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 越多越好 最好有來歷 紀念方式

時間 2023-02-13 18:10:04

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你好。1`元旦 1月1日 ;2`春節:正月初一 3`元宵節 正月十五; 4`國際勞動婦女節:

3月8日; 5`中國植樹節 3月12日; 6`清明節 4月5日; 7`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8`中國青年節 5月4日 9`端午節 5月初5; 10`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11`中國*誕生紀念日 7月1日; 12`七夕節 7月初7; 13`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 8月1日傷14`中秋節 八月十五; 15`國慶節 10月1日; 以上只是幾個比較傳統的中國節日。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要是很詳細的寫出來 恐怕很難 不過你可以看一下這個鏈結 希望可以幫到你 這裡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來歷都介紹得很全面

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的來歷

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

3樓:慄雅靜鍾福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由猿到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

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曆法、等等眾多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

文獻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得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完成,後來得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每個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之處與形成的必要條件。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對歷史人物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裡,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乙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4樓:man丶夏沫傷痕

中華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乙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乙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傳統節日,是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從這些傳承至今的世俗民風節日裡,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的「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

自2023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時間,來歷,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

5樓:揭泰平襲禮

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結。

【來歷】春節原名為元日,相關的慶祝活動在夏代已經開始。作為歲首大節,它確立在漢朝。漢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漢武帝頒行《太初歷》,確定以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

每年的最後一天,就是除夕。

【內涵】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大節,是節日體系中的核心大節,持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春節蘊涵的辭舊迎新、閤家團圓的意義,成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為中華民族自我認同的乙個文化符號。除夕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熬夜守歲,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結,在外的遊子不遠千里萬里也要趕回家來。

清明節祭祀踏青兩相宜。

【來歷】清明節是傳統節日中少有的依陽曆而確定的節日,固定在公曆每年的4月5日前後。清明節舉行的掃墓、踏青等習俗主要**於古代的寒食節和上巳節。

【內涵】這兩年,每到清明節,黃帝陵、軒轅廟、炎帝陵都要舉行大型公祭,海內外華人從祭祀的儀式中體會到血濃於水的同胞親情。祭祀先人一直是中華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時節,上墳祭掃先人顯示了「慎終追遠」的傳統,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台同胞也紛紛趕回故土,祭奠祖靈。清明時節春光最好,適合人們到郊外親近自然,擁抱春天。

我國的許多地方在清明還有植樹的習慣。

端午節粽葉飄香習俗多。

【來歷】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盂蘭節、蒲節等。關於端午節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東漢,五月初五,人們用彩色的絲帶繫在手臂上,用來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吃粽子、劃龍舟則是後來不斷形成的風俗。

【內涵】圍繞端午節及其習俗的**,形成了一些影響很大的民間傳說,並為端午節增添了新的習俗和文化內涵。如吃粽子、劃龍舟等習俗,較通行的解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增加了愛國主義的精神核心,而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賽龍舟等多種體育競技活動,也有助於培養合作精神。

中秋節花好月圓人團圓。

【來歷】在中國的民俗節日體系中,中秋節形成較晚。漢魏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唐宋時期,以賞月為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時期,中秋上公升為民俗大節。

【內涵】中秋是中國秋季的傳統大節,它的地位僅次於春節,中秋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由天上的月圓聯想到人事的團圓,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視為「團圓節」。人月兩團圓的意境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寄託了人生的美好願望。傳統中秋節俗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於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幾個?由來是什麼?

傳統節日時間,,來歷,典故,慶祝方式,美食

6樓:抹茶味薄荷姑娘

春節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節日活動。掃塵、守歲、拜年、貼春聯、爆竹、發壓歲錢等節日飲食。

臘八粥、年糕、餃子、春捲、元宵。

節日意義。農曆新年的開始。

端午節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節日起源。原始崇拜、信仰。

節日活動。賽龍舟、端午食粽、掛蒿草艾葉荷包等。

節日飲食。粽子、雄黃酒、五黃等。

節日意義。紀念屈原。

我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傳說故事,習俗活動

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及節日的各種活動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 中秋節的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 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的來歷 1.除夕,又稱大年夜 除夕夜 除夜 歲除等。除夕來自先秦時期的逐除的習俗。先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 大儺 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 逐除 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 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通常會被稱為大年...

求本兮的歌越多越好最好有歌詞,沒有也沒事

安雅熙 無語詞曲 本兮 演唱 本兮 忘記曾經的事情你需要多久 我想了幾秒鐘 回答卻沒有 我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弱 從不害怕寂寞 你問我最後還有什麼對你說 依舊繼續沉默 回答卻沒有 我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弱 還有 你算什麼 你用你的笑容 試探我的快樂 還是那麼溫柔 觸碰到我傷口 一句話都沒說 拜託別再...

中國人不應該過西方節日的理由 越多越好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受外國文化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外國的節日。中國的外資企業也越來越多,不免帶過來外國的風俗。人們每天都在追求新的花樣,新的刺激。其實過外國節日對很多方面都有影響,從經濟上講,過外國節日的人多了,比如說情人節 聖誕節,商家的營業額就會劇增,生產節日禮物的公司也多了商品得銷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