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陳獻章的書法?陳獻章的書法有何特點?

時間 2025-06-20 15:50:08

1樓:回憶

陳獻章是嶺南最負盛名的理學家和詩人,同是一位獨出新裁,敢於創造的書家。他的書法在嶺南書壇最富有特色,名氣也最大。他善書束茅代筆,晚年專用,自成一家。

麥華三《嶺南書法叢譚》說,「白沙先生以茅龍之筆,寫蒼勁之字,以生澀醫甜熟,對枯峭醫軟弱,世人耳目,為之一新」,「是以白沙震動中原」,「自謂何遽不如漢之概」。所謂茅龍筆,實為陳氏自制的茅草筆,筆鋒可長可短、剛健有改吵力,適合書寫大字。這也可以說是陳氏的一大發森彎明。

現在傳世的陳獻章書法作品,多數是用茅草筆所寫,鑑賞家引為稀室珍品。他在總結自己的書法經驗時說:「予書每於動上靜,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此吾所以妙乎動也。

得志弗驚,厄而不憂,此吾所以保乎靜也。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剛而能柔。形立而勢奔焉,意足而奇溢焉。

運筆的動靜、留放、剛柔和結體的取勢、通篇佈局的新奇,他以乙個理學家獨此殲悶有的思維方式,予書法理論以深刻的涵。

他是中國歷史上的曠代大儒,也是嶺南歷史上第一位從祀孔廟的先賢。《陳獻章書跡研究》以陳獻章傳世的書跡考證為中心,對他的書學思想、書風演變、書法交遊、書史影響等作了全面深入的**,鉤沉出大量的書法史細節,從而揭示了明代嶺南文化的乙個側面。

2樓:迪

主張學貴知疑、獨立思考,提倡較為自由開放的學風,逐悄肆漸形成乙個有自己特點的學派,史稱江門學派。字公甫,號石齋,別號碧玉老人、玉臺居士、江門漁父、南海樵夫、黃雲老人等,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稱白沙先生。他的字剛健有力,繼承王羲之等人的雄健風格,改變了元明以來圓滑、軟弱無力的書風,進而使奇戲雄健的書風大行於世。

據陳白沙紀念館梁炳堯館長考證,陳白沙晚年時分,因為他的字很漂亮,很多人求字,但當時嶺南地方遙遠,碧中交通不便,好的毛筆總是買不到啟慧轎。於是他想出用江門當地特有的茅草,束成一束,末端打爛,令茅草的纖維露出來,然後用來寫字。因為茅草的纖維質地較硬,彈性好,茅龍筆介於硬筆與毛筆之間。

寫字時須用中鋒行筆,而寫出來的每個字都留有「飛白」,每個字的轉彎之處也是方形,字型剛勁有力,獨成一體。現在陳白沙紀念館裡還展出了這種「茅龍筆」,據說當地**領導常用這種筆作為禮品贈送給客人,在館裡作為禮品**,也很受遊人歡迎。

陳獻章的書法有何特點?

3樓:漫閱科技

陳獻章的書法得法於歐陽洵、黃庭堅、公尺芾等,因其常居偏僻山村,毛筆不敷供給,就用茅草結束成槐正筆代用,時稱「茅龍筆」,此筆豪頃伍鋒禿散,毛硬易幹,書寫時常多飛白之筆,獨具特色,世稱為「茅筆雀明或字」,深受時人珍重。有《自書詩卷》等草書作品遺世。

陳翰章將軍的故事,陳翰章的社會評價

陳翰章是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的著名將領。他戰鬥的足跡踏遍了鏡泊湖畔跨越吉 黑兩省的廣大山區。在那裡,他指揮抗日游擊健兒們,殲滅了數不清的日偽軍。為中華民族立下了赫赫戰功。敦化市第一部大型紀實舞台劇 陳翰章 在敦化市影劇院進行了首次試演,取得成功。該劇真實展現了年輕的陳翰章在 九...

陳晉之讀書法的全文翻譯,陳晉之讀書法 全文翻譯

原文讀書惟在牢記,則日見進益。陳晉之一日只讀一百二十字,後遂無書不讀,所謂日計不足,歲計有餘者。今人誰不讀書,日將誦數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讀旋忘,雖一歲未嘗得百二十字也,況一日乎?予少時實有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虛,方知陳晉之為得法雲。註釋 1 惟 只 2 在 在於 3 則 那麼 4 日 每天 5...

黃簡田蘊章田英章誰的書法好,田英章和田蘊章那個在書法上更有成就

吳銘 如果說只是把字寫得好看,不想要自己的風格,那麼田英章的字比較好,因為很規則,乙個字怎麼寫放在任何地方都一樣,就像印刷體。而黃簡的主要是學習學習書法的方式方法,最終目的是讓自己能成為乙個 書法家 能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書法作品。從寫字來說後易前難,從書法角度來說前易後難。 小雅山房 快速上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