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田家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詠田家 全文及翻譯

時間 2021-09-10 20:08:28

1樓:匿名使用者

詠田家【作者】:聶夷中

【朝代】:唐

【體裁】:五古

【作者小傳】:

聶夷中,字坦之,河東人。咸通十二年登第,官華陰尉。其詩語言樸實,辭淺意哀。

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傳最廣(《田家二首》(其二)後人多認定為李紳的作品,故不提)。《詠田家》寫農家不停地勞作種收,但只不過是以「剜卻心頭肉」的代價來「醫得眼前瘡」,雖勤勉不息,但終究是為他人(官家)作嫁衣裳,自己仍過著朝慮夕食的生活。

所以詩人大聲疾呼:「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讀來真令人不禁心弦叩響,產生發自靈府深處的極強共鳴。

詩一捲。

【內容】: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一屋;可"一屋二沃"通押。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

【賞析】:

唐末廣大農村破產,農民遭受的剝削更加慘重,至於顛沛流離,無以生存。在這樣的嚴酷背景上,產生了可與李紳《憫農》二首前後輝映的聶夷中《傷田家》。有人甚至將此詩與柳宗元《捕蛇者說》並論,以為「言簡意足,可匹柳文」(《唐詩別裁集》)。

開篇就揭露封建社會農村一種典型「怪」事:二月蠶種始生,五月秧苗始插,哪有絲賣?哪有谷糶(出賣糧食)?

居然「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這乃是「賣青」——將尚未產出的農產品預先賤價抵押。正用血汗餵養、栽培的東西,是一年衣食,是心頭肉呵,但被挖去了。

兩言賣「新」,令人悲酸。賣青是迫於生計,而首先是迫於賦斂。一本將「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四句與此詩合併,就透露出個中訊息。這使人聯想到民謠:「新禾不入箱,新麥不登場。

殆及**月,狗吠空垣牆。」(《高宗永淳中童謠》)明年衣食將何如,已在不言之中。緊接二句用乙個形象比喻: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它通俗、平易、恰切。「眼前瘡」固然比喻眼前急難,「心頭肉」固然比喻絲谷等農家命根,但這比喻所取得的驚人效果決非「顧得眼前顧不了將來」的概念化表述能及萬一。

「挖肉補瘡」,這是何等慘痛的形象!唯其能入骨三分地揭示那血淋淋的現實,叫人一讀就銘刻在心,永誌不忘。誠然,挖肉補瘡,自古未聞,但如此寫來最能盡情,既深刻又典型,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我願君王心」以下是詩人陳情,表達改良現實的願望,頗合新樂府倡導者提出的「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白居易《寄唐生》)的精神。這裡寄希望於君主開明固然有其歷史侷限性,但作者用意主要是諷刺與譎諫。「我願君王心,化為光明燭」,即委婉指出當時君王之心還不是「光明燭」;望其「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即客觀反映其一向只代表豪富的利益而不恤民病,不滿之意見於言外,妙在運用反筆揭示皇帝昏聵,世道不公。

「綺羅筵」與「逃亡屋」構成鮮明對比,反映出兩極分化的尖銳階級對立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批判性。它形象地暗示出農家賣青破產的原因,又由「逃亡」二字點出其結果必然是:「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呼號而轉徙,飢渴而頓踣」,「非死而徙爾」(《捕蛇者說》),充滿作者對田家的同情,可謂「言簡意足」。

胡震亨論唐詩,認為聶夷中等人「洗剝到極淨極省,不覺自成一體」,而「夷中詩尤關教化」(《唐音癸籤》),從此詩即可看出。其所以如此,與語言的樸素凝鍊同取材造境的典型都是分不開的。

2樓:松思菱

龖髏鐵線鱡亖嗮斷呲孓蠏龘齹

<< 詠田家>>全文及翻譯

3樓:mandy甜甜

詠田家【作者】:聶夷中

【朝代】:唐

【體裁】:五古

【作者小傳】:

