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八月十五要吃月餅,八月十五為什麼要吃月餅

時間 2022-03-14 21:15:10

1樓:輕舞

為什麼八月十五要吃月餅,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

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便父母雙亡,在舅舅家生活。他舅舅是富戶,讓他給放牛。他飯量大,吃不飽,便宰牛充飢,把牛尾巴塞到山縫裡,回家告訴舅舅,說牛鑽到山縫裡去了。

他舅舅不相信,來到山上,抓住牛尾巴就往外拽 。朱元璋膽戰心驚,心裡說,可不敢讓拽出來,果真就拽不出來,他心裡說,要是能叫一聲就好了,果然山縫裡便傳出了一聲牛叫。

這樣幾次,他舅把朱元璋趕了出去。朱元璋沒法,進寺院當了和尚。寺院裡泥塑的神像夏天潮濕,得曬,老和尚動動嘴,朱元璋就得搬神像。

天長日久,朱元璋心中不樂意,氣不能往老和尚身上出,便只有拿神像出氣。一天老和尚不在跟前,他用小棍在神像身上一敲,嘟噥著:「你就不能自已出去!

」這本是氣話,誰知他這麼一說。神像果真走了出去,朱元璋高興了,挨著個兒敲一下說一句,敲完了,神像也出完了。

把神像弄出去,朱元璋便到一邊玩耍,一會天上下了雨,朱元璋只顧貪玩,卻把神像忘記了。老和尚看見,急了,趕忙叫朱元璋 ,朱元璋過來大喊一聲:「還不給我進去!

」神像乙個乙個進了屋,各就各位。老和尚大驚,不敢收留朱元璋,把他趕了出了寺,朱元璋只好四處要飯。後來他長大了,便聯絡普天下受若人,準備暴動反元。

這當兒,他結實了劉伯溫。

劉伯溫也不是凡人,他是諸葛亮再生,深通謀略,據說有一次他遊至深山,見有一碑,上有孔明寫的碑文:「除了我無人到,下傳劉伯溫。」

朱元璋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擇日而起了,可是元朝皇帝怕人造成反,禁止使用鐵製工具,就是菜刀也用鐵鎖鎖著,三五家合用乙個,人們坐在一起說話,便被視為謀反,怎樣才能聯絡暴動之事,卻是乙個難題。

朱元璋和劉伯溫商量,劉伯溫給他出了個主意:八月十四傳送月餅,月餅內帶個紙條,寫上八月十五起事。

八月十五朱元璋率眾起義,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明朝。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推翻元朝的日子,每年八月十五都要吃月餅。

2樓:門過三

因為,嫦娥奔月,后羿想念,於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就做嫦娥愛吃的小餅紀念嫦娥,於是就流傳下來了!!!!!!!!!

八月十五為什麼要吃月餅

3樓:寶貝夏喜撒

中秋節的來歷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 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 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公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 究。蘇東坡有詩寫道: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

「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

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乙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乙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八月十五為何要吃月餅?

4樓:手機使用者

為什麼八月十五要吃月餅,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

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便父母雙亡,在舅舅家生活。他舅舅是富戶,讓他給放牛。他飯量大,吃不飽,便宰牛充飢,把牛尾巴塞到山縫裡,回家告訴舅舅,說牛鑽到山縫裡去了。

他舅舅不相信,來到山上,抓住牛尾巴就往外拽 。朱元璋膽戰心驚,心裡說,可不敢讓拽出來,果真就拽不出來,他心裡說,要是能叫一聲就好了,果然山縫裡便傳出了一聲牛叫。

這樣幾次,他舅把朱元璋趕了出去。朱元璋沒法,進寺院當了和尚。寺院裡泥塑的神像夏天潮濕,得曬,老和尚動動嘴,朱元璋就得搬神像。

天長日久,朱元璋心中不樂意,氣不能往老和尚身上出,便只有拿神像出氣。一天老和尚不在跟前,他用小棍在神像身上一敲,嘟噥著:「你就不能自已出去!

