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世間猶若夢出自哪人說的

時間 2021-10-19 11:12:51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寺廟楹聯

【澄海裡美報德庵】

照以智慧型光 解了世間猶若夢

入於真實性 來除障垢無有餘

唐貞元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偈頌集句百聯甚深智境界,無礙妙光明

法界無分別,佛智同虛空

悉離有無相,普遊解脫門

能消諸渴愛,當作世光明

微妙難思議,清淨如虛空

眾德皆圓滿,八表同歡康

遠離於身相,安樂諸世間

普入於法界,開悟諸群生

智身無所著,世間唯假名

發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

深入智慧型海,普遊解脫門

其心無厭倦,於世起慈悲

飲諸佛法海,放大智慧型光

速入如來地,普遊解脫門

與世為依估,如日處虛空

能隨諸佛教,普順眾生心

欲滿諸佛智,普順眾生心

當令諸佛喜,普隨眾生心

當到功德岸,普出愛欲泥

當為世依救,普放智光明

往生佛國土,普放智光明

消竭煩惱海,增長福智芽

到佛功德岸,照世圓滿燈

應生大喜躍,專向佛菩提

其心大歡喜,於世起慈悲

親近善知識,回向大菩提

當修功德海,永離貪著心

當令眾生喜,能報大師恩

增長諸功德,成就大菩提

諸佛所稱歎,八表同歡康

欲解眾生縛,當成三界師

疾入大智海,當聽妙法雲

當示於正道,普攝諸群生

諸佛等慈父,人命如電光

則能入佛境,不著於世間

到佛功德岸,為世大明燈

興雲霪甘澤,忘己濟群生

為發大悲意,能建正法幢

遍知一切法,為世大明燈

欲滿諸佛智,能發大悲心

方便隨宜而化度,利樂平等無怨親

誓修普賢清淨行,即發菩提廣大心

汝常護持清淨戒,我為演說大悲門

常行清淨菩提道,而興廣大悲愍心

獲得無憂安隱樂,示我真乘解脫門

調伏眾生無懈倦,覺悟法性如虛空

普事一切善知識,志求無上佛菩提

一切諸苦皆消滅,百福妙相俱莊嚴

願得普賢真妙行,能救法界苦眾生

願得普賢真妙行,常樂利益諸眾生

香氣普薰於一切,大悲廣濟諸群生

常行清淨菩提道,願得端嚴相好身

得入普賢深行願,常放智日大光明

護諸苦厄如父母,決定利益無怨親

住大慈悲恒自在,滌除炎熱使清涼

勇猛精勤無退轉,光明相好以莊嚴

是故精勤持淨戒,不著塵垢如蓮華

覺悟一切諸放逸,圓滿無上大菩提

隨眾生心說妙法,以普賢行悟菩提

起大願雲周法界,以普賢行悟菩提

成就甚深平等忍,增長如空大智心

亦聞演說甚深法,即發廣大希有心

悉滅眾生煩惱暗,恆塗淨戒真實香

光明晃耀如星月,智慧型境界等虛空

開示甚深微妙法,發起廣大菩提心

解了世間猶若夢,滅除障垢無有餘速疾增長無礙智,普遍發起大悲心

發心願得無師道,為眾能開甘露門

證入甚深諸法性,度脫一切苦眾生

普化眾生令解脫,不著一切如虛空

證入難思真法性,普見無量諸如來

誓願勤求一切智,普遍發起大悲心

普離一切諸煩惱,專求最勝佛菩提

本性真常離分別,智慧型廣大如虛空

得佛究竟諸安樂,起深清淨大慈悲

安住諸佛菩提道,不起凡夫染汗心

最勝寂靜真實法,清靜福德智慧型身

開示淨妙人天路,常起廣大慈悲心

勤修利益眾生道,安住增長淨戒中

願證法身成正覺,常於苦海救眾生

了知法界皆無礙,於諸梵行悉堅持

廣大自在神通力,最上無垢深淨心

增長無量深福海,利益一切苦眾生

增長無量深福海,修行如幻妙法門

雨**雨令開悟,行菩提行利眾生

相好莊嚴甚微妙,智慧型廣大如虛空

誓救眾生無退怯,不著一切如虛空

諦觀諸法真實性,不起凡夫染汗心

必成寂靜菩提果,具修廣大清淨慈

勇猛護持於佛法,願常利益諸世間

身心安樂無諸苦,智力廣大遍十方

皆悉勤修普賢行,恆不忘失菩提心

常得出家修淨戒,恒以正法御群生

常得出家修淨戒,普為眾生作世燈

圓滿普賢諸行力,速獲如來無上身

為汝演說菩提法,至心憶念大悲尊

願度無量群生眾,速離一切優怖心

生我智慧型辯才力,不受三塗八難身

一切勝福皆成就,三毒翳障盡銷除

我心無著離諸垢,智眼常明如日光

附二聯**連續,非是集句

如風遊虛空,所行無障礙

遠離諸妄想,隨順於眾生

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

2樓:匿名使用者

弘一大師:了解世間猶若夢.滅除障垢無有餘.

