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的一部分翻譯

時間 2021-05-05 15:27:02

1樓:匿名使用者

1、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與事情。

到了梁國,梁惠王不但不聽信(孟子)的話,反而被認為(他)迂迴遙遠而脫離實際。

「見」,助詞,表示被動,相當於「被」。

2、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孟軻就稱述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所以不符合他所去的(那些國家的需要)。

3、《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司馬遷評價孟子說:「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又說孟子「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司馬遷認為孟子的學說主張,雖然淵博,但過於理想化,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相差太遠,不巧合實際,因而不被各國所採納。

2樓:

1、到梁國,梁惠王不聽從孟子的話,覺得孟子的意見太迂腐太不著邊際。 見:意見,主意,看法。

2、孟軻於是講訴唐堯、虞舜上古三代的德政。然而和現在所處的境況卻不適合。

3、司馬遷筆下的孟軻是乙個迂腐,不被人理解,學識淵博的人。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這是儒家的傳統觀點!所謂「所如者不合」與「迂遠而闊於事情」,是說孟子的學說主張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相差太遠,孟子被認為是過於理想化了。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翻譯

3樓:的人

譯 文太史公說:我讀《孟子》一書,讀至梁惠王問道「怎樣有利於我的國家」時,不免掩卷感嘆。心想:

可嘆啊,功利確實是一切禍亂的根源。孔夫子之所以極少說到功利,是為了時刻對禍亂的根源加以防範。因此,他老先生說:

「一味根據自己的利益行事,會招致多方面的怨恨。」從天子到普通百姓。追求功利所帶來的惡果,有什麼不同呢!

孟軻,鄒國人,跟孔伋的學生求學。在通曉了儒家學說以後,去遊說服事齊宣王,宣王沒有任用他。他前往魏國,魏惠王不信他那一套,認為他的話迂曲玄遠,空疏而不切實際。

在當時,秦國任用商鞅,國富兵強;楚國、魏國任用吳起,戰勝敵軍,削弱了敵國;齊威王、齊宣王任用孫臏、田忌等人,致使各諸侯國都東來朝見齊王。天下各國正致力於合縱連橫,以爭戰為賢能,但孟軻卻稱述唐堯、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他所到之國,都合不來。於是退身,與萬章等人編訂《詩經》和《書經》,闡述孔子的學說,撰述《孟子》七篇。

他以後又有鄒先生等學者。

齊國有三位鄒先生。在先的是鄒忌,他借彈琴之機遊說齊威王,因而得以參預國政,被封為成侯,執掌丞相大印。他生活的年代先於孟子。

其次是鄒衍,後於孟子。鄒衍看到各國君主更加驕奢淫侈,不崇尚德政。他認為,如果能用崇高的德行修行自身,就能推行到老百姓中間去。

於是他深入觀察天地萬物的陰陽變化,**各種怪誕迂曲的變幻,作《終始》、《大聖》等篇,約十餘萬字。他的話海闊天空,不合常理。他堅持先從細微的事物驗證起,然後推而廣之,以至於無邊無際。

他首先從現在敘述起,直至遠古的黃帝,是學者共同稱述的,大體隨世事而盛衰,因而記載下那些祈神求福、就吉避兇的各種制度,並推而遠之,直至天地尚未形成之時,飄渺玄遠而不可考究其始。他首先列述中國的名山大川,深山大谷中的禽獸,水陸繁殖的生物,各種物類中的珍品,以此類推,論及海外異域人們所看不到的東西。據稱天地分剖以來,五種德行相生相剋,迴圈往復,每個時代都應採取與五德相應的政治制度,天命和人事互相感應就是這樣。

他以為儒者所說的中國,僅佔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罷了。中國稱為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又有九州,就是大禹所分定的九州,但這種州不能列入大州之數。

中國以外像赤縣神州的州有九個,這才是所謂九州。在這塊土地上,有小海四周環繞,人們和禽獸與外界不相通,像在一區之內,這就是一州。像這樣的州有九個,九州之外有大海環繞,就是天地的邊際。

他的學說就是這樣。但總括他的學說宗旨,一定歸結到仁義節儉上來。這種學說用在君臣、上下、六親關係上,就顯得空泛了。

那些王公大人最初接觸他的學說,感到驚奇,並想身體力行,但過後卻不能實行。

因此鄒衍在齊國受到重視。前往魏國,魏惠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並用貴賓之禮來接待他。前往趙國,平原君側身而行,並為他擦拭座席。

來到燕國,燕昭王手持掃帚在前為他清路,並請求坐在學生中間,向他求教,為他修築碣石宮,親自前往請教。這時他撰寫了《主運》篇。他遊說諸國,是如此被尊敬,難道能和孔子在陳國、蔡國忍飢挨餓,孟子在齊國、梁國受困厄同日而語嗎!

所以周武王以推行仁義討伐商紂而成就王業,伯夷餓死不吃周朝的糧食;衛靈公向孔子請教軍事,孔子避而不答;魏惠王謀圖進攻趙國,孟子以周太王避敵離邠來作答。這些難道有奉迎世俗、苟且求合之意嗎!拿方榫對著圓孔,能放進去嗎?

