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錢的七絕詩句唯美
1樓:斯守金生
榆樹錢雹頃衡的七絕詩句唯美如下:
1、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田園居》
2、聽神榆樹北車聲,滿載松林寒雨。--馮子振 《鸚鵡曲 松林》
3、村墅稻田黃罷亞,塞垣榆樹老丫叉。--陳造 《次王帥韻後詩呈葉教授》
4、榆樹苔衣綠,松花粉穗黃。--王諶 《到李山寺》
5、天上白榆樹,千秋紫塞陰。--尹耕《榆林驛》
6、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漢代詩歌《隴西行》
7、孤雌吟於高墉兮,鳴鳩棲於桑榆。--劉向 《九嘆·怨源做思》
8、鴻鵠一舉,橫四海之區,出青雲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晉書·夏侯湛傳》
9、日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太平御覽》卷三引《淮南子》
10、夫杲日流景,則列星寢耀;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劉知幾 《史通·敘事》
11、安得遵雲衢,及此桑榆光。--魏源 《客懷八首柬龔定菴舍人》
12、始雖垂翅 回溪 ,終能奮翼 黽池 ,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因以喻事之後階段。--後漢書·馮異傳》
13、桑榆儻可收,願寄相思字。--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
14、桑榆儻可收,歲事在穮蓘。--元好問 《酬韓德華送歸之作》
15、兵諫匆匆事有無,將軍計已失桑榆。--劉國鈞 《辛壬之間雜詩》
16、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
17、後會吾衰矣,桑榆一繭絲。--范成大 《次韻鄭校書參議留別乎散》
18、況我年近桑榆,家無蘭玉。--沉起鳳 《諧鐸·虎痴》
榆錢的詩句
2樓:煥章談教育
榆錢的詩句:葦屋蕭條別樣貧,交情偏見雨痕新。莫慚逋券誰相答,點點榆錢浪擲人。
榆錢》是明末清初詩人周亮工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榆錢關心民瘼之深情,構想出「點點榆錢浪擲人」的詩意,寄託了作者對貧苦百姓的同情。全詩語言通俗,寓意深遠,角度新穎。
譯文:葦屋空蕩蕩的還漏雨,極其簡陋,天下了雨,不見友人過訪。不必為無人代償欠債而感到羞慚了,我正有點點榆錢在白白地送人呢。
詞句註釋:1、葦屋:用蘆葦為屋頂的房子。別樣:格外。
2、「交情」句:用杜甫《秋述》詩序的典故:「秋,杜子含春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
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後以舊雨、新雨分別比喻故人與新交,也以二者的對比說明交情的厚薄。
3、逋(bū)券:欠債的憑證。誰相答:意謂誰能答應還債。答,原義為應對,此指代償債券。
4、浪擲人:意指慷慨地隨便扔給人(指欠債的窮苦人)。
賞析:
一、二句先寫屋內的情況。想來家徒四壁,故空蕩蕩的,顯得毫無生氣。「別樣貧」,即格外貧,此三字承上啟下。
承上,補足「蕭條」之意,說明確是一無所有,窮得超出人想象之外;啟下,引出次句與「別樣貧」有關的描寫。
次句用杜甫《秋述》詩序的典故,此反語,言葦屋漏雨,見其簡陋。所謂「交情偏見雨痕新」,是說天下了雨,不見友人過訪。「
偏見」二字談裂耐意在強調,當時正最需要友情的溫暖,卻偏不見友人到來,真是「一貧一富,乃見交態」(《漢書·鄭當時傳》),足見世態之炎涼了。「雨痕新」三字,同時又透露出茅屋漏雨的情況。
詩人弛守在「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破尾中,處境本已不堪,這時又想起了欠債待還之事,不用說,心情一定更為沉重了。
三、四句轉寫屋外。詩人推開大門,掛滿枝頭、正在飄落的榆錢突然闖入他的視野,他便不無苦澀地進行自我寬解:從今以後,再也不必為無人代償欠債而感到為難、羞慚了,我正有點點榆錢在白白地送人呢。
詩人並不是不知道榆錢似錢而非錢,卻偏要將它作真錢來看待,以榆錢的「浪擲人源中」表明自己的「富有」,說明自己有力量償還債券,不難想見其內心有何等的苦澀了。
頌七一的七絕詩,慶祝七一的詩詞有哪些
朝辭白帝彩雲間 找到一首當代名家寫的與 七一 有關的豪邁勵志愛國古詩詞名言名句,供參考 民眾篇 國民應重國之旗 國之旗文 李者也 繁華深處路易迷,幾人仍憂社稷急。誰記當年農奴血,誰藏舊時淚痕遺。莫道匹夫江山遠,毛將焉附若無皮。世間多少領之土,忽而卻陷戰亂離。烽火燃燼千城鬼,箭雨射盡萬村鏑。邦之興亡吾...
詠竹七絕詩句,關於竹子的七言絕句
關於竹子的七言絕句 移 竹。宋 辛棄疾。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詠 竹。宋 文同。故園修竹繞東溪,佔水浸沙一萬枝。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筍。宋 王元之。數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謝劉仲行惠筍。宋 朱子。誰寄寒林新...
平平仄仄什麼意思,七絕詩的平平仄仄平平仄到底是什麼意思
平 平 仄 仄 前兩個字是一聲或二聲 後兩個字是三聲或四聲 兔兒小甜 就是拼音有平舌的,有翹舌的,就簡稱平仄 簡單說,現代漢語,一聲 又叫陰平聲 二聲 又叫陽平聲 屬於平聲,三聲 又叫上聲 四聲 又叫去聲 屬於仄聲。古代漢語,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個聲調,上去入屬於仄聲。人們按照平仄的和諧規律來作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