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 期間,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時間 2021-08-30 11:03:57

1樓:呆呆呆呆呆獸

(一)「十二五」時期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戰略的總體目標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適應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化解多年來重化工業快速增長帶來的一系列結構性矛盾,應以推進產業結構低碳化、民本化、智慧型化為導向,以自主創新、體制改革為動力,使優化傳統產業與培育新興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雙驅動」引擎,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增長方式、增長動力的「復合轉型」,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穩」(「十一五」是「又快又好」)發展。具體發展目標如下:

1.重化工產業實現從規模擴張增長向結構優化增長轉型,重化工佔gdp的比重下降5個百分點。

2.服務業實現從屬產業向拉動經濟增長的先導產業轉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上公升5個百分點。

3.實現外需與投資主導型增長向需求主導型增長轉變,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增加5個百分點,投資率下降5個百分點。

4.非公經濟佔gdp比重每年提高1〜2個百分點,初期非公經濟佔gdp比重達到40%,末期達到45%〜50%。

5.到2023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3年下降20%〜25%,2023年將比2023年下降40%〜45%。

6.到2023年,新能源發電實現生活用電的40%份額和工業用電的20%的份額。將太陽能發電量提高到目前的5倍。到2023年我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

7.通過植樹造林和加強森林管理,森林面積比2023年增加3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23年增加8億立方公尺。

(二)「十二五」時期國民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

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生態文明理念,在保持經濟一定增長速度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富民產業與新型產業的發展,以技術創新為動力,推進產業向智慧型化、高階化公升級,積極構建公平的產業市場競爭機制。

1.實施「又好又穩」巨集觀調控戰略,建立有利結構調整的巨集觀調控體系。2023年到2023年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關鍵五年。

在這五年間,傳統二元經濟結構將出現明顯轉換,城市化水平達到50%以上,經濟發展逐步進入工業化後期階段。在新型產業成為國家主導產業之前,原來支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將繼續發揮作用,經濟增長依然具有較大潛力。綜合分析,在2011〜2023年間,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速度應保持在6%〜7%之間。

經過努力,應力爭達到7.5%的增長速度,為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創造有利條件。

2.實施富民主導新興產業發展戰略,建成富民強國的福利經濟體系。一是把高就業、低稅源的富民產業納入國家產業規劃,通過富民產業帶動群眾致富,促進社會穩定。

二是鼓勵適宜中小企業與民間資本進入的邊緣產業、新興產業發展。三是扶持適合於中國農村發展的鄉村產業。如有機農業、新能源農業、民間手工業等。

四是完善財稅政策,營造有利的綜合環境。

3.實施低碳化經濟發展新戰略,構建中國特色的低碳經濟模式。選擇最有發展潛力、最有可能突破和最能適應中國現有發展階段需要的新型發展模式——生態經濟發展模式。

生態經濟發展戰略為中國經濟轉型與公升級、建立創新型國家指明了方向。需要以經濟生態化、低碳化為導向,優化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

4.實施聚焦產業智慧型化、高階化的科技創新戰略,建設具有競爭力與安全性的國民經濟體系。在「十二五」時期,應以技術創新為動力,推進產業向智慧型化、高階化公升級,適應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需要。

「十二五」經濟政策具體內容是什麼?

國家十二五規劃具體內容

2樓:心嘯長天

國家十二五規劃還沒有出來,要等3月份兩會召開才能正式審定、通過。目版

前,只有中共**關於權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可參看

貴州十二五期間發展工業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自己總結的 第一,十二五 時期貴州順利完成了 十二五 規劃目標任務,實現了在西部地區趕超進製的歷史性突破,為 十三五 時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十二五 時期是我省經濟加速發展 綜合實力提公升最快的五年。通過積極爭取 支援 全力吸引外部資源獲得了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位居全國前...

十一五是哪幾年,十二五期間指哪幾年?

看我君臨天下 十三五是指 2016年 2020年五年。中國是以五年乙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乙個 五年計畫 是1953 1957年,我們就簡稱為 一五。第二個五年計畫因為蘇聯援華中斷胎死腹中。第三個五年計畫是1966年重新啟動為1966 1970年,以後的五年計畫都未中斷,為每乙個年代十年...

什麼是國民經濟,國民經濟指標是什麼?

訾梅符婉 國民經濟是 指一個國家社會經濟活動的總稱,是由互相聯絡 互相影響的經濟環節 經濟層次 經濟部門和經濟地區構成的。國民經濟這一概念突出強調經濟的整體性和聯絡性。這個是趙如林等 市場經濟學大辭典 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這個觀點突破了將國民經濟侷限於國家各經濟部門的構成總稱的限制,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