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寡民什麼意思,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2-22 20:35:16

1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或許會很不正確,只是提供一種思路:

首先要明確一點:西周末年,東周剛剛開始的時候,在那種文化背景下,「國」與「民」分別指代什麼?

古代詞語的「國」,指的是諸侯的封地(另:「家」指的是卿大夫的封地),讓諸侯的封地小一些,才是小國的意思。而古代的民,指的是有文化,有姓氏的,嚴格來說可以算作貴族的一群人,可以說就是「國」之中的統治階層。

統治階層不要多,這是好事兒。

也就是說,這是維護**集權的一種思想。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和國家這個概念相同的詞,是天下。

老子曾經是周王室圖書館的總管理人,看過的上古資料,比孔子多了不知道多少;又經歷了東周江河日下的巨變,眼界也要比孔子開闊很多,所以,他的思想的深邃,是孔子也為之折服的。

因此,我覺得小國寡民不妨這樣理解一番。

2樓:

小國寡民是老子的理想國,他是這樣描述的:「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說,要消滅一切技術,消滅一切文化,把人們的社會關係和交往減少到最低限度,使人更多地變成生物人。

小國寡民說不是從歷史的回顧中得出來的結論,而是從邏輯中演繹出來的。它忽視了乙個基本事實:禮義是人類文明進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它主要不是 反對壓迫和剝削,而是反對文明與技術進步。

3樓:張馮祥茂

大國或者大地區只有向大道方向前進(不發到戰爭,但有戰爭實力),百姓才會幸福!通俗點說就是指大團體也不敢狂,一狂就死!

4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第八十章:「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描述了老子理想中的「小國寡民」的社會圖象。

5樓:

小國寡民就是國小民寡的意思,國小以得治、民少而無叛亂生,這當然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且是不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現實中不存在。

6樓:匿名使用者

這章,是老子反對戰爭,希望民眾能安居樂業。即使國家很小,人口很少,也能保全。

7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提出來的,小國,人少,才能治理得好。

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國家小,百姓少,即使有許多許多的器具也用不著,要使老百重視死,從而不敢冒險,那麼他們就不會向遠處遷移了。這樣,雖然有船和車,也沒有地方乘坐它,雖有**和士兵,也沒有地方陳列了。

使老百姓恢復古代結繩記事的辦法。

使老百姓只知道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適,過得安樂,相鄰的國家離得這麼近,相互望得見,雞鳴吠也聽得到,但是百姓一直活到老死,彼此也不往來。

大意:老子在此章中具體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國家的情形:小國寡民,安居樂業,風俗淳樸等等。

9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達十倍百倍的機械也不使用;使人民愛惜生命,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和車,卻沒有地方要乘坐它;雖然有**裝備,卻沒有地方去陳列它。

使人民再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使人民對他們的吃食感到香甜,對他們的穿戴感到漂亮,對他們的住宅感到安適,對他們的習俗感到滿意。鄰近的國家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來。

以往學者對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評價,明顯地帶有那個時代留下的印記,往往簡單地以唯心、唯物進行界定,得出「小國寡民」的思想是與當時的歷史任務背道而馳的……小國寡民的實質,反映了沒落的貴族階級知識分子在社會經濟發展洪流和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極退縮的心情」這樣的結論。這樣的論點無需進行太多的辯駁,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草率與機械。(高定彝曾對這一點進行了批駁。

參見高定彝:《老子道德經研究》,第424頁,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23年6月版。)但是關於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內涵,卻仍需要作較為深入地**與分析。

首先,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並不是要復古或倒退,他的乙個重要出發點是在追求一種淳樸的民風。正如馮振甫所云:「老氏稱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莫動干戈而已。

這樣,才能遂其所求,至於『大順』。若謂在求返於『小國寡民』之世,又豈其然?」老子追求的小國寡民之世,是風淳太平之世,生活安定,不動干戈。

人類社會發展進入文明社會,在社會生產大發展的同時,不斷的戰爭,分配的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類的貪欲、殘忍與欺詐等醜惡面也日益滋長。正如老子自己所說的那樣:「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型出,有大偽。

」而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對於這一點,李澤厚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曾引馬克思、恩格斯的話說明:「氏族社會長期延續於正式的階級社會之前,它確乎有為階級社會所喪失掉的許多人類的優良制度和個體品德。

