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梧桐樹邊羽
<>代贈 其一》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大多數人認為這是李義山。
自己情感的對映,標上《代贈》
不過是故意混淆視聽,不讓自身情感暴露得過於直接。
一般來講,都認為這首作品是寫乙個閨閣女子思念情人,卻不得相會的愁思。
首句「樓上黃昏慾望休」寫女子在黃昏時的高樓上,原本想看看情人肢世來了沒有,忽然卻放棄了。為什麼呢?第二句「玉梯橫絕月中鉤」一半解釋行為,一半寫景抒情。
因為上樓的梯子斷絕了啊,其實就是比喻因為某些事情阻礙了,無法相見。「月中鉤」,又作「月如鉤」,不但寫景,還蘊含了情人無法相見,不圓滿的意思在裡面,所謂「殘月如鉤」。
第三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則轉換角度,從遠眺、望月收回目光,看到樓下院中景緻。但是因了這份無法與愛人見面的愁思,目之所及,都沾上了主人公的心緒。
芭蕉不展,丁香尚結。愁緒無法排遣。<>
同向春風各自愁」,我和我的情人啊,就像這無法舒展的芭蕉春團,不能盛開的丁香,雖然兩情相悅,卻只能各自相思,如何不憂愁?
丁香結」,就是未盛開的丁香花蕾。
也因此成為愛情愁思的固定意象,丁香美好而淡然,丁香結鬱結而迷茫。
首句寫女子動態,惟妙惟肖,第二句寫扒飢橘事情起因,景色渲染氣氛,三四句總結抒情,用芭蕉和丁香暗喻雙方,將兩人異地同心的相思愁緒表達得含蓄而雋永。
芭蕉、丁香本身並無情緒,是主人公的情感,產生了意象對映,讓他們附帶了憂愁情感,然後又藉助這兩樣物事在春風中的搖擺動態,暗喻情人心態。寫景為「興」,寫情為「比」,寫事為「賦」,短短四句,將古詩之文法一網打盡。
芭蕉不展」、「丁香結」如此精妙暗喻,何其難得,然而這兩樣物事又是目之所見,既不生造,卻又恰如其分,李義山寫景即情,信手拈來,皆因心中多愁緒,胸中有丘壑,筆下便生出神來。
2樓:小魚兒兒與花無
代贈二首其一李商隱表達了作者對一對有情人不能在一起相會而產生的的相思之情。
3樓:網友
詩中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含孫會的愁緒。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談州鏈。詩人用以景託跡喚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
4樓:網友
這首詩塑造了乙個渴望見到情人但又不得見、心情複雜矛盾、失望又孤寂無聊的女子形象。她舉步走到樓頭,想去眺望情人,但又驀然想到他必定來不了,只得止步。慾望還休,表達出了女子複雜矛盾的心理活動和孤寂無聊的失望情態。
以景託情。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失望、愁苦的情感。
比喻(或象徵)。這裡的芭蕉,是蕉心還未的芭蕉,這裡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開的丁香,而是緘結不開的花蕾。它們共同對著黃昏時清冷的春風,哀愁無限。
這既是女子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李商隱的代贈中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5樓:神我
這是一首描寫女子思念情人的詩作,詩中的女子,深居高樓,黃昏時分,她因百無聊賴而思念起情人來了。對其思念越濃,就越渴望和他想見,恨不得他立刻出現在樓前,她按耐不住自己焦急的心情,走到樓頭前,想去眺望遠處,看看他來了沒有。可是又驀然想到他必定來不了,他怎麼知道自己在思念他呢?
就算知道又如何能這麼快就來到跟前呢?她只得止步,折回樓內,慾望還休,欲見而無法相見,這種複雜的心情折磨得她坐立難安,滿樓徘徊。此句把女子複雜矛盾的心理和孤寂無聊的失望情態完全表現出來了。開。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這首詩寫離愁,寫得風華流美,情致宛轉。不但寫女主人公無心憑欄遠眺,而且連眼前的芭蕉和丁香都含愁不解,愈添感傷。紀昀評價此詩是「豔體之不傷雅者」。
尤其是詩歌的後兩句,景與情、物與人融為一體,意境優美,含蘊無窮,又毫不造作,歷來為人稱道。對後來一些詩詞名作的構思、意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錢珝的「芳心猶卷怯春寒」,李璟的「丁香空結雨中愁」,乃至現代詩人戴望舒的《雨巷》,都從中汲取過靈感。
7樓:匿名使用者
《代贈》,代擬的贈人之作。此題詩二首,這是第一首。詩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思。
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詩人用以景託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思想感情。
《代贈》李商隱,這首詩的意思及情感
8樓:星恩文化
這首詩寫思婦之離愁。代贈,即代擬的贈人之作。是李商隱以女子的頃頌慎口吻寫與情人離別的愁思,這首詩寫離愁,寫得風華流美,情致宛轉。
黃昏時分登上高樓,想憑欄遠眺,最終卻悽然作罷。玉梯橫斷,天上一彎新月灑下淡淡的清輝。
芭蕉的蕉心尚未,丁香的雀敬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櫻磨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李商隱代贈二首的詩意是什麼?
9樓:暮夏淺眠
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
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著《石洲》。
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原文:代贈二首。
唐代: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棗森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秋詞二首劉禹錫其一,秋詞二首其一劉禹錫
索隱者 秋詞 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二首其一劉禹錫 劉禹錫的 秋詞二首 其一的解釋 劉禹錫 秋詞二首其一 樂為人師 唐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註釋 悲寂寥 悲嘆蕭條。春朝 春天。排 推開。碧霄 青天...
絕句二首其一描繪了怎樣的景物 表達了詩人怎樣
常淳靜嚴羲 清代的詩論家陶虞開在 說杜 一書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 以詩為畫 的作品。這一首寫於成都草堂的五言絕句,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詩一開始,就從大處著墨,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淨絢麗的春景,用筆簡潔而色彩濃豔。遲日 即春日,語出 詩經 豳風 七月 春日遲遲 這裡用以突出初...
秋詞二首其一的譯文,急,劉禹錫的 秋詞二首 其一的解釋
劉禹錫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譯文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賞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遠是一個悲懷的角色,它的 瘦 早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象,讓一代代的人不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