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怎樣形成的

時間 2021-07-22 04:25:50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沙漠是乾燥氣候的產物。就世界範圍而論,乾燥氣候區的形成主要與緯度、海陸位置和大氣環流等因子有關。中國的沙漠是在乾燥氣候和具有豐富的沙質**等自然條件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下,長期發展演變而成的。

若單就緯度來說,中國的西北、內蒙古等地區,是不應該成為乾燥氣候區域的。但由於中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部,是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帶,中國的降水主要是受夏季風的影響,夏季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西南、南和東南沿海。而西北和內蒙古地區則深居歐亞大陸中部,距海洋遠,特別是它的南部和東部邊緣有許多高大山系,阻擋了夏季風表的深入。

冬季,歐亞大陸處於強大的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控制下,加之本區北方地形比較開闊,無高山屏障,乾燥的大陸氣團和北冰洋的寒冷氣流可以傾注直瀉,從而使這裡異常乾燥寒冷。這樣中國西北和內蒙古廣大地區就終年處於極端乾旱的情況下,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乾燥大陸性氣候的溫帶、暖溫帶乾旱區,而乾旱盆地周圍的豐富沙源又成了沙漠形成的物質基礎。此外還有人為的原因,如濫伐森林、過度放牧和盲目開墾,破壞了森林草原;或因戰爭等原因毀壞了乾旱地區的灌溉工程等等,促使沙漠不斷擴充套件,形成“人造沙漠”。

如陝北榆林一帶的毛烏素沙地,年降水量有400毫米左右,歷史上曾經是一片肥美的草原,在草原的窪地和坡地上分佈著相當數量的“沼澤叢林”,但後來因濫墾大肆破壞草原,致使長城以外60多公里寬的地帶變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漠。

2樓:小吉祥天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 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書經》曰:“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

《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

《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

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

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

一、中國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2023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臺,共和政體建立。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23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二、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佔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臺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

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幾百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歷史上此一重大地殼運動形成了中國的地貌。從空中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就像階梯一樣,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撞擊,青藏高原不斷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構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

高原上的喜瑪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高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階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跨過第二階梯東緣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階梯,此階梯地勢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佈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再向東為中國大陸架淺海區,也就是第四級階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中國是怎樣形成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是中國古代各民族的大融合的過程。

中國的民族大融合有3次:

1,周朝建立,到秦國滅六國,到兩漢時期。

周朝時,封了幾百個諸侯國,幾乎每一個諸侯國就是一個民族。在春秋不斷的兼併中,在戰國時形成了戰國七雄。任何一個國家的形成都是民族大融合的過程。

到秦國滅六國後直到兩漢時期,是民族大融合完成的第一個階段,在這期間中原地區,關中地區和江南地區形成了統一的文化,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文明。

2,兩漢之後,進入三國時期。在三國時期,因中原戰亂,人口劇減,曹魏內遷了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到中原地帶(估計佔中原地區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包括匈奴人(南匈奴人投降了東漢王朝,北匈奴人遠遁西方),鮮卑人等等,其中匈奴人最後滅掉了西晉;蜀國也遷了不少少數民族人口到其地盤上;孫吳則是,中原大量人口南遷江南,開發了原來地廣人稀的江南。

在西晉短暫的統一後,又陷入了**。在北方中國,五胡亂華,前前後後大的國家有十六國。五個少數民族逐鹿中原。

後來曾經兩次統一北方中國的也是兩個漢化,實行漢族文化的少數民族的人:前秦的符堅(他是少數民族,具體哪個忘記了),還有北魏的拓跋氏(拓跋氏的另一支到了今天的**青海地區,最終形成了藏族)。上面兩個少數民族都靠著漢化,也就是同中原的先進漢族文化同化而統一了北方中國。

