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誰寫的詩,杏花村在那兒

時間 2021-10-14 20:58:03

1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詩人杜牧《清明》。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本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2樓:匿名使用者

勝地原爭重」,關於杜牧詩中《清明》杏花村所在地的爭論較多,尤以安徽貴池和山西汾陽為最。目前諸多學者較為一致的認識是杜牧《清明》詩中所指的杏花村在貴池,或杜牧在貴池作《清明》詩,而後村以詩名。其主要論據有:

一、有文獻記載,古蹟佐證。明、清以來的《池州府志》、《貴池縣志》、《杏花村志》、清代官修的省級地方志《江南通志》,對此都作了肯定的記述。這些古代地方志,可以「補史之缺,參史之不足」。

明嘉靖二十年(1545)《池州府志》:「杏花村在城西(按:指池州城)里許,杜牧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舊有黃公酒壚,後廢,餘井圈在民田內,上刻『黃公廣潤泉』」。

清版《杏花村志》還說:「吾池杏花村,自昔開荒,於唐始著,賢刺史好遊,特長吟歌。雨中所見以紀事,有行人取道,看遙指道村里,求沽於懸簾……」。

清光緒九年《貴池縣志》還收錄了宋人曹天佑遊貴池杏花村的詩,詩云:「久有看春約,今才出郭行。杏花飛作雨,煙笛遠聞聲。

舊跡尋何處?東風暖忽生。酒壚仍得醉,倚待月華明」。

宋代,貴池杏花村仍有「杏花飛作雨」的盛況,可見這個村莊開發歷史的久遠了。唐宋之後, 自明至清,歷代留有杏花村遺跡更多, 州(郡)縣**相繼在此築亭 、建坊, 比較著名的有「杏花村坊」、「牧童遙指處」,「杏花亭」、「黃公酒壚」等,至今杏花村古井尚存。

二、與杜牧年表一致,唐會昌二年(842)至大中元年的6年中,杜牧先後在黃州(湖北麻城)、池州(安徽貴池)、睦州(浙江建德)三個地方任刺史,以在池州任職的時間最長。他從會昌四年(844)至六年(846),在池州度過了三個年頭兩個春天。因此,明清時期的地方志對杜牧在池州的活動記述頗多,所收集他在池州出遊、送別、會友的以及處理政務的詩文,遠遠超過其他地方。

三、與東南氣候、景色吻合。貴池瀕臨長江南岸,氣候溫濕多雨,清明前後,細雨紛紛,正是《清明》詩第一句所描寫的景象。山西晉中的氣候,雖然也偶有象劉、文二人所說的「春雨細」,「野煙和」,但因其是內陸性氣候,每年經常出現的則是「清明長明」、「穀雨不雨」的景象,「雨紛紛」是不常見到的。

杜牧的另一首詩《江南春絕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之句,《清明》詩與他的這首詩在意境和風格上比較,幾乎是一脈相承,寫的都是江南春色。

關於汾陽、貴池杏花村之爭,新版《辭海》可供研究者去辯析。《辭海》2023年版1257頁「杏花村」條目全文:杏花村,(1)在安徽貴池縣城西,向以產酒著名。

《江南通志》載:唐詩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詩,即指此。

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2)在山西汾陽縣東部,相傳自南北朝以來,即以產汾酒著名,享有「甘泉佳釀」之譽。

3樓:匿名使用者

杜牧可能的地方

一、在山東省水泊梁山黑風、南崖下的「杏花村」。據傳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問祖堂石窟」便在村上。還有「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常來此飲酒,素有「杏花飛霞」之稱。

二、在山西省汾陽縣城北三十里處的「杏花村」。村子小,人口少,除了耕作之外,都是釀酒(汾酒)的好手。唐代即馳名遠近,也靠名將郭子儀(出生地)的受人景仰,又說因杜牧的詩,而吸引多數人的注意。

三、在湖北省麻城縣古鎮岐亭附近的「杏花村」。當地酒店非常有名。流傳有民謠:「三里桃花店,四裡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裡有美人。」杜牧被貶為黃州刺史時,常到此買酒澆愁。

四、在江蘇省徐州豐縣東二十里的「杏花村」。蘇東坡任徐州知府時,曾到此勸農,有詩句「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耕曾入杏花村。」(朱陳村在徐州豐縣),進一步傳說杜牧住在揚州很久,到過朱陳村。

