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游的年代裡百姓們是怎樣生活的

時間 2021-10-14 20:28:36

1樓:使用者名稱用

陸游(1125--1201),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 )人。陸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難”就發生了。他的家人跟著百姓 ,也開始流浪逃亡的生活。

“兒時萬死避胡兵”的經歷,在他的記憶裡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陸游的父親陸宰,是個具有很強的愛國意識的士大夫,在他的家裡,經常談論的是國家的局勢,這對陸游以後愛國思想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觀大散關圖有感》)的志向。

陸游少有文名,29歲參加進士考試,名列第一,因為他平常“喜論恢復”,又名在奸臣秦檜之孫的前頭,所以在複試的時候,被秦檜除名 。直到秦檜死去,陸游才得到起用,開始步入仕途。 陸游一生主要的經歷可以分成三個時期:

1.45歲以前,任職福州、臨安,因支援主戰將領張浚北伐,而且反對權臣龍大淵等人,所以在張浚北伐失敗後,陸游先被貶至鎮江,接著又被以“交接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宋史》本傳)的罪名罷職,在家閒居三年。 2.45歲--65歲,入蜀、罷官。陸游45歲以後在夔州、南鄭、成都等地任職。

他在南鄭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下任職,雖然時間只有八個多月,但卻是陸游一生中最可寶貴和珍惜的時光。為了紀念這一段生活,他把自己的詩集命名為《劍南詩稿》。他經常身著戎裝,騎著戰馬,馳騁在當時的西北邊防前線。

這樣的生活,開拓了他的眼界,他的詩歌創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境界。但是陸游堅持抗金的立場以及正直敢言的個性,總是會招來當朝的權貴以及庸碌之輩的嫉恨和嘲諷。所以陸游在這近二十年時間中,屢屢被貶,回到故鄉山陰閒居,然後又被起用,又被貶。

這正象朱熹所說的:“恐不合作此好詩,罰令不得作好官也。”(《答徐載叔書》) 3.65

2樓:劇菁英

陸游生活的時代是宋的國土被佔了一大部分。人民生活很疾苦。

3樓:匿名使用者

參考一下《明清上河圖》裡的場景。這幅圖很到位,從城市到農村的生活,都有描繪。而且時間上也是和陸游一個年代——北宋。

略有不同的是,《明清上河圖》時的北宋,還沒有戰爭,生活比較安定。而陸游生活的年代,北宋快要亡國了,無論內外,都是風雨飄搖。但是在戰事之前,普通百姓的生活,大致還是差不多的。

這裡,如果問的是亂世的百姓生活。農村還好點,除了在戰區,逃難的逃難,藏匿的藏匿,沒法正常生活外。其他地方,就是各種捐稅都多了,還有抓丁的情況,除此之外,基本上還是和沒用戰爭的年代差不太多。

如果問的是和平年代,那就有的說了。這個時期,交通落後,生產落後。所以,農村的話,旅遊什麼的,就別做夢了。

大多數時候是天明即起,入夜便睡。這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沒辦法,沒電燈,沒照明裝置,只能這麼幹。農民的話,農忙倒是沒我們後世那麼忙,因為南方水稻還是隻能種一季,大部分沒有雙季稻(再南邊,廣東海南一帶有雙季稻,福建也有),水稻之外,還要種點大豆、桑、麻、棉(這個時候,棉花已經傳入中原了,是重要的原料作物)之類的。

所以,農活沒我們後世多,但是,這個時期耕牛是個大問題,更不可能有什麼機械化、電氣化。所以,人力是個重要的能量輸出**。所以有牛的(通常都地主家),就用牛力耕田,沒有的就人力耕田。

所以,農活雖然總量少,但是效率低下,所以還是很忙,而且比後世更累。所以,白天就是耕作了。浙江杭州一帶產蠶絲的,山上還會種桑樹。

家裡的婦女小孩就跟著採摘桑葉養蠶。沒桑蠶的地方,有的有茶葉,也是婦女兒童採茶葉。然後呢,這個時期,棉花已經傳入了。

婦女小孩也開始紡紗。參考蘇軾的《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棗花》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裡面描寫了宋代的農村生活一景。“村南村北響繅車”,這裡的繅車,是指繅蠶絲用的木製工具。還有王建(唐朝)的《雨過山村》,

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

“婦姑相喚浴蠶去”,婦女都去選蠶種了,北宋也差不多這樣的生活。蘇軾的浣溪沙裡,還提到了“牛衣古柳賣黃瓜”,這也是一景,農民披著蓑衣,在路邊賣家裡種的黃瓜。

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嗯,農村夜生活也寫了,晚上要織布。正是“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婦女還有事兒做,如納鞋底、織布、針織(用竹針作為工具,棉線或者麻線為原料的針織,宋代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手工工作了,針織公元4世紀出現在埃及,後來傳入中國)、做衣服都可以晚上,就著清油燈開工。(瞭解下清油燈,用菜籽油當燃料,雖然可以照明,但是亮度小的可憐。

