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誰穿過滿族的花盆底鞋?感覺怎樣?走路困難嗎

時間 2021-06-12 15:13:20

1樓:鞋類狂

光說,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東東,

發個**,大家看看再來解釋:

滿族婦女喜歡穿長袍,行走不便,便在鞋底上加上高底。鞋底上寬下圓,形似花盆,因此而得名。花盆底鞋可使身體增高,便身體更加修長,另外由於鞋的特殊造型,女子走路雙手臂前後擺動幅度較大,身材更加婀娜多姿。

成一個“燕尾”式的長編髻,壓在後脖領上,使脖頸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來分外端莊、文雅。

2樓:小雨淅淅瀝瀝

我在姑姑家穿過,下面的木塊很高,但是我穿的時候不崴腳,不知這位親穿的時候怎麼樣

3樓:匿名使用者

站不穩,鞋跟在腳心的位置,走路難受

4樓:妃子凝然笑

很喜歡,家裡好幾雙,走起來不費勁,不累腳

滿人失去對國家的統治權之後心裡是什麼感受

5樓:匿名使用者

朋友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

肯定是難受

失落仇恨

嫉妒。真誠希望能夠幫助您,如果滿意請採納,祝您好運常伴。

6樓:tian南地北

不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了

滿族婦女穿的“花盆底”學名是什麼?

7樓:來自索溪峪直截了當的翠雲草

漢族女人穿著弓鞋,滿族女人穿的則是木製平底鞋和高底平頭鞋,人稱旗鞋。平底鞋是方口,與朝靴相似,前頭高高翹起。高底鞋是滿族女人們最富民族特色的鞋子,鞋底中部足心的地方墊一個高約10釐米的高底,外裱納好的數層白布。

這種鞋跟,分馬蹄形、花盆形和元寶形三種,鞋口鑲邊,鞋面刺繡、堆繡各種花紋。

8樓:言之午

"旗鞋"

花盆底鞋 滿族婦女高底鞋。亦稱"旗鞋"。滿族婦女皆天足,舊俗穿木底鞋,鞋底中部以木為之,上敞下斂,成倒梯形花盆,稱"花盆底鞋這種花盆底鞋為木頭底,上面裹一層布,鞋底製成馬蹄狀,所以又叫馬蹄底鞋,

如何解養老金“穿底”之困?

9樓:匿名使用者

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兜底兒了,從來就沒有什麼穿底之困

古代皇宮裡的女人鞋底怎麼像個花盆底呀?走路不會很容易摔倒嗎??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只是清朝特有的,其他朝代沒有。第

一、認為滿族婦女愛穿旗袍,置高底,可使旗袍不拖地,又不暴露雙腳。

第二、認為滿族婦女,為了增其身高,表現女性的婀娜多姿、故置高底。

第三、滿族婦女上山勞動為防蚊叮,同時免使鞋底遭泥溼。故習慣在鞋底部附木塊,後發展為花盆底鞋。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古代女人的鞋都是花盆底的,只是清朝滿族服飾中流行花盆底,其他的基本都是繡花鞋。

穿花盆底肯定容易摔啊,但是就象現在的高跟鞋,穿習慣了也就那麼回事了,女人為了美什麼苦都受得了的!

12樓:河馬潘

你說的花盆底不是說有的古代女人都穿的,那個是滿族的服飾,所以你看清宮劇的時候會出現,容不容易摔倒只有穿過的人才知道吧。。。

13樓:風流入骨

跟現在的高跟鞋一個意思,3個作用:不良於行,男權彰顯;腿直腿長,**撩人;腿肌緊張,臀肉緊湊。

14樓:1陳2丹

不是皇宮,花盆底鞋是滿族當時大清的標誌,如果踩不穩會摔

花盆底鞋怎麼穿

15樓:米果的媽媽

1、清代花盆底鞋這種繡花的旗鞋以木為底,史稱“高底鞋”,或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釐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釐米,最高的可達25釐米左右。

2、旗鞋的木跟鑲裝在鞋底,在中間,三寸多高,整個木跟用白細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綾或塗白粉,俗稱“粉底”。

3、旗鞋的面料為綢緞,上繡五彩圖案。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

“花盆底”和“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統稱“高底鞋”。

4、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繡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繡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

5、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

現在都已不穿了。

16樓:霞霞娛樂分享

原來古代花盆底是這樣穿的,比高跟鞋還累!

清朝的花盆底鞋穿著會舒服麼?

17樓:宸哥

不會的,整個身體的壓力集中在兩小塊地放上,走起來會很辛苦。 穿這樣的鞋,本身只為了讓人走起來更體態優雅。 如果舒服,現代人就都該穿了

怎麼學習清朝格格儀態?穿花盆底鞋走路的。我學校有一個古裝秀,我要學習清朝格格走路。大神教我呀~

18樓:熱訫網友

看還珠格格,小燕子剛進皇宮的時候有教程

19樓:罌粟淺夢未央

你去看看還珠格格 。容麼麼 教小燕子的時候

望採納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