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白粉病怎樣防治,小麥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時間 2021-10-15 00:26:43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藥劑防治是春季防治小麥白粉病的主要措施,該措施可收到明顯的控制病害蔓延的效果,施藥的次數及時間可根據發病早晚、病情輕重和藥劑種類而定。該病流行性強,在小麥孕穗抽穗期,病株率達10%時應及時用藥,以後病情還有發展,隔7~10天再用第二次藥。**酮是目前生產上用於防治小麥白粉病的常用藥,每公頃可用15%**酮可溼性粉劑750~900克。

但長期、大量、單一地用藥可能會使白粉病病菌對**酮產生抗藥性。烯唑醇及其與**酮的復配劑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效較好,可與**酮輪換使用,以緩解病菌抗性逐年上升的趨勢,提高對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近幾年,白粉病早發、重發趨勢比較明顯,小麥“兩防一噴”時對白粉病儘管進行了防治,但目前所用的復配劑農藥中,防治白粉病的藥劑量低,難以達到防治效果,導致近兩年後期白粉病發展快,即使後期專題防治也難以控制。因此,今後白粉病的防治應引起重視,特別是“兩防一噴”時,防治白粉病的藥劑一定要用足藥量。

2樓:農醫生

白粉病可用硫磺,嘧菌酯,苯醚甲環唑,已唑醇,甲託,咪鮮胺,腐黴利寧南黴素,**酮等交替使用防治。

同時建議加入蕓薹素和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和生長能力。

由於農藥企業生產工藝,含量,隱性成份,所以請根據病情到當地經銷商尋求理想的殺蟲劑和更好的解決方案。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用

3樓:小潘說農村

小麥在得了白粉病的情況下,怎麼配藥效果做好,白粉病得到最好的控制。

小麥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藥劑防治是春季防治小麥白粉病的主要措施,該措施可收到明顯的控制病害蔓延的效果,施藥的次數及時間可根據發病早晚、病情輕重和藥劑種類而定。該病流行性強,在小麥孕穗抽穗期,病株率達10%時應及時用藥,以後病情還有發展,隔7~10天再用第二次藥。**酮是目前生產上用於防治小麥白粉病的常用藥,每公頃可用15%**酮可溼性粉劑750~900克。

但長期、大量、單一地用藥可能會使白粉病病菌對**酮產生抗藥性。烯唑醇及其與**酮的復配劑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效較好,可與**酮輪換使用,以緩解病菌抗性逐年上升的趨勢,提高對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近幾年,白粉病早發、重發趨勢比較明顯,小麥“兩防一噴”時對白粉病儘管進行了防治,但目前所用的復配劑農藥中,防治白粉病的藥劑量低,難以達到防治效果,導致近兩年後期白粉病發展快,即使後期專題防治也難以控制。因此,今後白粉病的防治應引起重視,特別是“兩防一噴”時,防治白粉病的藥劑一定要用足藥量。

5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龍源期刊網

6樓:奔跑的窩牛的家

小麥白粉病在小麥各個生育期都有可能發生。病菌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為害葉鞘、莖稈和穗部。病部最初出現白色黴點,以後逐漸擴大成白色黴斑,病斑近圓形或長橢圓形,發病重時病斑連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黴層。

一般葉片正面的病斑比葉片背面的多,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被害重。發病最重時,整個植株從下到上均為灰白色的黴層覆蓋。

小麥白粉病防治時間

小麥春季生長階段在2月上中旬至4月下旬,歷時80~90天。 返青拔節後,隨氣溫、地溫升高,小麥從冬前以營養生長為主轉為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 小麥白粉病較易發生和流行。當田間有發病中心或病葉率達10%左右時,即可噴藥防治。

一般4月上旬 ( 孕穗初期)開始發病時, 每畝可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40g, 加水50~75kg進行均勻噴霧; 或畝用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g,加水50kg;或畝用25%多菌靈100g,加水50kg進行噴霧防治。

小麥白粉病的流行主要與氣候條件、栽培管理和品種抗性有關。小麥白粉病可以發生的溫度範圍為0~25℃ ,最適溫度為15~20℃,10℃以下發生緩慢,25℃以上病害發生受到抑制。陰雨天多、溼度較大、光照不足時易流行危害。

小麥播種過早、群體過大、偏施氮肥的田塊發病重。

小麥白粉病防治技巧

小麥白粉病的防治應在未發病時進行預防,或發病初期,用藥劑防治效果較為理想。可結合防治小麥吸漿蟲、麥蚜,每畝用粉鏽寧有效成分7~10克,或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100克,或用12.5%禾果利可溼性粉劑20~30克,對水30~50公斤噴霧防治,噴霧時注意打透植株下部葉片。

注意用水量較為關鍵,同劑量、同一藥劑用水量不少於30公斤,防治效果明顯,時隔7~10天再噴一次,以增強防治效果。

7樓:徭夏侯月

選用抗小麥白粉病的品種,如鄭州8915號、中育4號和豫麥9號等,然後根據品種的特性和當地條件進行合理密植,再施以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此外,南方地區雨後排水和北方地區乾旱澆水及時也是防治小麥白粉病的有效措施。

造成小麥白粉病的原因包括:

