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藝術設計的歷史經驗是什麼

時間 2021-07-12 15:35:53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園林

中國古建築從總體上說是以木結構為主,以磚,瓦,石為輔發展起來的。從建築外觀上看,每個建築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為屋頂,下為基座,中間為柱子、門窗和牆面。

在柱子之上屋簷之下還有一種由木快縱橫穿插,層層疊疊組合成的構件叫做斗拱,這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建築所特有的構件。它既可承託屋簷和屋內的樑與天花板,又儼然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園林建築與其他建築不同,佈局自由靈活,變幻無窮,極力追求自然情調,當然也更多地帶有道家思想的痕跡。

中國古代園林有著漫長的歷史,是一個園林發生得最早,又最完善,又連綿不斷地發展的國家,從先秦至明清,數千年來,歷朝歷代,均有成就。最早的是周文王造靈臺,接著是從三國至南朝的齊樑(公元220年-公元479年)、從齊樑至晚唐(公元479年-公元836年)、晚唐至北宋(公元836年-公元2023年)、從南宋至元代(2023年-2023年),最後為明清時期(公元2023年-19世紀),此時的明清中國園林,發展到了頂點,更講究意趣。“趣”為情趣,求神韻;“意”為意境,有更深的哲理內涵。

這時的園林,山水林木,其實己經化作人的自我價值,或者說以此與人交流,達到更深的哲理性。縱觀中國園林歷史,明清園林的造詣境界,是東方古代園林之最完美者,至此以後不可能再有其他園林相企及了

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園林中的體現。“天”是一個歷史範疇,起源於遠古人類對無法**的茫茫太空的畏懼。

夏商以後被認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春秋之後,對這種主宰的崇拜構架起以天人關係為基礎的宇宙觀,並形成“天命”、“天意”、“天道”等一系列概念;“天人合一”是西周以後,人們強調天與人的關係緊密相聯,不可分割的一種觀點,這種思想促使人們熱愛自然、親近自然、開發自然。在以後的園林建設中更是遵從這一思想理念。

明清是我國園林建築藝術的集大成時期,此時期規模巨集大的皇家園林多與離宮相結合,建於郊外,少數設在城內的規模也都很巨集大。其總體佈局有的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礎上加工改造,有的則是靠人工開鑿興建,其建築巨集偉渾厚、色彩豐富、豪華富麗。並且其園林藝術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文學藝術成了園林藝術的組成部分,所建之園處處有畫景,處處有畫意。

這一時期宮苑園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

明清時期園林的另一個特點是建造的數量大,特別是清朝。園林藝術裝飾豪華、建築尺度大、莊嚴,園林的佈局多為園中有園。在有山有水的園林總體佈局中,非常注重園林建築起控制和主體作用,也注重景點的題名,形成清代山水園林與建築宮苑的明顯特點。

這種園林藝術的代表作,如北京西郊的圓明園,利用西山泉水製造水景;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相映形成主景;、承德的避暑山莊以山林景色見長以及故宮中的乾隆御花園,還有眾多的私家園林,如有著悠久人文傳統的江南的拙政園(建園明正德年間),中部總體以開放的水景為主,建築景觀為輔;網師園(最早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園內建築稀少,但主次分明、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內有景;無錫寄暢園(建於明正德年間),西靠惠山,東南有錫山,泉水充沛,自然環境優美;江蘇的蘇州園林,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臺樓閣、池塘小橋,使蘇州園林以景取勝,景因園異,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

2樓:矢口_道

古代的藝術設計,應當繼承對造型的古樸簡潔.

應該拋棄象清朝那種華而不實.

中國古代藝術設計的發展歷程能夠給我國當代設計實踐提供怎麼樣的歷史經驗

3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民族自遠古以來就運用自己的智慧有著非常多的機械工程技術產物。先秦的古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紡織機械是人類歷史中最早出現的生產機械,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已有紡織機,能織出平紋、斜紋布和提花織物。

秦漢之際,我國古代機械的發展已趨於成熟,金屬材料的冶煉、鑄造和鍛造水平都已提高,尤其是冶金技術發展迅速,鐵的應用更廣。東漢時期,我國有了提水工具,以獸力作為動力。東漢時的水排,則是以水力為動力的。

張衡研製的渾天儀、地動儀,漢代大量出現的透光鏡,蘇頌的運儀象臺,宋代的銅洗等,巧妙地運用了聲學、光學、振動學等原理,表現了設計者廣博的理論基礎。明清之際,西學東漸,我國開始向西方學習其先進的科學技術。 中國古代機械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有很多優秀的思想值得現今的我們學習,如省功可靠高效結費的設計原則,善於利用自然資源的設計思想等,都是值得我們傳承的。