有人說,伊尹憑他的烹飪術接近商湯,鼓勵他成就王業;百里奚在秦國車下喂牛,秦穆公任用他成就了霸業,先事迎合,然後引導對方實行王道。鄒衍的言論雖然越出常軌,或許也有百里奚飯牛、伊尹烹飪的用意吧!

從鄒衍以至齊國稷下學宮的諸位學者,像淳於髠、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鄒奭等人,各自著書立說,探求冶亂的原因,以此遊說當世的國君,這些怎能記述得盡!

淳於髠,是齊國人,他見聞廣博,記憶力強,學術上不專主一家。他對君主的諷諫勸說,很仰慕晏嬰的為人行事,但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君主的察顏觀色、揣度對方的想法上。有個客人把淳於髠引見給魏惠王,惠王斥退左右侍奉的人,獨自一人兩次召見他,但他始終沒說一句話。

惠王感到奇怪,以此責備引見的客人,說道:「您稱許淳於髠先生,說是管仲、晏嬰都比不上他,可是見到我,我什麼也沒有得到。難道說我不配和他談話嗎?

是什麼原因?」客人轉告淳於髠。淳於髠說道:

「本來就應如此。我前次見到君王,王的心思在車馬遊獵上;後來再見君王,王的心裡在聲色女伎上,我因此默然以對。」客人把淳於髠的話原原本本告訴惠王,惠王聽了大為驚駭,說道:

「哎呀,淳於先生真是聖人哪!前次淳於先生來見我,有人給我進獻了一匹好馬,我還沒來得及過目,恰逢先生來到。後一次先生來見我,有人給我進獻歌舞伎,沒來得及面試,恰逢淳於先生來到。

我雖然斥退左右服侍的人,但內心在想馬和歌舞伎,確實是這麼回事。」後來淳於髠晉見,一談起來連著三天三夜毫無倦意。魏惠王想任用他為卿相,淳於髠謝絕而離開魏國。

於是魏惠王贈送給他四馬駕的轎車,成綑的絲織品,厚重的玉璧,**一百鎰。淳於髠終身沒出來做官。

慎到是趙國人。田駢、接子是齊國人。環淵是楚國人。他們都研究黃老道家學說,從而發揮闡述道家學說的旨意。因此慎到撰著十二論,環淵撰著上下篇,田駢、接子也都有所著述。

鄒奭其人,是齊國眾鄒先生中之一,他也採納吸收鄒衍的學說撰述文章。

於是齊王嘉許諸位學者,從淳於髠以下諸人,都任命為列大夫,為他們在四通八達的街市旁修建宅第,高門大屋,以此來尊寵他們,也以此向各國的賓客顯示,表示齊國能招致天下的賢能之士。

荀卿是趙國人。五十歲時來齊國講學。鄒衍的學說遷曲浮誇,而富於雄辯精神;鄒奭的著述徒具空文,難以實施;淳於髠呢,如果和他相處久了,往往能聽到一些有益的言論。

因此齊國人頌揚說:「談天說地數鄒衍,錦繡文章數鄒奭,智慧型過人數淳於髠。」當時田駢等人都已去世。

齊襄王時,荀卿是當時資格最老的師長。齊國正在補充列大夫的缺額,荀卿曾三次任學術領袖。齊國人有的詆毀荀卿,荀卿於是前往楚國,春申君任他為蘭陵縣令。

春申君死後,荀卿被廢黜,就在蘭陵安家。李斯曾是荀卿的學生,後來在秦國當了丞相。荀卿嫉恨昏亂世道的政治,國家被滅亡,君主遭亂離,接連不斷,不遵循王政大道,而被神鬼所迷惑,迷信吉凶之兆。

鄙陋的儒生拘泥於細枝末節,如莊周等人以其能言善辯淆亂世俗,於是他考察儒家、墨家、道家的所作所為及成敗得失,加以整理論述,著作數萬言而去世。因而葬在蘭陵。

趙國又有公孫龍,挑起「離堅白」、「合同異」的爭論,還有劇子的有關言論。魏國有李悝,倡導充分發揮土地的潛力。楚國有尸子、長盧,齊國的阿邑又有籲嬰。

自從孟子以至於籲嬰,世間廣泛流傳他們的著作,所以這裡不論及他們的學說內容。

墨翟是宋國的大夫,精通防守禦敵的戰術,提倡節約用度。有人說他和孔子同時,有人說他在孔子之後。

梁惠王上的翻譯 10

4樓:116貝貝愛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

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

』結果是上位的人和下位的人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乙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他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

在乙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他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他們的擁有不算不多。如果以道義為後卻以利益為先,不奪得國君的地位不會滿足。

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說仁義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說利呢?」

原文: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矣,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此文出自春秋·孟子所寫的《孟子·梁惠王上》

寫作背景: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孫子)的門人(門人指學習於某人的**)。

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武力的手段實現統一。而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的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

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子思門人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響。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

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鑑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失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