世間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這句話誰說的?全文?

3樓:bh拓荒者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出自西蜀寶光寺有清代何元晉的一聯, 而這一對聯又是出自出自對六祖惠能法師《菩提偈》的感悟。

全文如下: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譯文: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型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淨,**會染上什麼塵埃!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染上塵埃!

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4樓:匿名使用者

六祖惠能

這句話是六祖惠能法師所說

全文如下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白話翻譯

本來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 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型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淨,**會染上什麼塵埃。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 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染上塵埃?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擴充套件資料

惠能(638—713),俗姓盧氏,三歲喪父,家境艱貧,稍長以伐薪賣柴為業養母度日。二十四歲時,惠能辭母出家,往湖北黃梅東山寺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初為行者,隨眾勞役,踏碓舂公尺。

後因書寫了得法詩偈而備受弘忍賞識,囑付衣法,成為禪宗六祖。

因當時佛教內部爭奪宗祖地位的競爭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險,最後藏跡於獵人群伍之中,隱居十五年。弘忍入滅之後,惠能才開始傳法受戒。

此後演化佛法三十餘年,弘法度眾無數。武則天、唐中宗聞其名聲,多次敕書徵召入京,惠能皆以老病相辭,竟不奉詔。713年(唐玄宗先天二年),惠能赴新州入滅,時年七十有六。

5樓:妍妍

此句出自六祖惠能《菩提偈》。

全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6樓:大頭老胡侃球

此句:世間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出自:《菩提本無樹》。

這句話的背景故事是: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全文如下: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型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

無心無塵,人便死。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仁者心動,又如道家所說的 :

道可道非常道,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講究無牽無掛,追求避世,佛家想超脫今世,道家則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擴充套件資料:

菩提偈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原文解釋:

這個是六祖惠能大師的乙個四句偈

這是從神秀和惠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釋義:**就如同是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

**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鏡。(捻花微笑,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釋義:菩提原本比喻智慧型,

明亮的鏡子比喻清靜心。

本來清靜,**會染上什麼塵埃?

7樓:蘋果西紅柿

世間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這句話出自這句話出自:《菩提本無樹》。

它的背景故事是: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

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

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正如慧能所說的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人們生活處世,如果了解了並沒有一定的法則,然後才體會到:其實沒有固定的法則就是最好的法則!天下所有煩心的事情,每個人都有,並且都有很難了卻的煩心事,那麼不去了卻那些事情也許就是最好的一種了卻方法 。

擴充套件資料: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原文解釋:

這個是六祖惠能大師的乙個四句偈

這是從神秀和惠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家說人來到世間其實都是來還債的,甚至有些更說其實佛家讓每對

1 人,實在講一切的動物,在六道里面捨身受生,總不出這四種緣 報恩 報怨 討債 還債。我們瞭解這個事實真相,決定不能欠債,決定不能結怨,這兩樁事情比什麼都重要。2 這一生當中,我們遇到聖人的教誨,懂得了 如果這一生我們遇不到聖賢教誨,不懂,不知道,不瞭解這個道理,不瞭解這個事實真相,試問問會不會跟眾...

有人說雲南是夢開始的地方,去到雲南有哪10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忘偊 去玉龍雪山 雲南民族村 麗江古城 騰衝火山熱海 昆明石林 大理古城 大理崇聖寺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昆明世博園 賓川雞足山這十個地方是必須的,當然不要忘了去嘗試一下過橋米線等特色美食。雲南是夢開始的地方。是我心中最嚮往的地方。雲南被稱為彩雲之南,如果您去了雲南。千萬不要錯過十件事。如果沒有經歷...

「我看看看看透了你說的謊」這句歌詞出自哪首歌

單曲 他說的謊 他說的謊,真實的連眼都不用眨。你的善良,如今還能繼續演得下去嗎。成全了你們,我的世界瞬間崩塌。就當我是乙個,最後知道真相的人吧。你的道歉太遲了,你知道我最害怕做選擇。沒甚麼事情能從頭來過,不要再纏著我 再黏著我我不做第三者,我早就學會了。如何去面對愛情的挫折,不要再纏著我 再黏著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