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我們當今的教育有何啟示

時間 2021-08-15 14:44:14

1樓:愛靜靜愛圖圖

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哲學、心理學和靈魂論思想為基礎,提出了 “靈魂白板說”;最早提出了體育、德育、智育的“三育理論”;分階段教育;**於文雅教育等思想。

在此我最想提的是分階段教育理論。亞里士多德將青少年的教育劃分為三個階段:(1)從出生到七歲為家庭教育階段。

該階段是兒童身體發展的關鍵期,應引導兒童做些適合肢體發育的運動,使兒童形成健康的體格。五歲之前兒童不宜學習任何功課,以免妨礙身體發育;五歲之後方可開始課業學習,但也不宜過重。除此之外這一階段的教育內容還應包括遊戲、講故事等。

(2)七歲至十四歲為初等教育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展人的非理性靈魂,應以兒童的 情感道德培養為主。教育內容包括閱讀、書寫、體育鍛煉**和繪畫等,其目的在於促進兒童的身心和諧發展。

(3)十四歲至二十一歲屬於教育的中、高階段。為發展理性靈魂應開設“四藝”、哲學、物理、文法、文學和倫理等課程。

這種分階段教育與現在教育方式基本相同。亞里士多德主張遵循人的自然發展規律,根據人的年齡劃分而接受不同的教育內容,這對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借鑑作用,教育工作者應遵循教育物件的層次性原則,準確地觀察瞭解教育物件,因材施教,取得最優的教育效果。

亞里士多德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培養兒童的天性。我國現在兒童壓力較大,從小就被父母送入各種補習班,失去了兒童的童趣,變成書呆子,與外界的聯絡也只限於學校,每天都泡在各種各類的作業中。這並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再適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應建立適合兒童學習的教育方針。

陳鶴琴曾提出 “活教育”理論,主張兒童學無字之書,即讓學生與自然,社會接觸之中,在親自體驗和實踐中獲得實踐性知識。做中學,在“做”中獲得真理。我覺得這對兒童發展極為重要,孩子不應該困在書本里。

他還重視少年教育,在中、高教育階段教授哲學、物理、文法等課程。少年教育是國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也明確指出了這個問題。

針對不同年齡物件,選擇不同的教育內容,因材施教。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現世還具有深刻影響。我們要積極吸收其教育思想中的精華,為我所用。

2樓:快樂專家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我們當今的教育還是有很大的啟示的。一定要有針對性的教育,相信科學。

3樓:匿名使用者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我們當今的教育有著很重要的啟迪作用

4樓:匿名使用者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他們是希臘三絃,他們隊伍正在教育,比如說有教無類還有說要因材施教這些都是對我們當今教育的啟示。

5樓:可迎夏侯

和蠟底下的白蠟燭和壓力多蠟燭,我們還是可以入境教育有很多的啟示,這個也是不錯的選擇了。

6樓: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我們當今的教育有何啟示?這個當然是有很大的啟示了,因為這會給年少初期的小學生帶來很大的啟發

7樓:

施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蘭士多德對我們當今的教育和曲式教育嘛,我覺得這種柏拉圖,比如說我特別喜歡這種柏拉圖式的,因為它帶給我們就是隻要精神上有這個機制,什麼事情都不怕。

8樓:卑瀚文

啟蒙的話就給了我們靜待市場進步的開端吧,給我們發展的道路進行了一個很好的方針。

9樓:叢林法則

索拉里不柏拉圖的和亞里多斯多德對我們當今的教育有一個啟示和啟迪的方法。很多的一些都是解驗

10樓:匿名使用者

壓力是多少,你別弄非常清晰明的故事。

11樓:北靜秋梵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我們在哲學方面的認識有很多的啟示,特別是真理方面的。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異同

12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點】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的最高成就。

他們對哲學的共同貢獻在於:

1、突出了哲學的優越地位,論證了哲學高於其它學科,指導道德和政治生活的作用。

2、區別了經驗與超驗、感覺和理智、自然與超自然兩類領域和能力,堅持超驗或超自然的 原則的統攝作用,開創了西方哲學的理智主義傳統。

【不同點】 兩者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理論背景不同。

柏拉圖:承襲蘇格拉底反對智者與自然哲學家的立場,思想帶有論戰的特點,關注一與多、 靜與動、理性與感性的區別,通常站在極端的立場,強調單一的、不動的、不可感的東西的 真實性,貶低或否定其對立面,對自然哲學和其它學科的知識吸收不多。

