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禮貌的古訓,請問關於古代禮貌的名言

時間 2025-07-07 16:45:06

1樓:網友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勸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史記》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貧而無怨,富而不驕。--論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漢書》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韓非子》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輕則寡謀,驕則無禮。--國語》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資治通鑑》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范仲淹 《岳陽樓記》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唐·王勃 《滕王閣序》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蘇軾 《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 《赤壁賦》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明·淩濛初。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後出師表》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

2樓:網友

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禮之於人,猶酒之甓也。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辦法在社會中立身。

看看,就明白了。

3樓:剛剛好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見人不施禮,多走二百里。

請問關於古代禮貌的名言

4樓:abc生活攻略

1、知恥近乎勇。

2、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粗昌地。

4、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巖鬥扒眼前。

5、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6、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7、勿以惡小而為之,銷汪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8、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9、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1、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13、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14、不學禮,無以立。

1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關於禮貌的俗語或諺語,關於禮貌的俗語有哪些呢?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意思是 不尊敬別人,就是自己不尊敬自己。出自 舊 唐書 文苑傳 除害在於敢斷,得眾在於下人。意思是 消除禍害在於果敢善斷,能得眾心在於謙恭待 人。出自 尉繚子 十二陵 處世忌太潔,聖人貴藏輝。意思是 待人處事不要過於苛刻,最聰明的人貴在不誇 耀自己。出自 唐 李白 沐浴子 德行...

禮貌待人的故事,關於禮貌待人的故事

呵呵對小孩用的?樓上的?簡單點了吧?我看找個現實中的最好 關於禮貌待人的故事 1 古代的時候有乙個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廟,於是來到了乙個陌生的城鎮。走著走著,他越來越迷路,不知道該往 走。這時,他身邊剛好有乙個老伯伯走過,他一把擋在老伯伯前,大聲吼道 喂,老頭兒!快告訴我xx寺廟在 還有多遠啊!老伯...

講禮貌的事例,關於講禮貌的現代小故事

列寧 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乙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 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 請 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孔融讓梨!古代成語故事!關於講禮貌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