂得大謹栽培稻穀。

是現在**,進入。

泰國史上稱作暹羅,暹羅究竟是何含義?

14樓:網友

暹羅,是中國對現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泰語為สยาsayam),英語為siam。主體民族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西元13世紀開國,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卻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個時代。1939年6月24日改國號為「泰國」,1945年複名「暹羅」,1949年再度改名為「泰國」,沿用至今 。

暹羅是中國人對古代泰國的稱呼。宋元時代,中國人知道泰國的土地上有「暹國」和「羅斛國」兩個國家,1296年,周達觀作為中國元朝使團的一員前往真臘(柬埔寨),寫了《真臘風土記》一書,書中把真臘西邊的鄰邦素可泰王國稱為「暹羅」,稱那裡的人為「暹人」。這是中國史籍中首次用「暹羅」來稱呼泰國地區的國家。

元末明初,南方的「羅斛國」(即阿瑜陀耶(大城)王國)征服了「暹國」(素可泰王國),由於兩國已合併,中國遂以「暹羅斛」來稱之。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冊封阿瑜陀耶國王為「暹羅國王」,於是「暹羅」這一名稱正式固定下來,稱為中文語境下對泰國的稱呼(漢字文化圈其他諸國如日本、朝鮮、越南也採用「暹羅」之稱)。

暹羅實際上是梵語的漢譯。在梵語中,暹羅的意思是黑色或黝黑**。當時印度人就根據這句梵語,稱呼泰國地區乃至中南半島為暹羅。就這樣,中國一直以暹羅,來稱呼今日的泰國地區。

曼谷王朝時期的1856年,世界上都以「暹羅」來稱呼泰國。出於適應國際習慣的目的,**決定採用外界的稱呼 「暹羅」作為國號。

在《泰語大辭典》中,「泰」有「自由人、不為奴、人、族稱」四種含義。所以,國內主體民族是泰族。到了20世紀30年代,暹羅興起了泛泰主義的思潮,他們認為「暹羅」一詞系由外國語音譯而來,並非泰語。

為了紀念泰族起見,應將暹羅改為泰國。這種稱呼得到了很多人的響應,1939年6月24日, 「暹羅」正式更名為「泰國」。

古代恐龍是怎麼來的?恐龍是怎麼來的

恐龍是在幾億年間物種不斷進化演變而來的。在古代期間大約五億七千萬至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首先由柔軟無骨的生物演變出具有體內骨架的魚類,魚類又演變成了在陸地上行走的兩生類,並接著演變出爬行類。這其中一支爬行類動物演化為初龍類。1 由來分析。1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蟲類,恐龍的種類大約有九百至到一千二百種,而...

古代打仗的火油是怎樣來的,古代打仗為什麼沒有騎牛的?

諸城青藍書院 古代戰爭用的火油,前期基本都是動物油脂和植物油脂,後期基本用的都是石油,當時被稱為猛火油。猛火油,是中國古代戰爭中使用的一種以火為 的燃燒物,發揮最大的時期是五代以及宋金遼元時期,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石油被稱為 猛火油 史載占城 今越南中南部一古國 曾在這一時期多次朝貢給中國皇帝猛火油。...

古代的肚兜是怎麼來的?懷兜在古代是什麼

懷兜在古代是什麼 懷兜在古代是胸前的衣袋的意思。就是肚兜,多為女性和小孩所穿,肚兜是用一整塊棉布或者綢緞做的,沒有袖子,沒有後幅,加以精美態悄餘裝飾,上面會繡上各種花鳥圖案。肚兜在古代是一種貼身內衣,早期是為運陪了遮羞掩體 保溫護服,逐步發展到後來的美觀 象徵意涵,賦予了附加價值,是情與藝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