中國科學技術所具有的人與自然的和諧不正解決了當今存在的科技發展越快,環境危機越大的問題嗎?所以我們應將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思想與當今科技有機結合。這是作為學生的使命,更是作為中國人的使命

中國古代藝術設計的發展歷程更夠給我國當代設計提供怎樣的歷史經驗 10

4樓:kaka轉過去

這個問題太大,看從哪個角度講,比如中國向來崇尚自然,現代的室內設計也有迴歸自然的趨勢,還有一些古典元素也是在現代設計當中應用很多得。還有古典園林的傳統設計手法都給現代空間設計提供大量靈感。

5樓:z瓜瓜

我在搜關於這個的**,呵呵

簡述中國古代藝術設計思想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設計思想散見於各種典籍之中,雖不成系統, 但對我們理解中國古代設計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概括地看, 中國古代藝術設計思想主要有以下三個觀點

一、“ 堅而後論工拙”—以實用為根本中國古代設計注重產品的實用功能。這一點是中國古代的美學家和工藝家都十分強調和重視的, “ 堅而後論工拙” 就是要求產品設計首先要有實用的價值, 其次才考慮好不好用, 最後才解決好不好看的向題。這與現代設計思想是相通的。

比如, 李漁在他的《閒情偶寄》中就強調, 製作椅子要講究如何讓人坐得舒服。他認為, 冬季和夏季的椅子做法要有所不同。對於茶壺, 李漁同樣要求以人的使用為中心進行設計。

他說“ 置物但取其適用, 何必幽渺其說, 必至理窮盡而後止哉凡制茗壺, 其嘴務直, 購者亦然, 一曲便可憂, 再曲則稱棄物矣。蓋貯茶之物與貯酒不同, 酒無渣滓, 一斟即出, 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論茶則有體之物也, 星星之葉, 人水即成大片, 斟洩之時, 纖毫入嘴則塞而不留, 吸茗快事, 斟之不出, 大覺悶人。直則保無是患矣, 即有時閉塞, 亦可疏通, 不似武夷九曲之難力導也。

” 〔1〕可見李漁十分重視產品“ 好不好用” 的問題, 這與現代“ 以人為本” 的設計理念十分吻合。

二、“ 體舒神怡,—實用和裝飾互相促進實用與裝飾是工藝品效能的兩個組成部分, 二者只有巧妙結合, 才會使兩方面的作用都得到充分發揮, 從而使工藝品設計趨於完美, 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但是如果二者的關係處理不當, 就會成為失敗的設計。中國古代的美學家和工藝家很早就開始將工藝品的審美與實用相結合。

中國陶瓷發展史就是一部裝飾和實用互相促進的歷史。陶瓷造型的不斷變化, 最初多是出於增強、改變器具實用功能的目的, 與此同時帶來陶瓷新的審美效果, 發展到後來, 出於審美考慮而對造型加以改進也就漸漸成為陶瓷發展的一個新動向。陶工們把實用和裝飾兩方面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陶瓷工藝品。

比如陶扇的足是由陶鼎的三足而來, 但在改進時, 為了在使用中擴大陶扁的受熱面積, 縮短燒煮時間, 因而把三個實心的足改為肥大中空的款足, 在造型上給人以渾樸莊重的美感。此外,陶工們在許多器物上設定了方便使用的部件,如蓋、鈕、把手、高足等。這些部件的設計往往別具匠』臼, 如將某些部件設計成動物形狀等, 體現了設計者追求實用和美觀相結合的設計觀念。

有的美學家還提出了裝飾對實用有促進作用的觀點。唐代的陸羽在《茶經》中就有“ 青則益茶” 的說法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以鏡子的製作為例闡述了裝飾對實用的促進作用。他說“ 古人鑄鑑, 鑑大則平, 鑑小則凸。

凡鑑窪則照人面大, 凸則照人面小。小鑑不能全觀人面, 故令微凸, 收人面令小,則鑑雖小而能全納人面。仍復量鑑之小大, 增損高下, 常令人面與鑑大小相若。

” 〔2〕這段話的意思是說, 古人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鏡子照人的實用功能, 根據材料的大小, 採用不同的造型進行製作, 說明古人已經對凹凸透鏡的原理有所瞭解, 並且以此為依據選擇不同的造型, 使鏡子能夠充分發揮它的實用功能, 同時又不失美觀。