」老子所嚮往的正是這樣一種美好的制度:沒有軍隊與戰爭,沒有貴族和國王,社會有條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這雖然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但卻是一種美好的嚮往,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良性的設計。

其次,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正是與其無為而治的思想相表裡的。老子以他的道論為出發點,引申到他的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國寡民」的理想,其理論渾然成一整體。老子說:

「為無為,則無不治」,又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他不主張通過加強對人民的控制來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認為要儘量減少擾民,來達到天下大安的目的。因為老子相信天下萬物循道而行,因此不必多加干預。

此外「有為」(如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只會使智巧的人從中造事,這是禍亂的根源。而且過多和反覆不定的政令只會使人民疲於應付,無法按照其本來的規律生活,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因此老子主張「小國寡民」,反對權力的集中和「有為」。

再次,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另乙個重要方面是使人們各安其所,「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對於這一句,各家的註解有所差別,但結合「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一句及《老子》其它章節進行仔細推敲,就會發現老子這句話的重點放在這樣一層意思上:使人民安于所處,樂於所有,衣食住行,皆能適意,知足常樂,不求變化。

因為民風能保持一種淳樸的狀態,人們安于現有的條件和生活環境,就會達到一種無欲無求的境界,沒有過多的追求,也就不會有機巧與智謀,不會有人與人之間的爭鬥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於是「有舟輿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這樣,社會自然安定,易於治理。

10樓:

國家小 人民少 國君無為 世界沒有戰爭

古希臘城邦中的小國寡民是什麼意思

11樓:傳道不授業

古希臘小國寡民 民主政治形成原因

①地緣因素——多山,多港,多島,三面環海的地理環境,導致經濟上農業不發達,航海業發達,商品生產和海外**佔主導地位,形成小國寡民的城邦政治.

②經濟因素——古希臘廣泛的海外**,殖民擴張及經濟和文化交往活動,形成了寬鬆自由的社會環境,並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觀念,利於民主政治的形成.

③政治因素——古希臘城邦小國寡民,具有各邦長期獨立自治的特徵.希臘城邦政體的型別大致分為民主制,貴族制和君主制等.雅典和斯巴達是最著名的城邦,斯巴達實行貴族制,雅典以民主制著稱.

貴族制由元老院和貴族會議掌權,是一種集體領導的制度;民主制的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是一種較充分的民主政治.各種政體雖然不同,但都體現了公民政治這一特點,古希臘各城邦出現了近現代幾乎所有的政體形式,這是希臘對人類社會政治制度發展的貢獻.

12樓:一乘之國

古希臘是城邦制,每乙個島就是乙個獨立城邦,而希臘的島國大都規模不大,說「小國寡民」很恰切。

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是什麼意思?

13樓:

意思:乙個國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

出自春秋李耳的《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原文: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乙個國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並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背井離鄉,遷徙遠方。

即使有船和車子,也沒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鎧甲和兵器,也沒有地方要陳放它。讓百姓回到結繩記事的時代。

國富民強到了鼎盛時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14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國家小,百姓少,即使有許多許多的器具也用不著,要使老百重視死,從而不敢冒險,那麼他們就不會向遠處遷移了。這樣,雖然有船和車,也沒有地方乘坐它,雖有**和士兵,也沒有地方陳列了。

使老百姓恢復古代結繩記事的辦法。

使老百姓只知道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適,過得安樂,相鄰的國家離得這麼近,相互望得見,雞鳴吠也聽得到,但是百姓一直活到老死,彼此也不往來。

大意:老子在此章中具體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國家的情形:小國寡民,安居樂業,風俗淳樸等等。

15樓:馬馬大帝

老子不是從經濟角度考慮問題的,是從如何保持人的身心健康這個角度出發的,人口越密集,經濟容易發展,但同時給人帶來各種壓力,毀壞身心。保持身心健康對物質的要求其實不高,基本的溫飽足矣。

16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達十倍百倍的機械也不使用;使人民愛惜生命,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和車,卻沒有地方要乘坐它;雖然有**裝備,卻沒有地方去陳列它。

使人民再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使人民對他們的吃食感到香甜,對他們的穿戴感到漂亮,對他們的住宅感到安適,對他們的習俗感到滿意。鄰近的國家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來。