五、在南京城西南陽鳳凰台一帶的金陵「杏花村」。地臨郊外,層巒疊翠,河水匝繞,下為秦淮。由於風景旖旎,文人雅士喜歡痛飲盤桓。

《金陵歷代名勝志》載有「杜牧沽酒處」,並附清人陳退庵詩云:「江南春雨夢無痕,沽酒旗亭白下門,一自樊川題句後,至今人說杏花村。」

六、在安徽省貴池縣城西郊的一座「杏花村」。為隋唐時產酒盛地,以「杏花大曲」(曲=麥曲)譽滿江南。《江南通志》記池州「杏花村在府秀山門外里許,因唐杜牧詩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得名。

」清人周疆的〈築杏花亭碑記〉也說:「自杜牧之清明詩後,村以杏花名。」

4樓:帶帶大師兄

準確根據氣候來說,是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的杏花村,根據歷史文獻,以及各地的表示,準確的說是貴池區的,我看到別人的回答我也是醉了,是池州市貴池區,不是貴池縣,也不是池州區,更不是貴池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誰寫的詩,杏花村在那兒?

5樓:扈琇保瀚

唐代詩人杜牧《清明》。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本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6樓:應嘉言危頎

這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

而杏花村是指杏花深處的村莊,今有很多地方都有杏花村之稱。

7樓:奇晴照勞胤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杏花村是指在山西省汾陽縣城北三十里處的「杏花村」。那裡出產(汾酒).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誰寫的詩,杏花村在那兒?

8樓:陳佳潤的不

杜甫【詩文解釋】

清明copy節這天細雨紛紛,

bai路上遠行的人好像du斷魂一樣迷亂淒涼。向人詢zhi問酒dao家**有,牧童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村。

【詞語解釋】

紛紛:形容多。

斷魂:形容十分傷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本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詩文賞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代長久。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發掘出許多漢代的製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測大約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時期就大規模地釀造白酒。到了唐代,村里酒店已經有七十二家了。

杏花村的酒聞名於世,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飲酒作詩,但杜牧的《清明》詩家喻戶曉。據說,到了清朝,杏花村的酒家已經有了二百二十家。本詩大意是清明時節,本該家人團聚,可是對於冒雨趕路的行人來講,不禁心情迷亂,難以平靜,好在找到了解脫的形式。

全詩自然流暢、通俗易懂、餘味無窮

杜牧詩中「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指的是**?**是否有酒家?

9樓:朱桂花逯雁

現有爭議的關於「杏花村」歸屬地主要集中在三個地方(山西汾陽、安徽貴池、以及江蘇豐縣)。

。「杏花村」是唐宋詩詞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乙個字眼。如唐詩中有「薄煙楊柳路,微雨杏花村」、「雨幹楊柳渡,山熱杏花村」、「晚風楊葉社,寒食杏花村」,宋詞中有「酒旗漁市,冷落杏花村」、「羅浮夢覺,步芳影、如宿杏花村」等等。

其中的「杏花村」,均泛指杏花盛開的村莊。

縹緲的「杏花村」,原本只在詩人的心中

10樓:暖風吹雨灑江天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

清明 唐 ·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這一天正是清明節,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

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乙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

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傾盆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乙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淒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

那麼什麼是「斷魂」呢?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王孫公子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複雜的。

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麼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淒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

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裡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怎麼辦呢?須得尋求乙個解決的途徑。

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找個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

尋到乙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溼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的路呢?詩人在第三句裡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

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覆,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裡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

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絡,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

這只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裡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家,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

他只將讀者引入乙個詩的境界,他可並不負責導遊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了一處遠比詩篇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指的是哪個節日

洪蘭英寧雪 唐代詩人杜牧 清明 杏花村 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本詩影響,後人多用 杏花村 作酒店名。賞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代長久。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發掘出許多漢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測大約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時期就大規模地釀造白酒。到了唐代,村裡酒店已經有七十二家...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的作者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文學界基本上肯定這是一首偽詩。第一,這首詩很可能不是杜牧寫的,第二,很可能不是為清明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施愛東博士做客人民網 金臺會館 時指出。因為這首詩詞最早出現在南宋末年,過去編杜牧各種各樣的集...

《清明》中“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描寫的是兒童嗎

這兩句詩出自杜牧的 清明 也有說不是杜牧寫的 全文為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聯絡上下文,應該是在清明的時候去上墳或者什麼,總之是出門了,天在下著雨,心裡想著先人或者故去的親人,自然是心情沉重 欲斷魂 了。心情不好的時候大多人會想到喝酒了,什麼 借酒消愁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