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嘆門外樓頭含有哪些典故

時間 2025-05-24 01:25:14

王安石的簡介?有哪些代表作?

1樓:勞樂荷

王安石(中國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123]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 [1] [123] 。中國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公升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王安石鬱然病逝於鐘山,享年六十六歲。

累贈為太傅、舒王,諡號「文」,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乙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有《臨川集》等著作存世。

王安石的詩幷包括詩意

2樓:網友

王安石的詩太多了,不知道你要哪一首?給你點介紹不知道是否有用。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臨川人,有「臨川文集」。他在政治上的新措施引起同時和後世許多人的敵視,但是這些人也不能不推重他在文學上的造就,尤其是他的詩,例如先後註釋他詩集的兩個人就是很不贊成他的人。他比歐陽修淵博,更講究修詞的技巧,因此儘管他自己的作品大部分內容充實,把鋒芒犀利的語言時常斬截幹跪得不留餘地、沒有回味的表達了新穎的意思,而後來宋詩的形式主義卻也是他培養了根芽。

他的詩往往是搬弄詞彙和典故的遊戲、測驗學問的考題;借典故來講當前的情事,把不經見而有出處的或者看來新鮮亂其實古舊的詞藻來代替常用的語言。典故詞藻的來頭愈大,例如出於「六經」、「四史」,或者出處愈僻,例如來自佛典、道書,就愈見工夫。有時他還用些通俗的話作為點綴,恰像大觀園裡要來乙個泥牆土井、有「田舍家風」的稻香村,例如最早把「錦上添花」這個「俚語」用進去的一首詩可能是他的「即事」。

3樓:桓臺檢察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搖枝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桂枝香》的寫作背景

4樓:玥雨留年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寧知府,寫有不少詠史弔古之作,這首詞可能作於當時。還有一種說法是,此詞大約作於王安石第二次被罷相、出知江寧府的時候,時間在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之後。

5樓:勵曼珍

語文資源庫,其中有桂枝香的寫作背景簡介、基本解讀、鑑賞要點,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全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