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30 10:17:29

1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愛乙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顏淵》

原文選段: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釋義: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說:

「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了。愛乙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正如《詩》所說的:

)『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

擴充套件資料

本章裡,孔子談的主要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他希望人們按照「思佰」、「仁義」的原則去辦事,否則,感情用事,就會陷於迷惑之中。孔子所說的是人類常有的一種矛盾心理。

關鍵是人們在生活中如何能控制好這樣一種心理。在愛時,不嬌膩,不縱持,不為日後的恨埋下隱患。

孔子闡發仁的觀念時**了治國的實際問題,而在論政時他又按照仁的觀念確立政治原則,規定應有的政治品質,這樣他就為儒家的仁政學說奠定了思想基礎。

本篇中,孔子也認為信並非只是講誠信的個人品質,更重要的是它規定了統治者與人民之間關係的主要政治原則。根據他的說法,老百姓的信任是對君主統治的認可,因而也就是君主統治的合法性、合理性的根本前提。信是判定國家政治狀況的主要標準,也是乙個政權能否維持的決定性因素。

孔子的意圖是以精神上的感染力取代或限制國家機器的暴力作用。孔子堅決反對季氏用殺人的辦法來打擊罪惡,威嚇百姓,迫使他們按照統治者的意圖去做。

2樓:韓琴

這句話的意思是愛乙個人的時候希望他長期活下去,厭惡的時候,又希望他死去。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語出《論語·顏淵》,原句是: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意思是子張請教怎樣去提高品修養和辨別是非。孔子說:「以忠厚誠實為主,行為總是遵循道義,這就可以提高品德。

對於同乙個人,愛的時候希望他長期活下去,厭惡的時候,又希望他死去。既要他長壽,又要他短命,這就是迷惑。這樣對自己實在是沒有益處,也只能使人感到奇怪罷了。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在《論語》這一章中談及了兩個問題,乙個是「崇德」,乙個是「辨惑"。所謂「崇德''是指個人的修養,就是改善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道德高尚起來。換句話說,崇德就是要指如何修煉自己的人格。

孔子認為要想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昇華,要特別注意兩方面,一是忠、一是信。

「忠"是忠厚誠實,對人對事以事實為主,不加歪曲。還有就是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為國家大事也好,為朋友私事也罷,都盡心盡力,就算賠上性命,也在所不惜。「信」,就是對別人要講信用。

而「徙義''就是做應該做的事,做合情合理的事情。

孔子所談論的兩個問題,重要的是第二個,就是「辨惑」。「辨惑」一般來說是對別人而言的。人們在評價他人時,往往缺乏思考、辨別的能力。

有人說可以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來評價,但是經驗的範圍非常廣大,而且其本身的可信度也值得商榷。

大多數人往往不能做到客觀地評價別人,在做出評價時通常會帶上自己的感**彩。人有七情,自然有好噁之情。當這種好噁之情滲透到對真理的認識中時,就會產生偏見。

情近則信任,情疏則懷疑,這恐怕是人之常情。

然而這種或親或疏的感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我們對事物或他人的評價,使之流於淺薄或偏頗。乙個人按自己的好噁或親疏行事,對自己、對他人、對事業產生的不良影響都是巨大的。

3樓:雨說情感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意思是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愛之欲其生是個成語,是表示喜歡乙個人時總想叫他活著。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出處:《論語·顏淵》: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譯文: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

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了。愛乙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

『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

擴充套件資料

同義詞:

愛屋及烏:

愛屋及烏是乙個漢語成語,讀音是ài wū jí wū,意思是因為愛乙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乙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褒義,形容過分偏愛或愛得不適合。出自《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4樓:淡淡不疼

意思是:

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這句話出自記錄先秦時期孔子言論的《論語·顏淵》中,原文內容為: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其意思大體是講:子張問孔子要怎麼樣才能提高品德,辨析識別迷惑。孔子說:

「堅持忠誠和信用,唯義是從,這就可以使得自己崇高,品德也高尚。喜愛乙個人便想要他活得很好,一旦厭惡起來便又想要他馬上死去。既想要他活得很好,又想要他馬上死去,這就是迷惑。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有「愛恨交加」的意思。比如在生活中對待孩子,相信做父母的都有體會,疼孩子的時候,含在嘴裡怕化悼,生氣的時候,就往「死」裡打。

孔子稱之為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孔子(英語:confucius,西元前551年至西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國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東南)人。中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是中國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刪定《詩》、《書》、《禮》、《樂》、《易》、《春秋》,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至聖、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提出了「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渡壓迫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弄殺。他的學說成為我國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

他興辦私學,突破官府壟斷,擴大教育物件的範圍,學生達三千人,賢良72人。他主張「因材施教」,教育學生要「溫故而知新」,把學和思結合起來。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的含義?

5樓:匿名使用者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出自:《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解釋: 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6樓:o灬蔱愛

發 音 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釋 義 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出 處 《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示 例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五回)

7樓:白白笑蒼天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 【出處】《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解釋】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

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示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五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 〖解釋〗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8樓:l瑾瑜

詞 目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使用頻率 較少使用

發 音 ài zhī yù qí shēnɡ,wù zhī yù qí sǐ

釋 義 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出 處 《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示 例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五回)

近義詞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用 法 復句式;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的含義,“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是什麼意思?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 i zh y q sh ng,w zh y q s 出自 論語 顏淵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解釋 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 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o灬蔱愛 發 音 i zh y q sh ng,w zh y q s 釋...

“天下之慾疾其君者”是什麼意思,天下之慾疾其君者譯文

不打擾 釋義 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人。此句出自 齊桓晉文之事 原文 齊桓晉文之事 先秦 孟子及 齊宣王問曰 齊桓 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 仲尼之徒,無道桓 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 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 可。...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是什麼意思

善 嚮往,希望得到 的東西或品質 雖 即使,縱然。在這裡不表示 雖然 的意思 九 多次,數次。表約數,泛指多次,這裡不是實指。猶 仍然。未悔 不會懊喪,不後悔。悔 怨恨,後悔。翻譯 這是我心中所追求的東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後悔。表達作者為追求國家富強 堅持高潔品行而不怕千難萬險 縱死不悔的忠貞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