現代道觀或者廟宇裡用的油燈,正規的應該還是清油燈。但是很多也用電了,我以前也見過用煤油的)

再看看辛棄疾(南宋)的《清平樂·村居》裡描寫的,雖然辛棄疾是南宋人,可是也和北宋差不多,畢竟這個時代,科技發展很慢,幾十上百甚至上千年,生活沒太大變化都很正常。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裡是一副完整的農村生活圖景,基本上完整的表現了農村生活的場景。老頭老太在屋簷下坐著,做點手工活。壯年的大兒子在鋤草,青年的二兒子在編織雞籠(嗯,家裡養雞了,或者編雞籠賣),小孩子呢,天真無邪的吃蓮蓬。

大概宋代的農村生活就是這樣了。

再看看,城裡的生活。城裡,這個比較寬泛。有小鎮上的,有大城市裡的。

小鎮上的,跟農村差不太多,除非是商人,其他人也和現代的小鎮一樣,沿街叫賣的,很多是小販,或者自己家裡的產出,拿到小鎮路邊來**。是不是感覺現代小鎮和宋代沒差太多?現代就是交通發達點。

生活基本還是千年以來的樣子。

城裡的生活,恰好有個柳永寫的《望海潮·東南形勝》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奢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夜生活比農村豐富多了,農村是天黑就睡覺,這裡呢“菱歌泛夜”,晚上有人遊湖呢,舒爽。“千騎擁高牙”,還有出行的將軍,霸氣。

這裡呢,作者誇張了很多,但是就算打個對摺,也能看出宋代錢塘的生活盛況。

不過,整體來講,和我們現代是沒法比的,空調wifi西瓜,葛優同款沙發……這是宋代無法實現的東西。而且宋代的生活,也不都像上面描寫的那麼富庶、愜意。這是詩人眼裡的生活。

真實生活,還要再打折扣。看看梅饒臣寫的《陶者》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農民的生活,很苦吧?

還有,范仲淹的《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也很辛苦。

這是寫實了,大多數詩人,自己的生活比較好,比較難體悟別人的苦。

4樓:匿名使用者

在陸游的年代裡,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是淳樸的,有錢人是少數。

5樓:左笑南

在古代陸游的年代裡,百姓是過著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

6樓:胸中有書

陸游年代的百姓是南宋時期。

陸游詩歌愛國主義主題有哪些表現?求解?謝謝

7樓:大路五點一刻

一、陸游詩歌的愛國主題體現在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上

陸游詩歌的內容涵蓋了當時社會的的各個層面,其中愛國主題是其最大的特點與成就。陸游詩歌的氣勢磅礴體現在他將愛國情懷錶現在“金戈鐵馬”“氣吞殘虜”的英雄氣魄上。

1.藉助幻想夢境寄託報國理想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孕育了千萬優秀的子孫。華夏兒女熱愛和平、注重禮儀、追求真理、崇尚自由、自強不息。每個兒女都有一顆愛國的心和報國的夢。

陸游的一生雖然命運坎坷,卻常常在夢境中幻想自己熱血報國,起筆寫下現實的冷酷,陸游熱愛人民生活,常常親自深入到勞動人民的生活中,體驗人民生活的疾苦,滿懷同情。他的《樓上醉書》中“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鬆亭關”,就是將報國理想寄託於夢境中,他往往是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聯想來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感。

2.探尋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陸游詩歌中深刻的愛國情感也源自於他家庭生活的薰陶以及他所處時代的影響,詩歌中體現了護國殺敵的英雄氣概和寧死報國的獻身精神,無情地諷刺了南宋朝廷的屈服、妥協的投降態度。所以其詩歌中愛國主題體現在探尋自我理想的從存在方式上。陸游的詩歌《秋思》中有一句“壯心自笑何時豁,夢繞樑州古戰場”,恰恰解釋了他將愛國情懷寄託夢境的原因以及宣洩情感的內容。

在這型別的詩歌中,陸游將自己時而想象為一員大將,一躍而起,過關斬將;時而想象自己成為一名軍師,披荊斬棘,隨帝親征。當他做一幅草書時,就好像對敵激烈的作戰,故詩中有聞:“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當他一聽見鴻雁的啼鳴,便會勾起無限的遐想與感慨:“夜聞雁聲起太息,來時應過桑乾責”(《冬夜聞雁》)。陸游這種借夢境幻想抒發的深刻愛國情懷,在詩歌中也是一種獨到的體現,他的獨特情感注入方式實現了人生的超越。

二、陸游詩歌的愛國主題體現在對勞動人民生活的關注上

1.陸游與勞動人民共同生活數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陸游於農村的生活長達三十多年的時光,中國古代沒有一位詩人能與之相比。他的目光幾乎都投在了老百姓的身上,不僅與人民朝夕生活在一起,而且還深刻了解、憂慮人民的勞苦辛酸。他將自己與人民進行對照,深深查驗自我,對老百姓傾注了深切的同情與關懷,看到人民群眾的疾苦,他不顧一切地想辦法幫助那些貧困的人民擺脫窮困潦倒的生活,親自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邁向光明的大道上。

