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時間 2021-06-21 05:00:35

1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典故事例:第一個: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

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

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

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

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

第二個:懸樑刺股

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

“懸樑”的故事見於《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

西漢時期,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樑上,一頭系在頭髮上。

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刺股”的故事見於《戰國策·卷三秦一》。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

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樑刺股”或“刺股懸梁”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第三個: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2樓:愛劉俐杉

是一位老奶奶勸誡李白用功讀書時說的一句勸言

引一段小故事: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

’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到底事情是真是假 至今不得而知道.誰也說不出來.

3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天,李白出去玩,經過河邊時看到一個老婆婆坐在河邊的一塊石頭旁磨鐵杵。李白問老婆婆:“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老婆婆回答道:“我在磨針。”李白大吃一驚。

“這麼粗的鐵杵什麼時候才能磨成針啊。”李白說道。老婆婆回答:

“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只有一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一個看似簡單的道理,其實能夠真做到這樣的人也沒幾個。只要堅持不懈,想滴水穿石一樣,有耐心,有恆心,多困難的事也不在話下。

如果你做事三心二意,今天想做這個,明天想做那個,那這樣的話你到頭來什麼都做不成。要認認真真,一心一意,堅持不懈的做好每一件事那就是真正的做到了“鐵杵磨成針”里老婆婆那樣。

4樓:無法孤獨的我

北山腳下有個叫愚公的人,年紀將近九十歲了,面對著山居住。愚公苦於山北面道路阻塞,進進出出曲折繞遠。於是愚公召集全家人來商量把山移走。

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命令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走了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從此,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南面,沒有山崗阻隔了。

5樓:語蝶霏霏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

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

“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

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 “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為“詩仙”。

6樓:明tian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他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演說家,被列為世界十大著名的演說家。可沒有人會知道,丘吉爾第一次在議會上發表演講時,卻栽過一次大跟頭——當他發表演講時,說到一半,竟然忘記了下文,臺下的人都覺得有些羞恥,有些人甚至在小聲地笑,丘吉爾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憋得面紅耳赤、滿臉通紅,頭髮都豎了起來,手心緊張得出了汗,無奈的他只好中斷演講,緊張得腿都抖的他,走下了臺。

但他毫不氣餒,潛心研究演講技巧,有幾次,他練得嘴脣都乾裂了,流血了,還有了廢寢忘食的習慣。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丘吉爾終於練成了演講技巧。隨後一個月,很快的成為了20世紀著名的演說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7樓:彩虹糖的夢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8樓:動漫老司機活寶

寓言故事:鐵杵磨成針

9樓:大學微積分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老婆婆回答:

“我想要做針。”李太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

”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

老婆婆自己說她姓武,現在磨針溪旁有武氏巖。

擴充套件資料:從表面上看,這個成語是褒義的。但仔細想想,將一個鐵杵磨成一根繡花針,這不明顯是浪費嗎?

既浪費了一根鐵杵,又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何況對於一個老太太來說?持之以恆的毅力固然可貴,重要。但也要注重一個“效率”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唸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閒逛。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當然!”

“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

11樓:司煙雀念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

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後即以“鐵杵磨成針”、“鐵棒磨成針”比喻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1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回答者: 劉子德 - 護軍統領 十二級 11-11 21:43

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

有一次,他**病又犯了,趁老師不在屋時偷偷跑出去玩。他來到河邊,見一位老奶奶在石頭上磨一根又粗又大的鐵杵。李白見了,心裡很納悶,想:

這個老奶奶,在幹嘛呢?沒事磨一根大鐵杵有什麼用呢?於是,李白不解地問:

“老奶奶,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奶奶說:“我在磨針。

”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

”老奶奶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李白聽了老奶奶的一席話後,深受啟發,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是誰說的

橘汁又撒了 祝穆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意思 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出處 宋 祝穆 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 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 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白話譯文 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

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甜了沒人知道 原文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怪而問之,媼曰 欲做針。白曰 鐵杵成針,得乎?曰 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還而終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譯文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

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左右,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200字左右

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205字故事梗概如下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有一天,李白趁老師不在學堂,就又偷跑出去玩耍,他走到一條河邊,看到乙個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他感到十分好奇,於是問老婆婆磨鐵棒做什麼,老婆婆回答他要把鐵棒磨成繡花針。李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