聶夷中,字坦之,河東人。咸通十二年登第,官華陰尉。其詩語言樸實,辭淺意哀。

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傳最廣(《田家二首》(其二)後人多認定為李紳的作品,故不提)。《詠田家》寫農家不停地勞作種收,但只不過是以「剜卻心頭肉」的代價來「醫得眼前瘡」,雖勤勉不息,但終究是為他人(官家)作嫁衣裳,自己仍過著朝慮夕食的生活。

所以詩人大聲疾呼:「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讀來真令人不禁心弦叩響,產生發自靈府深處的極強共鳴。

詩一捲。

【內容】: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一屋;可"一屋二沃"通押。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

【賞析】:

唐末廣大農村破產,農民遭受的剝削更加慘重,至於顛沛流離,無以生存。在這樣的嚴酷背景上,產生了可與李紳《憫農》二首前後輝映的聶夷中《傷田家》。有人甚至將此詩與柳宗元《捕蛇者說》並論,以為「言簡意足,可匹柳文」(《唐詩別裁集》)。

開篇就揭露封建社會農村一種典型「怪」事:二月蠶種始生,五月秧苗始插,哪有絲賣?哪有谷糶(出賣糧食)?

居然「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這乃是「賣青」——將尚未產出的農產品預先賤價抵押。正用血汗餵養、栽培的東西,是一年衣食,是心頭肉呵,但被挖去了。

兩言賣「新」,令人悲酸。賣青是迫於生計,而首先是迫於賦斂。一本將「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四句與此詩合併,就透露出個中訊息。這使人聯想到民謠:「新禾不入箱,新麥不登場。

殆及**月,狗吠空垣牆。」(《高宗永淳中童謠》)明年衣食將何如,已在不言之中。緊接二句用乙個形象比喻: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它通俗、平易、恰切。「眼前瘡」固然比喻眼前急難,「心頭肉」固然比喻絲谷等農家命根,但這比喻所取得的驚人效果決非「顧得眼前顧不了將來」的概念化表述能及萬一。

「挖肉補瘡」,這是何等慘痛的形象!唯其能入骨三分地揭示那血淋淋的現實,叫人一讀就銘刻在心,永誌不忘。誠然,挖肉補瘡,自古未聞,但如此寫來最能盡情,既深刻又典型,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我願君王心」以下是詩人陳情,表達改良現實的願望,頗合新樂府倡導者提出的「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白居易《寄唐生》)的精神。這裡寄希望於君主開明固然有其歷史侷限性,但作者用意主要是諷刺與譎諫。「我願君王心,化為光明燭」,即委婉指出當時君王之心還不是「光明燭」;望其「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即客觀反映其一向只代表豪富的利益而不恤民病,不滿之意見於言外,妙在運用反筆揭示皇帝昏聵,世道不公。

「綺羅筵」與「逃亡屋」構成鮮明對比,反映出兩極分化的尖銳階級對立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批判性。它形象地暗示出農家賣青破產的原因,又由「逃亡」二字點出其結果必然是:「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呼號而轉徙,飢渴而頓踣」,「非死而徙爾」(《捕蛇者說》),充滿作者對田家的同情,可謂「言簡意足」。

胡震亨論唐詩,認為聶夷中等人「洗剝到極淨極省,不覺自成一體」,而「夷中詩尤關教化」(《唐音癸籤》),從此詩即可看出。其所以如此,與語言的樸素凝鍊同取材造境的典型都是分不開的。

田家元日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田家元日。152人評分 朝代 唐代。原文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譯文 昨天夜裡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裡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農家...

杜甫《月》通過詠月主要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創作背景和表達的感情 杜甫晚年飄泊西南,有一段時間曾經滯留在夔州 現四川奉節 的西閣,此詩就是在那兒寫的.那時他不僅遠離親人,孤獨,寂寞,而且窮困多病,前途渺茫.在這種情況下來寫詩,那肯定與抒寫這些情況有關.全詩四聯八句,是一首借月自憐之作.一 二兩句寫殘月出山,映入水中,反射而出,照明水樓的景色,...

出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出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貝的育兒經 古詩出塞,這首詩大家都學習過,詩人要表達的感情是我們要了解的 小勳愛吃肉 出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讓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歲月不寒 表達了作者對將士們久徵未歸的同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