以往學者對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評價,明顯地帶有那個時代留下的印記,往往簡單地以唯心、唯物進行界定,得出「小國寡民」的思想是與當時的歷史任務背道而馳的……小國寡民的實質,反映了沒落的貴族階級知識分子在社會經濟發展洪流和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極退縮的心情」這樣的結論。這樣的論點無需進行太多的辯駁,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草率與機械。(高定彝曾對這一點進行了批駁。

參見高定彝:《老子道德經研究》,第424頁,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23年6月版。)但是關於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內涵,卻仍需要作較為深入地**與分析。

首先,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並不是要復古或倒退,他的乙個重要出發點是在追求一種淳樸的民風。正如馮振甫所云:「老氏稱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莫動干戈而已。

這樣,才能遂其所求,至於『大順』。若謂在求返於『小國寡民』之世,又豈其然?」老子追求的小國寡民之世,是風淳太平之世,生活安定,不動干戈。

人類社會發展進入文明社會,在社會生產大發展的同時,不斷的戰爭,分配的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類的貪欲、殘忍與欺詐等醜惡面也日益滋長。正如老子自己所說的那樣:「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型出,有大偽。

」而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對於這一點,李澤厚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曾引馬克思、恩格斯的話說明:「氏族社會長期延續於正式的階級社會之前,它確乎有為階級社會所喪失掉的許多人類的優良制度和個體品德。

」老子所嚮往的正是這樣一種美好的制度:沒有軍隊與戰爭,沒有貴族和國王,社會有條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這雖然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但卻是一種美好的嚮往,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良性的設計。

其次,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正是與其無為而治的思想相表裡的。老子以他的道論為出發點,引申到他的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國寡民」的理想,其理論渾然成一整體。老子說:

「為無為,則無不治」,又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他不主張通過加強對人民的控制來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認為要儘量減少擾民,來達到天下大安的目的。因為老子相信天下萬物循道而行,因此不必多加干預。

此外「有為」(如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只會使智巧的人從中造事,這是禍亂的根源。而且過多和反覆不定的政令只會使人民疲於應付,無法按照其本來的規律生活,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因此老子主張「小國寡民」,反對權力的集中和「有為」。

再次,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另乙個重要方面是使人們各安其所,「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對於這一句,各家的註解有所差別,但結合「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一句及《老子》其它章節進行仔細推敲,就會發現老子這句話的重點放在這樣一層意思上:使人民安于所處,樂於所有,衣食住行,皆能適意,知足常樂,不求變化。

因為民風能保持一種淳樸的狀態,人們安于現有的條件和生活環境,就會達到一種無欲無求的境界,沒有過多的追求,也就不會有機巧與智謀,不會有人與人之間的爭鬥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於是「有舟輿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這樣,社會自然安定,易於治理。

老子的小國寡民的思想有何優缺點,老子的“小國寡民”在當今社會有現實意義嗎?

天貓售後那些事兒 1 優點 1 揭露統治者對人民的壓迫,譴責統治階級奢靡的生活,反對戰爭,以及對當時社會的批判,應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2 穩定政治,有利於休養生息。2 缺點 1 否定政治上廣土眾民大國的出現和經濟上新的階級 新的工藝技術及文化知識的產生髮展,企圖倒退到矇昧的原始社會去,體現了沒落貴...

寡人的寡什麼意思,古代說的寡人是什麼意思

阿歡的名單 寡人 gu r n 中國古代君主的自稱。詳細釋義 1 古代君主的謙稱。禮記 曲禮下 寡人是皇帝的自稱 哀家是皇后的自稱 中國過去的皇帝自稱寡人,孤家,意思是我多麼孤單呀,沒有人理我呀 無非是虛假的謙虛,表示自己位高權重,無人能及。英語的皇帝一詞是emperor。字母em是僱傭的意思,pe...

俗語中的「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是什麼意思,究竟有無道理

男凹女凸,不寡就孤 意思是 在婚姻 家庭生活中,如果男的弱勢,而女的過於強勢,兩個人很容易分道揚鑣,過不到一塊。我認為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男凹女凸,不寡就孤 是源自於民間的依據俗語。俗語都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口頭相傳遺留下來的關於生產 生活的日常經驗,它為我們認識世界 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