李漁對實用與美觀的問題作過很好的總結, 他在《閒情偶寄》中多次表達了實用和裝飾需要結合的思想。比如他在談到“ 床” 的製作時, 就強調裝飾和實用的結合問題“ 其法維何一曰床令生花, 二日帳使有骨, 三日帳宜加鎖, 四曰床要著裙。” 〔3〕所謂“ 床令生花” , 是說在床頭擺上鮮花。

李漁認為這樣的擺設有兩個好處一來花可以對臥室起裝飾作用二來花的清香能給人以舒適的感覺, 可助人入睡。李漁甚至把花的作用上升到了“ 莊周夢蝶” 的審美境界, 認為到此境界時, “ 人非人也, 仙也” 。“ 帳使有骨” , 就是將蚊帳掛得平整利落, 看去美觀且實用“ 帳宜加鎖” ,就是在蚊帳上加上質料、色彩、造型相和諧的鎖, 不僅可以起到防蚊的作用, 而且可以增強蚊帳外觀的美感“ 床要著裙” , 一方面是使整個床具完美統一, 避免“ 精其始而不能善其終, 美其上不得不汙其下者” , 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床的乾淨整潔。

李漁對床的設計思想,不僅合乎人對床的生理要求, 而且更注重生活環境對人的美感陶冶作用。

三、“宜簡不宜繁, 宜自然不宜雕琢”——外觀形式要簡樸自然

在中國傳統審美思想的影響下, 中國古代工藝設計一直崇尚簡樸的風格。雖然個別時期的個別設計也有極盡雕琢之能事的情況,但從總體上講, 中國古代的工藝設計者對外觀形式基本上都是強調適度, 反對華麗奢侈的。李漁將中國古代工藝設計風格歸結為“ 總其大綱, 則有二語宜簡不宜繁, 宜自然不宜雕琢。

凡事物之理, 簡斯可繼, 繁則難久,順其性者必堅, 栽其體者易壞。” 他還認為“ 土木之事, 最忌奢靡, 匪特庶民之家, 當崇簡樸,即王公大人, 亦當以此為尚。蓋居室之制貴精不貴麗, 貴新奇大雅, 不貴纖巧爛漫。

凡人止好富麗者, 非好富麗, 因其不能創異標新, 舍富麗無所見長, 只得以此塞責” 。

中國古代工藝設計對簡樸形式的崇尚有其豐厚悠久的文化淵源, 佔據封建意識形態重要地位的封建禮教對設計者的思想具有很強的約束力。設計者設計得美還是不美, 必須首先按封建禮教的要求來評價。禮樂精神主導著中國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在中國你會發現任何事物都受到過禮樂的影響, 古代設計自然也不能例外。

禮教不僅在理論上建立了一整套的綱領,而且也提出了不少實現這些原則和綱領的方法。《禮記》“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 冬則居營窟, 夏則居憎巢。•一後聖人有作, 然後修火之利。

範金, 合土, 以為臺榭、宮室、煽戶。• 二以降上神與先祖, 以正君臣, 以篤父子, 以睦兄弟, 以齊上下, 夫婦有所。” 這樣建築在設計上就應體現禮的要求。

《禮記》還說“ 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七廟, 諸侯五, 大夫三, 士一。⋯ ⋯有以大為貴者宮室之量, 器皿之度,棺掉之厚, 丘封之大。⋯ ⋯有以高為貴者天子之堂九尺, 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三尺,天子諸侯臺門。

” 〔4〕所以古代建築設計要嚴格遵守封建等級制度, 而不容許設計者隨心所欲加以發揮。雖然這些制度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表現得不是十分強烈, 但還是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這一點在建築設計中體現得尤其明顯。

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 5

秦始皇 公元前259 前210年 和他的帝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結束了長達250多年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 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秦。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們延用著。他在十幾年...

中國古代的火箭是將和,中國古代的火箭是將什麼

天王地虎 煉丹術士們把五金 八石 硝石 三黃等混合共煉,發明了火藥。中國古代火箭有箭頭 箭桿 箭羽和火藥筒四大部分。火藥筒外殼用竹筒或硬紙筒製作,裡面填充火藥,因此答案為 中國古代的火箭是將 五金 八石 和 硝石 混合而成的火藥,填入粗大的 竹筒或硬紙筒 製成的。 中國古代的火箭是將 五金 八石 和...

中國古代建築群設計的方法,特點,中國古代建築群設計的方法,特點 80

古代建築主要建築結構形式 1 巧妙而科學的框架式結構 這是中國古代建築在建築結構上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因為中國古代建築主要是木構架結構,即採用木柱 木樑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簷的重量通過樑架傳遞到立柱上,牆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牆倒屋不塌 這句古老的諺語,概括地指出了中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