」這本是氣話,誰知他這麼一說。神像果真走了出去,朱元璋高興了,挨著個兒敲一下說一句,敲完了,神像也出完了。

把神像弄出去,朱元璋便到一邊玩耍,一會天上下了雨,朱元璋只顧貪玩,卻把神像忘記了。老和尚看見,急了,趕忙叫朱元璋 ,朱元璋過來大喊一聲:「還不給我進去!

」神像乙個乙個進了屋,各就各位。老和尚大驚,不敢收留朱元璋,把他趕了出了寺,朱元璋只好四處要飯。後來他長大了,便聯絡普天下受若人,準備暴動反元。

這當兒,他結實了劉伯溫。

劉伯溫也不是凡人,他是諸葛亮再生,深通謀略,據說有一次他遊至深山,見有一碑,上有孔明寫的碑文:「除了我無人到,下傳劉伯溫。」

朱元璋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擇日而起了,可是元朝皇帝怕人造成反,禁止使用鐵製工具,就是菜刀也用鐵鎖鎖著,三五家合用乙個,人們坐在一起說話,便被視為謀反,怎樣才能聯絡暴動之事,卻是乙個難題。

朱元璋和劉伯溫商量,劉伯溫給他出了個主意:八月十四傳送月餅,月餅內帶個紙條,寫上八月十五起事。

八月十五朱元璋率眾起義,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明朝。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推翻元朝的日子,每年八月十五都要吃月餅。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啊

5樓:浪裡小青魚

月餅主要作為中秋佳節祭拜月神的貢品,後來慢慢流傳至今,便有了中秋佳節吃月餅的風俗習慣。

因為中秋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中秋佳節這一天,天上的月亮會又圓又大,十分明亮。因此,從古至今,人們都用中秋明月寄託相思之情,期盼團員相聚的美好願望。

中秋吃月餅的起源,相傳是從元末開始流傳下來的。在元朝時期,因為中原人民受到了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反抗,在朱元璋的領帶下反抗蒙古勢力。

因為古時候傳送訊息十分不方便,有害怕被人搜查。因此,在劉伯溫的建議下,使用餅子作為傳遞資訊的工具,將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在餅子裡面,通過餅子的傳送將資訊傳遞給義軍。

為了紀念八月十五夜起義推翻元朝的功績,因此中期佳節吃月餅的習俗開始流傳下來。無論月餅的起源在什麼時候,都將月餅視為團圓相聚的聖物,用月餅來寄託對親人或者故鄉的思念。期盼美好生活是天下人們的美好心願。

6樓:鶴髮童顏

據說,唐朝時,唐高祖李淵(也有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並於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

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高祖大喜,接過裝潢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相關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烤得大地乾裂,海水枯乾。老百姓沒有水喝,快活不下去了。英雄后羿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拯救了人們。

於是,王母將仙丹賜給后羿,后羿把仙丹交給妻子嫦娥保管。

有個壞人趁后羿不在家時,想把仙丹偷走。嫦娥為了保護仙丹,一口吞了下去。馬上,她便身輕如燕,飛了起來。

她捨不得后羿,於是住到了離地面最近的月亮裡。月亮上只有乙隻小兔子陪著嫦娥。人們知道後,都在院子裡擺上水果、餅乾,祈求后羿和嫦娥早日團圓,也祈求家人平安喜樂。

以後年年如此,中秋節賞月、拜月的習慣就流傳了下來。

7樓:節頤真伍絢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

「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

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乙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裡。

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八月十五為什麼吃月餅?八月十五為什麼會吃月餅?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的必備食品。不論月餅源於何代,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 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願。為...

八月十五吃月餅,正是時候的意思,八月十五吃月餅的歇後語是什麼?

為什麼八月十五要吃月餅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 一詞最早出現在 周禮 一書中。到魏晉時,有 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 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 太宗記 記載有 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

八月十五為什麼吃月餅,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啊

我們都知道月餅是中秋的節令食品。但為什麼要在中秋這天吃月餅呢?有人說,因為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天上的圓月 也有人說,圓圓的月餅應和天上的月亮,反映了人們期盼團聚的美好願望。月餅,又稱胡餅 宮餅 小餅 月團 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