亞里士多德:生活在各門學科發展、成熟的時期,注意吸收各門學科的成果,思想帶有綜合 性、調和性,在兩種極端中取中道。

2、旨趣不同。 柏拉圖:熱烈地追求至善、盡美和恆真,在超驗的理念世界尋找和寄託自己的理想,企圖以 此匡正現實。

亞里士多德:則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以常識為準則,雖然承認理想的崇高,但強調理想不 等於現實,最好的不等於可行的。

3、基本思路不同。

①兩人對世界所作的不同概括可被歸結為理念論和實體論。

柏拉圖:理念論的物件是絕對的、不變的、無形的型相,“存在”僅是多個通種中的一個。

亞里士多德:

1)其提倡的形而上學卻專以“存在”為研究物件。實體論把“存在”歸結為實體,導致一 種強調個體存在高於和先於普遍型相、型相只是個別存在的一個構成方面的觀點。

2)但他又設定了一個純形式,這是向理念論的妥協。

②他與柏拉圖分歧的焦點並不在於是否承認理念或形式的分離,而在於如何解釋可感事物與 不可感的本質之間的分離和聯絡。 柏拉圖:用“分有”、“摹仿”等來解釋 亞里士多德:

解釋原則是潛能和現實的關係,把各類實體按照現實性程度排列成連續的等級 關係,克服了兩個領域的斷裂。

③此外,理念論和實體論設定了不同的最高原則。 柏拉圖: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的理念是真善美的統一。

理念論要求現實與理想、事實與價值 相統一,這不但是關於本質或本體的學說,而且把宇宙論、知識論、倫理學、政治學和藝術 觀都統一在其中。

亞里士多德:推崇的最高實體是神,這主要是一個思維實體,在價值上是中性的。他在形而 上學之外建立了以善為目標的實踐科學和與美相關的藝術科學,構成了以真為主導,善和美 為側翼的科學傳統。

4、知識論不同。

柏拉圖:

1) 貶低乃至否定感覺的認識作用,但理智的認識活動不能脫離情感。

2) 邏輯上的思辨、推理和討論同時也是求善和審美的活動,理智獲得的知識具有實踐性和 美感,知識的最高境界是一種迷狂,在此思想與情感、理性與非理性的界限不復存在。

亞里士多德:

1)指出了感覺的基礎作用,肯定感覺與理智的聯絡和理智至上的地位。

2)他把理性活動限制在抽象、演繹或歸納的邏輯範圍。柏拉圖生動活潑的辯證法在亞氏那 裡成了辨析和推理的手段。

5、兩者的表達風格不同。 柏拉圖:其對話汪洋恣肆,融思辨、推理、神話、想象、比喻於一體,富有感染力。

亞里士多德:其**嚴謹冷峻,不帶感**彩,是科學的觀察、描述和邏輯的概括、分析與 推理結合的產物。

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的關係

毋煊焦名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 柏拉圖式亞里士多德的老師 他們三個被稱為是 古希臘三賢 蘇格拉底就相當於中國的孔子,帕拉圖相當於中國的孟子 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的關係? 呼阿優 他們是師生關係,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蘇格拉底是哲學的聖徒和殉道者,至今,沒有哪位哲...

亞里士多德的學生是誰,亞里士多德,柏拉圖,蘇格拉底,三者之間什麼關係啊,比如誰是誰的學生,誰年代早誰晚

我冬閣的狗腿子 亞里士多德的學生是亞歷山大。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 前322 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 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

柏拉圖哲學和亞里斯多德哲學的異同

謝染釗淑 乙個完美主義觀 乙個現實主義觀 兩個哲學思想 乙個現實問題 理想靠現實來實現 現實靠理想來憧憬 這兩個思想看上去是矛盾的 但其內在是辯證統一的 其實並不是他們對靈魂或者事物本質的看法不同而是他們看事物時站的角度不同而已 不必太刻意去追求兩個思想哪個更準確,更客觀自己用心去體會一下 現實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