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之。要知道因果不空,。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16 07:07:05

1樓:匿名使用者

整個句子現在話就是, 不要以為是一點很小很小的壞事就可以做(譬如隨地吐痰) 下一句 不要以為那麼微不足道的善事不值得我去做(看見一個公共場合的水龍頭沒人關) 這一切都是有因果的,也就是說你現在的一切,都是你前世或者累世種的因,所以你今生的一切都是前世和累世結的果。因果是真實不虛的,就像你今天如果以善舉去幫助任何眾生,那麼今生或者來世,你幫助過得他們定然會同樣的幫助你,反之,你若今天用害人之心坑了別人,你也定當會被你所坑的人坑一次,這個就是因果的定律,誰都跑不掉。所以,我們作為人,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方可事事順心,工作順利,闔家歡樂。

2樓:不見秋雨

不要因為一件好事很小就覺得沒有用不去做,也不要因為一件壞事就覺得無關緊要就去做.

做人要防微杜漸,是非分明.我們要修善因,不要造惡因,造惡因的果報是往下墜落,一世不如一世,無人能救,佛菩薩雖然慈悲也無法救。能救自己的,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別人。

佛菩薩對我們的慈悲,是把救的理論、方法教給我們,這是佛菩薩能做到的。我們要接受、理解,如法修行,才真正能救自己。如果我們不信,解得不夠透徹,又不肯認真去做,我們還是要墮落。求採納

3樓:巧巨集義

惡行,再小也不能做,善事再小都應做,因為有因必有果,善惡終有報應,是真真切切的,不假的

4樓:心光

人要行善,死後靈魂就去天堂

請問 何為因果 又 萬事不為因,即為果?

5樓:

這個我略說一說,有這個疑問的人很多。萬法皆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不是說萬法之外,因果為什麼不空?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一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是因果相續。

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如果它要是沒有轉變,所有一切法就是常法,永遠存在。我們看看任何一法,都不能夠永遠存在,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剎那剎那都在變化。

我們人這個身體,現代科技發達,大家都有這個常識,我們身體裡面的細胞新陳代謝,剎那剎那在生滅,一分鐘前的我,跟一分鐘後的我,決定不一樣,確實不同。這就是說它轉變不空、相續不空,所以才說因果不空。

因果通三世,這個道理就很深,法相唯識宗講的最為詳細。一切眾生一切的造作,造作的時候,這是事,事造作完了以後都結業。業很複雜,世尊把它歸納為三大類:

善業、惡業、無記業,這是講六道眾生所造作的,不外乎這三大類。業習、習氣,唯識學家叫它做種子,都含藏在阿賴耶識。這個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識像一個大倉庫一樣,永遠不會壞,永遠不會消失。

換句話說,它永遠存在,不管你再生死輪迴多少次,它都不會消失,遇到緣它就起現行。

我們這一生當中得人身,在這個人間也是轉變相續幾十年,每一天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有種子,如果沒有種子怎麼會起現行?我們阿賴耶識裡頭,無量劫含藏的種子,現前遇到緣,它就起現行。我們走到馬路上,看到這些人都沒見過,素昧生平,有個人跟你點點頭笑一笑,我也對他笑一笑,這是阿賴耶種子起現行。

有的時候我們遇到這個人,也是素昧生平,根本不認識,他看到我們就豎眉瞪眼睛,看得很不高興。我們趕緊迴避,我們也曉得,這也是阿賴耶種子起現行。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遇到緣,它就起現行。

在生活當中,從早到晚,我們所遭遇到一切人事物,都是無量劫來阿賴耶識含藏的種子遇到現前這個緣起作用,沒有一樣是偶然的,這個事情是真實不虛,唯有佛經講得透徹、講得徹底。你要是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事實真相搞清楚,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就會收歛,會以真誠善意對待一切人事物,為什麼?我們想阿賴耶識含藏善的種子,與一切眾生結善緣,這個好!

將來在修行,在菩提道當中減少障礙,自己成佛作菩薩普度眾生的時候,法緣殊勝,這是你結的緣好,結的緣多。自自然然你在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你的觀念會轉變,你會覺得很快樂、很自在。縱然遇到惡緣,也很自在,也很歡喜,為什麼?

受報報掉了,因緣聚會就報掉了,報掉以後不會再有。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結惡緣,這都是因果不空裡頭的大道理。

6樓:匿名使用者

1、佛法從根本上揭示了人的身體、命運、環境等各自不相同的原因和由來,指明瞭一切眾生都在六道輪迴的生命之流中生滅流轉。之所以萬有不齊,苦樂貧富懸殊,因其間都遵循著一條因果規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環境和遭遇,所受的果,是前世所造的因。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的所作所為,就是你來世所受的果報。其中的因因果果雖然極其錯綜複雜,但正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規律一樣,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恰如其分,絲毫不差。所以佛教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利人即是自利,害人實是自害,我們應該‘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因此,見了壞人,我們也不要厭恨他、蔑視他,而是要勸告他、教育他,使他改惡向善、改過自新。若心裡總是存著「這個人很壞’的見解,把這個人完全剔除在外,又怎能改造他呢?

佛教是積極向上的,其基點就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說一切眾生都可以成就為佛,是平等的。但是成就的遲、早、快、慢,要看時節因緣而定了。

所以,學佛的人要心量大,要能容忍各種各樣的眾生,在成就別人的同時成就自己。

2、正報、依報都是根據前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報。有的人說:‘哎呀!

我命好苦呵!我永遠都是這苦命了。’錯了!