在這一點上充分表現了陸游悲天憫人的偉大愛國主義情懷。在詩歌《農家嘆》中表現了廣大農民辛勤勞作、善良性格以及殘酷的剝削階級對他們的無情掠奪,表達出作者對農民大眾深受勞苦的莫大關心。陸游還曾為融入到人民生活中而作詩表達情懷,“身雜老農間,何能避風霜。

夜半起飯牛,北斗垂大荒。”他經歷著農民的生活,親自扮演純粹農民的形象,體驗真正農民的生活,用遠離塵世、淡泊名利的方式來貼近人民大眾的內心。只有像陸游這樣切身的去體會廣大農民的艱難困苦,才能發自內心的對農民的生活報以強烈的同情,才能有感而發寫出感人心扉的詩句。

在對廣大農民的疾苦的同情與關懷方面,深深體現了其詩歌中的人文關懷。

2.陸游與人民感情深厚,同甘共苦

陸游的詩歌中不乏多篇與人民共命運、同生活的內容,他為平民百姓送醫問藥、贈送禮品,憂人民之憂,喜人民之喜。以“雨”字為例,他就寫了許多關於人民生活的記載,有久旱逢甘雨的快樂,有大雨滂沱的憂慮,還有雨夜不能寐的慨嘆。陸游融入人民生活而且還十分虔誠地為自己身為一名農夫而感到自豪,為自己能夠遠離喧囂的士大夫階層而感到光榮。

他的詩中無比熱情的歌頌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流露著真實淳樸的感情。其詩作主題涉及到的範圍也是十分廣泛,草木蟲魚無孔不入,紛紛被納入詩中,正所謂“村村皆畫本,處處有詩材”。

三、陸游詩歌的愛國主題體現在他憂國憂民、心繫國家上

陸游所生活的年代是飽經風霜、內憂外患的年代,由於宋朝統治者的重文輕武,導致外族的不斷侵略,陸游因此自小從少年時代就飽受流離失所、兵荒馬亂的疾苦。但是成年後的陸游也沒能擺脫坎坷的命運,雖然走向仕途,可也無比艱辛。不過陸游並不委身屈服,他堅持自己的信念,勵志要成為一名反對投降、決不妥協、堅持抗戰的愛國將士。

所以他以筆墨代利劍、立場堅定地站在民族大義上,挺身而出,不僅不屈不撓地痛斥入侵者的行為,而且還極力揭穿**者的醜惡面目。他堅持身為一名愛國志士該有的雄心壯志和遠大抱負,堅持“雪恥禦侮,收復失地”。其愛國之雄心並不侷限於紙上,他不滿足於以口擊賊,而是要親臨戰場殺敵,將愛國情懷化為熱血,為國效力。

陸游的詩歌直抒胸臆,如“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就是《書憤》中情感的直譯。但是他如此報國的丹心並沒能得到重視,沒有為國效力的機會,只能藉助詩賦抒發自己的壓抑和憤慨,用慷慨激昂的詞句吟唱思國的悲愴。

陸游的壯志雄心得不到應有的發揮,但並不影響他對國家的熱愛,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由衷感慨。在他的心中,愛國家、愛人民、愛山河這三者是一樣的,並且他描繪祖國的山河壯麗的情感與他的愛國情懷密不可分,如《思故鄉》中“千金不須買畫圖,聽我長歌歌鏡湖”,詩人無比暢懷的感情抒發。還有《柳橋晚眺》中“小浦聞魚躍,橫林待鶴歸。

閒雲不成雨,故傍碧山飛”,陸游藉助描寫純美的自然風光來感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再如《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將黃河、五嶽群山這樣氣象雄壯、意境寬闊的祖國山河十分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飽含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由衷的讚美以及對淪陷區人民由於國家淪陷而艱難生活的真切懷念。

小學裡陸游的詩有哪些,小學階段陸游的詩有哪些

小學必背古詩之 遊山西村 陸游 宋 卜運算元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示兒死...

「解」在百姓裡讀什麼,不讀jie

解拼 音 ji ji xi 釋義 ji 1.剖開,分開 剖。分 瓦 體。2.把束縛著 繫著的東西開啟 開。甲歸田。囊相助。3.除去,除,廢除,停止 放 a 使廣大人民群眾脫離壓迫 b 解除束縛而得到自由 除。餓。乏。惑。疑。圍。脫。僱。聘。散。毒。4.溶化 溶 凍。5.講明白,分析說明 釋。析。說。...

連雲港市有在百姓網徵婚的女士嗎,在百姓網徵婚怎麼就這麼難

你可以去當地的婚介問下。他們會根據你的情況匹配合適的單身資源。但是婚介有很多,正規 專業的婚介一定有一定的評判標準。1 選擇成立時間長的婚介。因為成立10年以上的婚介相對穩定性更高,信任度強,更會有保障。2 選擇選紅娘數量多的婚介。因為團隊夠大,相對內部管理,企業成長會更好一些,各方面健全。3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