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仁是何物,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10

時間 2021-07-01 07:13:04

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這個問題,兩千年來沒有標準答案。究竟“仁”是什麼?老夫子自己也沒有給過一個明確的定義,韓愈曾經試**釋過——“博愛之謂仁”。

只是怎麼都有點讓人想起墨子的“兼愛”說,而且儒家從來不提倡“博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明顯的由己及人,儒家的愛是分層次的,分親疏的。所以“博愛之謂仁”是不準確的。

那麼到底何為“仁”呢?我想這一個“仁”字,真正是所謂的微言大義,夫子在《論語》中從方方面面論述了仁,什麼樣的行為是仁,什麼樣的行為違仁,要想達到仁的境界該如何去做。我想,夫子一生的著作都是在闡述一個“仁”字,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仁”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得了的。

其實這樣蠻好,這樣“仁”的這個定義,就永遠不會過時,永遠可以給人以啟迪。

如果硬要給一個不恰當的定義的話,我想借用佛家的一句勸世良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經過上面的解釋,我想所謂的“仁者愛人”,樓主也應該有自己的理解了吧?

2樓:匿名使用者

“仁”大概是孔子原創的概念,**們並不太熟悉,所以《論語》中經常有**問什麼是仁,如何才能做到仁。可能出於當時語境和**們品行氣質的不同,孔子每次給出的回答都不一樣。但其本質是共通的,即“仁者愛人”。

“仁者愛人”的“人”,並非指一切人。孔子認為,“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那是“聖”的境界,遠遠超過了“仁”。仁者愛人,首先是愛自己,愛人生,所以要不斷學習修行,提升自我的品德和技能,所以“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其次是愛親人,所以“孝弟之道,其為仁之本與”,再其次是愛他人,所以“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由親及疏的過程,絕不同於**教提倡的“博愛”。

仁者為什麼要愛人?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家庭、宗族、國家乃至人類社會的一分子。脫離人類社會,人就等同於鳥獸而已。

動物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求生和繁衍,個體從來不會有自殺行為,而人有。這不是反自然,而是超越自然,因為需要守護、成全比個體生命更重要的存在,人生才有意義。“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殺身成仁”的情感驅動力,就是“愛“。

3樓:一切都好

近思錄上有一句話,關於仁黃帝內經上有一句話非常貼切:手足麻痺謂之不仁。然後解釋說,人與萬物一體,故能體察萬物,就好比人心能體察手足一般,當人心因私慾遮蔽,無法體嘗萬物一體,就想心不能控制感覺手足就是不仁。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是說同情心發揮出來就是仁。所以仁就是一顆體嘗萬物,悲天憫人的敏感的心,與麻木冷漠正相反。因為仁者能體嘗他人喜樂哀苦,故能愛人,所以說仁者愛人。

4樓:戒戒試試

仁者愛人這話是孔夫子回答學生提問的時候說過的話。孔夫子的學生顏回、子貢、子夏、子張等都曾經問過這個問題,但孔夫子對每一個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包括孔夫子自己都坦誠他也未達到“仁”的境界。

所以,對“仁”的理解,需要通讀孔夫子的著作,方能大致上瞭解,孔子一生致力於追求“仁”的境界,卻沒有對仁做一個完整的定義。“仁者愛人”這句話只是孔子在回答學生的提問的時候說的一個答案,並不是唯一的答案,因此,不能將這話單獨作為“仁”的解釋。

5樓:q突然好想你

不分等級的愛人,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即存在的即合理的。。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10

6樓:97樂於助人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7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

儒家思想的精華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與禮、從前孔子時代的禮樂制度到孔子的仁禮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禮、孔子的孝道、《論語》中的孝、《孝經》論孝、孔子的命觀、孔子命觀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觀的特徵與內涵、“修身俟命論”的人生指導意義、孔子的人生問題論、樂——孔子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孔子與**論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與默、孟子的性善論與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學說以及荀子的性惡論與禮治說、儒家思想的流變、貫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性即理”——周、張、程、朱的理學思想、“心即理”——象山、陽明的心學思想、新儒家——西學東漸的文化迴應、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學促進現代經濟發展的可能等內容。

8樓:就不相信都重名

第一句就錯了。儒教思想不是“儒教”,孔子是反宗教的。

談談對儒家仁的理解 ????

9樓:楊愛菊綠色產品

一、儒家仁是仁愛、仁政、仁天下

萬物;1,人人有愛,則天下萬物和諧、太平,而後則人人幸福、萬物之萬幸。孔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2,“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係、官民關係;

3,儒家要求統治者(包括人類與萬物之間)和被統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被統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治者。“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別,即“做不到”與“不去做”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恆產,因無恆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

二、“仁”與“義、忠、孝、責”

1,從受儒家思想影響、及幾千年來中國人代代傳授的美德來說,儒家思想,已得社會各方充分認可,以天下為已任,仁、義、禮、智、信,寬恕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儒家思想到目前,仍是我們的主流思想;

2,忠孝思想,影響特別深遠博大,更多的應從已發展的各種書、字、畫藝術行為,更大地發揚光大;

三、“仁“與”愛”

1,仁: 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

2,“仁”為“愛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仁與義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3,“仁”與人的表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如以仁為本體;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對人則有愛心。

4,仁,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把仁政說與王道政治聯絡起來。

人皆有仁愛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四、“仁政“重在民生、富民富國

1,仁政“保息養民”,民富而安之,從而實現富民強國,使眾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滿足而富裕,然後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為施教的前提和基礎,可見對富民的重視。

2,物質財富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滿足,滿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會使民眾達到仁的境界而國安。而民窮則爭,爭則起**,國難以治。可見民富才能國安,使老百姓安居樂業,民富而國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點;

3,“仁”的四方面

(1)、對待“仁”的態度,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2)“仁”的價值,是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3)“仁”的表現方式是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只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

(4)“仁”的實踐價值,是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為崇高“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

10樓:艾倫

倫理學上儒家注重自身修養,其中心思想乃“仁”,意謂人與人之間應注重和諧的關係。

對待長輩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分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對待上司要忠誠,“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人要有抱負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要尊重知識,“朝聞道,夕死可矣”,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以及“君子遠庖廚”等。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係、官民關係。孔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在現實政治的問題上,儒家要求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從理論上說,被統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治者。

“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別,即“做不到”與“不去做”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恆產,因無恆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

儒家的簡介: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受到重創。

而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

“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需要區分開來。

儒家思想主張什麼16字,儒家思想主要主張是什麼

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張 以仁為核心 為政以德 克己復禮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民貴君輕 儒家思想主要主張是什麼 儒家基本上堅持 親親 尊尊 的立法原則,維護 禮治 提倡 德治 重視 仁治 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具體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

儒家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等風亦等你的貝 儒家基本上堅持 親親 尊尊 的立法原則,維護 禮治 提倡 德治 重視 人治 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1 儒家的 禮治 主義 儒家的 禮治 主義的根本含義為 異 即使貴賤 尊卑 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只有貴賤 尊卑 長幼 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

在儒家思想中,誰引仁入政,在儒家思想中,誰引仁入政

選b。釋義 仁政 學說是對孔子 仁學 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孔子的 仁 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 愛人 孟子從孔子的 仁學 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 政治 經濟 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 仁政 仁政 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仁政 是由孟子首先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