而這時南方中國則由南渡的東晉王朝統治,大量的北方人口(約佔八分之一)湧向南方中國,促進了南方中國的開發。

統一中國的隋朝和唐朝,他們的統一者也是漢化的少數民族,如李唐是西域的沙陀人後裔。這時中國又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匈奴等民族被漢族同化。漢族的含義也不再是漢朝時漢族的含義,而是包含了匈奴等少數民族,匈奴等民族退出了歷史舞臺。

3,唐朝末年,中國再度**,這時又是有好幾個少數民族對北方中國進行了統治。中國又進入了民族大融合,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到宋朝時期,宋朝統治淮南地區,其民族是唐朝大融合時的漢民族;遼國則包括了原本住在遼國的漢民族,其人口可能佔大多數,還有契丹和北部的其他少數民族,可能也包括高麗人。

西夏則是西部的一些少數民族,和唐宋時居住在西夏的漢族。

上述三個國家除了宋朝本來就是漢族國家外,西夏和遼國金國(金國後來代替了遼國)經過200多年的統治,都不同程度的漢化,都採用了漢民族的文化。

到了元朝,忽必烈統一中國,中國在全中國範圍內進行了一次民族大融合。蒙古人在採取漢族文化和保留本民族文化中鬥爭了90多年,除了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地區的蒙古人沒被同化,在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的蒙古人都被漢化了。元朝因為濫發紙幣而引起通貨膨脹,激起人民的反抗後,蒙古的上層王公被明朝逐回了漠北。

4,元朝時期是全中國範圍民族大融合形成的重要過程,明朝清朝延續了元朝的全國範圍民族融合過程。元朝以後的中國,都是在今天中國的大致範圍內而統一的,中華民族大致形成。這時的漢族包括了被同化的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在內。

在明朝後面的清朝,也是少數民族滿蒙統治中國,最終也被漢族同化了,當然除了上層王公除外,而即使是上層王公也採取了漢族的文化,在文化上跟漢人沒什麼兩樣了。

清末,中華文化碰上了從所未有的強大的西方文化的入侵,中華文化奮起抵抗,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而中華民族的覺醒是以幾千年華夏各民族融合而形成的中華文化為基礎的。中國人對自己的認同是以對中華文化的自我認同為基礎的。

中華民族不是隨便就提出的一個名詞,就像美利堅民族一樣,都是以共同的文化為自我認同而形成的一個民族。執泥於漢族,非漢族是不能說明古代中國的變遷的。因為漢族的內涵本來就是隨時在變的。

現在的漢族,他的祖先可能是匈奴人,也可能是鮮卑人,也可能是蒙古人,漢族本來就是幾千年來華夏無數個民族大融合形成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古時候,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華夏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物件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注:

“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

“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

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

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商人是怎樣形成的,中國商人階級怎麼形成的

古往今來,人們為什麼把買賣人稱作商人,原來 商人 一詞的由來與我國商業的起源與形成有著一段有趣的故事。在原始社會後期,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到了夏代,在社會上便游離出一部分專門從事交換的人。西元前一千多年,黃河下游居住著乙個古老的部落,他們的祖先叫契。由於契在大禹治水時有功,被封為商,這便是古代...

中國是怎樣選拔足球球員的,中國國足怎麼選隊員

你說的是國家隊還是俱樂部?國家隊是教練組推薦給主教練或主教練考察決定,而俱樂部一般是足球學校畢業錄取 職業較多 哼,當然是錢了.徐云龍,曹陽為什麼能進國家隊,錢唄.就包括俱樂部也是,大連的也是,得給教練錢,給俱樂部好處,或者是你家得有背景,看看現在大連的趙鵬踢的那麼臭為什麼還能打比賽,還不是.中國最...

中國如何改革,中國是怎樣進行改革開放的

政治制度額改革,盡快三權分立,其他的都是細枝末節 中國是怎樣進行改革開放的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既不丟 老祖宗 又發展 老祖宗 既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又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新境界。中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真正活躍起來的社會主義,創造了進一步造福人民的社會主義。中國的改革開放既依靠黨和 的堅強領導,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