因為因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因感果,果又造因,因又感果,因因果果,迴圈不已,不是固定不變的。這一世受苦受罪,是前世造的因不好。

這一世多造些好因,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因果就轉變了,惡果轉化了,時來運轉,苦就少受了,生活的環境和身體狀況就會慢慢由壞向好的方向發展變化。反過來講,前世造了好因,今世福報就大。但若不做好事,遊手好閒,坐吃山空,甚至做壞事,那麼這個福報就會減少。

一旦把福享完,則惡運就會接踵而至。所以,今世享福要惜福,仍要多造好因,多做善事,多做好事,這個福才能長久。

3、講到果報這個問題,都說心業易消易轉,身業難消難轉。我們過去做了壞事,身子上的痛苦還是要有的。佛也顯現過頭痛相,因為過去世曾拿棒子打過魚的頭,現在就要受這個報。

但這是佛有意要顯頭痛相,用以說明因果不虛,警策大家不要做壞事,做了壞事,就要受果報的。果報對於真正到家的人來說是空花水月,果報到了他們身上就瓦解冰消了。為什麼呢?

因為一切業都是夢幻泡影,並沒有真實東西存在。既然沒有真實的東西,不接受一切事物了,還講什麼報應呢?同時,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又由誰來受報應呢?

從主觀來說,人沒有了;從客觀來說,法沒有了。人法雙亡,還有什麼報應呢?但以佛性來講,佛性是妙有真空。

它不是斷滅空,也不是頑空,它能顯現諸相而生起種種妙用。所以,幻相不無,還是有的。在不受報當中不妨顯現受報之相。

儘管受報,但到了大祖師身上,內心空淨,一切都如空花水月,還是等於不受報。

4、二祖神光大師得法之後,達摩祖師對他講:‘你今生要還一個命債,要被殺頭。(祖師證道以後有宿命通,知道過去世做過之事以及將來的果報。

)但因主持正法之故,避免別人由此而誹謗正法,就不要還這個報了。’二祖心真空了,人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這個身報就可以免掉了。比如,如果沒有開啟電視機、收音機的開關,電磁波雖在空中傳播著,但卻收不進來。

這都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過去世做了一些錯誤的事情,業力在尋你。但若你心空了,影子也沒有,它就找不著你了,也沒法找。

從根本上講,根本就沒有人我相,沒有法相,什麼受報、不受報都不可得。但是,功夫要做得究竟才能這樣。功夫做得不究竟,心一動就有了影子,那還是會受報的。

一旦過去世做了些錯事,業力就到處尋找你,這就叫業障。你若心真空了,沒有影子在,它尋也尋不到你。所謂業,其實都是虛幻不實的。

但如果你心動了,有影子在,被業力抓住,就要還報了。

也許會有人問,如若定力深的話,是不是可以不還報呢?可以不還!但不是一定不還。

我們剛才已說過了,還報不還報,關鍵在於心是否真的空淨了。既然報、還都是假,又何妨借假顯真,遊戲三昧,報上一回,以示無報無不報,而證無還無不還呢!所以,二祖神光大師對達摩講:

‘等我傳了法之後,還也無所謂。’就像一個大富翁,還一筆小債務,九牛一毛,不在乎。神光大師把法傳給三祖之後,就去還報了。

臨殺頭時,他說:‘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殺頭就像揮刃斬風一樣,心裡沒有一點東西,何等慷慨豪放,何等瀟灑自在!

--按:以前看到佛被歌利王割解身體而不生嗔恨,看到神光大師‘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總覺得似信非信,現在信了。

7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最經典的一句就是“ 有因,必有果。”直接簡單明瞭的闡述了因果的本質。

這種同時互存和異時互存關係,其實也就是佛教所謂因果的關係。例如種子是因,芽就是果,因為先有種子,然後才有芽的發展,這是異時互存的因果關係。例如以老師為主,那麼老師就是因,學生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學生為主,那麼學生就是因,老師就是果。

這是同時互存的因果關係。這種因果關係,非常錯綜複雜,從這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這一果,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另一果。總之通過正面和反面來說明,事實上是沒有一個絕對的因,當然更沒有一個絕對的果。

所以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從來就是這樣的,從時間上來說,由於無數的異時因果連續的關係,從空間上來說,無數的互相依存的關係,組織成為一個極其錯綜複雜的羅網相互交錯。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續不斷,就叫做因果規律。也就像旋轉火輪一樣的流轉不停,終而復始。

佛教我記得圓瑛大師曾開示**說:‘欲無煩惱須學佛,知有因緣不羨人。’我們要牢記心中,可以減少許多煩惱,心身得到自在安樂。

佛教除說現世因果之外,還有三世因果,就是,現在世、過去世,未來世因果互存的關係,經中說:‘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佛說四諦、十二因緣法門,也就是具體的說明三世因果的道理。

依此看來,所謂因果道理,其實就是因緣的原理。這樣因緣原理,正是佛教對於人們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唯一正確的解釋,這就是佛教的人生觀的基本認識。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出自我國古代哪位名人之口

虔覡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句話是三國時期劉備在臨終時囑咐兒子劉禪所說的,意在教育劉禪不可輕視小事情,不要因為好事影響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為壞事影響小就去做。這句話至今對我們修身養性仍具有指導意義。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犯錯誤,也往往是從並不起點的小事開始的。俗話說 小時偷針,大了偷金 千...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意思是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啟示 這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須要做 惡,即使是小惡也不能去做。這是劉備去世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原句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目的是勸勉他要進德修...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孔子說的嗎

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意思是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翻譯 不要認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不要認為壞事很小就去做。啟示 這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須要做 惡,即使是小惡也不能去做。重點字意 勿 不要。以 認為 善 好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