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這句話是歇後語還是成語

時間 2021-10-14 23:04:43

1樓:我叫洛洛

這是一句歇後語。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是流傳甚久的俗語。「秀才」指讀書人,也就是知識分子;「兵」則指沒念過書的粗人,因為古代「好男不當兵」,只有老粗才會去當兵。知識分子碰到老粗,在溝通上會出現幾個問題:

1、「語言」的表達不同:雖然說的都是同一種語言,但因為二者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長經歷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也就不同,結果「兵」聽不懂「秀才」說的,「秀才」也聽不懂「兵」說的,於是秀才就「有理說不清」了。

2、價值觀念不同:「秀才」認為對的,「兵」不一定認為對,「秀才」認為錯的,「兵」不一定認為錯;而在溝通對錯時,「秀才」的語言又不為「兵」所理解,當然就「有理說不清」了。   ­­

3、「秀才」有「包袱」,「兵」沒有「包袱」:也就是說,「秀才」因為受過禮教的薰陶,反而有些話不敢說,有些事不敢做,當他遇到「兵」時,「秀才」二字便成了他的包袱;而「兵」因為沒有「禮教」的束縛,反而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做,於是「秀才」就「有理說不清」了。

不管什麼原因,「秀才遇到兵」的結果,往往是「秀才」棄甲,「兵」獲得勝利!倒不是「秀才」無力取勝,而是「秀才」不耐其煩,心疲力竭,所以乾脆放棄;另外,「秀才」有時也會有「不跟你一般見識」的高傲虛矯,所以自動棄甲——很生氣又無可奈何地棄甲!在人性叢林裡,為了利益,為了生存,固然不必使出卑劣下流的手段,但有時也不妨運用「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老粗」策略!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怎麼來的

2樓:綠色gc科技諮詢

歇後語;

1,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意思是秀才是以講道理論時非來解決問題的,兵則是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的,論武秀才肯定不及兵了,就有理說不清了。

2,歇後語,是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一部分是「俏皮話」,也可以看成是漢語的文字遊戲。

最初的歇後語與現在我們看到的歇後語的表現形式並不相同,是對當時通用的成語、成句的省略。

3,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稱之為「藏詞」。例如用「倚伏」代替「禍福」(出自《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這種歇後語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範圍受到了限制。後來的歇後語在結構上是「比喻——說明」式的俏皮話。使用的人往往只說出比喻部分,後面的解釋部分則讓對方自己領悟。

3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來講,兵,是和戰爭聯絡在一起的,而秀才,是和治國聯絡在一起的。 戰爭,是不可能講道理的,而治國,你必須講道理,否則國家會崩壞掉。 你甭管高素質的兵還是低素質的兵,只要是兵,他絕對會有不講理的時候,因為兵的職能是為了戰爭,兵受到的訓練就是不講理。

而秀才受到的訓練是為了治國,在他心中理字當先,最簡單的,發生人**子了,秀才去審理,他必須要講理,要是他不講理,胡亂的結案,老百姓就不服啊! 你見過用兵去當外交使節的?用兵去當外交使節,那絕對屬於坑爹,一不小心就能引起戰爭,外交使節必須是文人,必須理字當先。

秀才遇到兵的後面的歇後語是什麼,關於秀才遇到兵的歇後語是什麼?

歸靈酒館 有理說不清 這是流傳依舊的俗語,解釋如下 1.秀才 是指讀書人,也就是知識分子 兵 是指沒念過書的粗人。2.因為古代 好男不當兵 只有老粗才會去當兵。知識分子碰到老粗,在溝通上會出現問題 語言 的表達不同,雖然說的都是同一種語言,但因為二者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長經歷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也就不...

古代秀才的地位有多高,待遇有多好

讀書是脫產勞動,為了保證讀書人基本的衣食住行,官府會按月給秀才派發月俸,保證他們不為生計發愁,可以專心讀書。其次,秀才免徵徭役。眾所周知,古代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都是靠徭役完成。對於民夫來說,徭役是義務工作,沒有工錢。本質上就是朝廷徵召農民,免費給它工作幾個月。成為秀才之後就可以免徵徭役,不再給朝廷 ...

檢兵啥要求,檢兵有什麼要求

你應該吃點肥肉 一 報名的時間和程式 1 10月下旬,應徵青年持戶口簿 身份證 學歷證和4張1寸免冠登記 到所在鄉 鎮 街 武裝部報名 2 11月上旬,參加區人民 徵兵辦公室 以下簡稱徵兵辦 組織的體檢 政審 3 12月上旬,由區徵兵辦組織定兵並批准入伍 4 由區徵兵辦送到指定地點並移交給接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