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對火的崇拜還是介之推

時間 2022-02-02 16:30:11

1樓:雅澤美食大世界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

寒食節從春秋起,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還要早358年。雖經東漢周舉、三國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蔓延全國。

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為全國法定長假。寒食節習俗,有掃墓、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掃墓之俗,是很古老的。

2樓:法權術

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介之推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 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

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之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郡國誌·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

歷史上,寒食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乙個節日。《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

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

「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

3樓: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 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

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之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

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郡國誌·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歷史上,寒食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乙個節日。《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

「(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

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

」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

4樓:卑度

個人認為可能與過去生產力低下,青黃不接有關,尤其是戰亂時期更為嚴重,統治者強令不許**,會淘汰一些老弱病殘,同時節省糧食。

寒食節的起源與哪個自然事物的崇拜

寒水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來歷

5樓:卷兒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子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

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

晉文公為悼念他,介休即依介子推休於此而得名,將綿山改為介山,並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

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之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

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郡國誌·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

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

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

《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

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

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絡,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乙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文。

6樓: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災,而且因為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的原因,清明節又稱寒食節 冷節,這是為什麼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 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 據 辭源 辭海 寒食節 釋義 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 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 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之推...

關於「寒食節」的來歷

雅澤美食大世界 寒食節其實是沿襲了遠古時期的改火舊習而來。華夏大地每到初春,大部分地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 災,而且雷電的到來也易引起山火。所以遠古時期的人們,要在這個季節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 禁火 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

愚人節是由哪個國家開始的,愚人節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為什麼會有這個節日?

愚人節起源於法國,現在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的由來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 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 格里曆 即目前通用的陽曆 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