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邊城》端午節的習俗有什麼特點

時間 2022-03-28 01:50:12

1樓:布樂正

《邊城》故事開篇就迫不及待地寫到緩緩流淌的溪水,有渡船,有龍舟,有水鴨,還有淅淅瀝瀝的雨水等。

到端午節,邊城裡當地的大人小孩都會穿了新衣服,像我們小時候過年一樣,唯有不同的是他們的額角上會有雄黃酒畫乙個王字留在上面。邊城裡的地方叫茶峒,估計這個地方有茶吧,地名上帶著茶字;

端午節這天中午,全茶峒人趕緊吃了午飯後,全家人都會去河邊看划船的,也就是現在端午節**的輪舟競賽,多少時間過去了,習俗還一模一樣。結果看輪舟競賽的人,沿河兩岸滿滿的都是人,裡面有到河街吊腳樓門口看的,有的人站在稅關門口,還有一部分人站在大小各個碼頭看的;

看來是只要能站人的地方,都有人在那個地方看輪舟比賽;這說明人們都非常喜歡這個節日,而且這個節日對人們很重要,在此基礎上,人們一到時間爭先恐後的出現在河道兩岸,說說笑笑對平時單調枯燥的生活帶來了絲絲生機和趣味。

平時都是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在此這個世界裡的人和時代剎那定格,有事情沒事情都會去湊湊熱鬧;會讓乙個多少年的傳統節日,顯得格外重要,意義非凡。

2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中秋和過年.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穿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

大約上午十一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後,在城裡住家的,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划船。

人教版語文必修五中《邊城》節選部分每節主要寫那些事?文中寫了幾個端午節?在結構安排上有什麼特點?

3樓:沫沫愛吃肉夾饃

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重複出現了三次:

第一次描寫翠翠在端午節的龍舟賽會上與爺爺走散,遇見了船總順順的二兒子儺送,儺送派人將翠翠送回家,兩人在相處中彼此產生了朦朧的好感。

第二次,翠翠為了不能忘記上個端午節遇見儺送的「甜而美」的經過,又同祖父到城邊河街上去看賽龍舟。天突然下了雨,為避雨,祖孫兩人到船總順順家,沒有見到儺送卻遇上了大老天保,這就為日後兄弟兩個去碧溪姐唱歌埋下了伏筆。

端午節場景第三次出現時,翠翠還一直「溫習著兩次過節、兩個日子所見所聞的一切。

特點:結構安排忽而眼前忽而追憶,回環往復,跌宕起伏,採用順序和補敘相結合的敘述手法。

擴充套件資料: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

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4樓:永遠快樂的藉口

共寫了三個端午:眼前的端午——兩年前的端午——上一年的端午——眼前的端午。

特點:結構安排忽而眼前忽而追憶,回環往復,跌宕起伏,採用順序和補敘相結合的敘述手法。

《邊城》中,描寫的節日中的風俗,表現出了怎樣的邊城?又表現了邊城人怎樣的特點?

5樓:洛洛西公尺

書本一句話可高度概括:「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中國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掙扎中的情形,似乎就還不曾為這邊城人民所感到」。----邊城人自成一體,自得其樂。

用端午、中秋、過年等週期迴圈的節日記錄時間,漢族的改朝換代對他們幾乎沒有影響,西曆(公元紀年)還沒進入邊城,以當時眼光看,「邊城」在世界歷史之外。

大篇幅寫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和盛況。第三節大篇幅寫了當前的端午節盛況。文字主要突出了端午節的盛況和熱鬧,重點是習俗:

這一天,邊城人皆穿新衣,吃魚吃肉,全家到河邊看划船,有身份的人也都在看熱鬧,賽船時的配合、鼓聲、鞭炮,岸上人的吶喊助威,領賞,慶祝勝利的五百響鞭炮,賽船後泅水追鴨子,賽船下水的儀式。第四節追述了兩年前的第乙個端午節。寫了**賽船的人多擁擠,翠翠也因此初識二老儺送。

第五節開頭又用較多篇幅寫了兩年的端午盛況,並補敘上一年端午節賽船情景。但前面的端午再熱鬧,對翠翠而言,卻不如初識儺送的那個端午經過的事情甜美;後面這個端午,翠翠本想以此再見儺送,卻因爺爺以天保的婚姻試探而意興闌珊。----雖只過三個節日,但熱鬧滿足。

沈從文被喻為現代中國的「風俗畫家」,這些風俗描寫意義巨大:⑴頻繁展示湘西邊陲特有的生活習俗,表現邊城人們淳樸自然的生活環境和簡單、樂觀、純粹、知足的精神狀態,突出了邊城人淳樸自然的生命樣式。⑵暗示了邊城美好的社會環境:

這是一塊遠離世俗、自然淳樸未被現代文明汙染的淨土,是作者心中的桃花源。⑶為《邊城》牧歌基調增添文化背景和縱深。鄉土和傳統的有機融入,豐富了**的內容和文化含量。

⑷推動情節的發展,是情節發展的需要。因為賽龍舟的主要人物是天保和儺送,而翠翠和儺送、天保三人的愛情糾結即是以此為緣起。⑸與當時「爭亂」的外世隔絕,從中不難看出沈從文對和諧美好社會的嚮往和追求。

高中語文必修5《邊城》中為什麼詳寫端午節而略寫中秋過年?求大神告知 50

6樓:貓飛劍

你好,想必你也知道,沈從文先生也是湖南人,他熟知故鄉湘西的風土人情。邊城 描寫的就是一群「靠水吃水」的水寨子邊的人們,他們地廣人稀,拜訪親戚出門勞作都要涉水而過,所以長久以來他們形成了對水的敬重和喜愛,端午節中國很多地方,尤其是湖南,因為是屈原的投江的地方,本來就有划龍舟的習俗,所以在邊城 裡面,詳細的描寫端午節人們的活動,有利於深化人物性格,而略寫或者不寫其他節日,也是文章布局的重要手段。

7樓:不死的梟

因為是節選啊親,全文應該會提,而且,端午有特殊意義,在這天,翠翠遇到了二老,是人物愛情關係的開端;二老正是翠翠深愛開後來為之守候的人,在端午這天他倆初次相遇,因而端午有紀念意義;在邊城那邊,端午有許多豐富的習俗,確實與其他地方大不同,建議讀汪曾棋《端午的鴨蛋》,可看出端午在作者的記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家沈從文是如何描寫端午節的?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莫不可明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的節日,歷史上也叫端陽節 天中節。端午 本名 端五 也叫 重五 重午 康熙大興縣志 載,這一天少女要 佩靈符,簪榴花 因此又名 女兒節 提起端午節,自然會想起包粽子和划龍舟,這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舉行的活動。粽子一名角黍,用菰蘆...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175好女仔 說到我國的端午節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學會用火熟食,以大葉植物葉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進沸水中煮熟剝葉而食,曾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發生在大葉植物分佈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貯米加水,置火上燒烤成熟食一樣,屬於南方稻作民族製作食物的古老方法,還有就是五月節...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想我所想隨性而為 1 躲端午,舊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躲端午簡稱 躲午 亦稱 躲端五 此習俗宋代似已形成。2 沐蘭湯,是中國節日端午節的一種衛生習俗。首先一身著漢服的女性端著一盆艾葉水,人們排好隊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裡的水,在參加活動的人雙手 額頭 脖頸輕輕拂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