1.病原

冬麥區春季發病菌源主要來自當地。春麥區,除來自當地菌源外,還來自鄰近發病早的地區。

2.氣候

該病發生適溫15-20℃,低於10℃發病緩慢。相對溼度大於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區當年雨多則病重,多雨地區如果雨日、雨量過多,病害反而減緩,因連續降雨沖刷掉表面分生孢子。

3.管理

施氮過多,造成植株貪青、發病重。管理不當、水肥不足、土地乾旱、植株生長衰弱、抗病力低、也易發生該病。此外密度大發病重。

危害小麥的症狀表現為:

1.危害部位

該病可侵害小麥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葉片和葉鞘為主,發病重時穎殼和芒也可受害。

2.階段特徵

初發病時,葉面出現1-1.5mm的白色斑點,後逐漸擴大為近圓形至橢圓形白色黴斑,黴斑表面有一層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動立即飛散。這些粉狀物就是該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

後期病部黴層變為灰白色至淺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針頭大小的小黑粒點,即病原菌的閉囊殼。

總的來說,小麥白粉病的防治也就是選擇抗病品種、使用化學藥劑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選用抗小麥白粉病的品種,如鄭州8915號、中育4號和豫麥9號等,然後根據品種的特性和當地條件進行合理密植,再施以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此外,南方地區雨後排水和北方地區乾旱澆水及時也是防治小麥白粉病的有效措施。

造成小麥白粉病的原因包括:

1.病原

冬麥區春季發病菌源主要來自當地。春麥區,除來自當地菌源外,還來自鄰近發病早的地區。

2.氣候

該病發生適溫15-20℃,低於10℃發病緩慢。相對溼度大於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區當年雨多則病重,多雨地區如果雨日、雨量過多,病害反而減緩,因連續降雨沖刷掉表面分生孢子。

3.管理

施氮過多,造成植株貪青、發病重。管理不當、水肥不足、土地乾旱、植株生長衰弱、抗病力低、也易發生該病。此外密度大發病重。

危害小麥的症狀表現為:

1.危害部位

該病可侵害小麥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葉片和葉鞘為主,發病重時穎殼和芒也可受害。

2.階段特徵

初發病時,葉面出現1-1.5mm的白色斑點,後逐漸擴大為近圓形至橢圓形白色黴斑,黴斑表面有一層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動立即飛散。這些粉狀物就是該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

後期病部黴層變為灰白色至淺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針頭大小的小黑粒點,即病原菌的閉囊殼。

總的來說,小麥白粉病的防治也就是選擇抗病品種、使用化學藥劑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方法。

小麥白粉病有什麼特點?怎樣防治?

8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小麥白粉病在全國各類麥區均有發生,尤其在高產麥區。由於植株生長量大、密度高,在田間溼度大時,白粉病更易於發生。目前在小麥產量有較大提高的同時,白粉病已上升為小麥的主要病害。

發病後,光合作用受影響,造成穗粒減少,粒重降低,特別嚴重時可造成小麥絕產。

(1)症狀識別

發病初期葉片出現白色黴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病斑,上面長出白粉狀的黴層(分生孢子),後變成灰白色至淡褐色,後期在黴層中散生黑色小粒(子囊殼),最後病葉逐漸變黃褐色而枯死。

(2)發病規律

病菌(子囊殼)在被害殘株上越冬。春天放出大量病菌(子囊孢子)侵害麥苗,以後在被害植株上大量繁殖病菌(分生孢子),借風傳播再次侵害健株。小麥白粉病在0~25℃條件下均能發展,在此範圍內隨溫度升高發展速度快;溼度大有利於孢子萌發和侵入;植株群體大,陰天寡照,氮肥過多時有利於病害發生髮展。

(3)防治措施

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適當控制群體、合理肥水促控、健株栽培、提高植株抗病力。三是藥劑防治:

用粉鏽寧按種子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種,可有效控制苗期白粉病,並可兼治鏽病、紋枯病和黑穗病等病害;或每666.7米2用粉鏽寧有效成分7~10克,對水噴霧防治。

9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可為害葉鞘、莖稈和穗部。病部最初出現1~2毫米大小的白色黴點,後逐漸擴大為近圓形至橢圓形白色黴斑,黴層的厚度可達2毫米左右,黴斑表面有一層白色粉狀物。發病重時病斑連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黴層。

以後,白粉狀黴層逐漸變為灰白色至淡褐色,並散出許多黃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點。被害葉片黴層下的組織,在初期無明顯變化。隨著病情的發展,葉片發生褪綠、發黃乃至枯死。

麥粒穎殼受害時,能引起枯死,使麥粒不飽滿甚至腐爛。發病嚴重的病株矮而弱,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一般葉正面的病斑比葉背面的多,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被害重。

發病最重時,整個植株從下到上均為灰白色的黴層覆蓋。

10樓:小潘說農村

小麥在得了白粉病的情況下,怎麼配藥效果做好,白粉病得到最好的控制。

11樓:仲若

小麥白粉病發病初期,葉面會出現1-2mm的白色黴點,後逐漸擴大為近圓形至橢圓形白色黴斑,黴斑表面有一層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動立即飛散;後期病部黴層變為灰白色至淺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針頭大小的小黑粒點,造成小麥乾癟,品質不好,產量也減少

可以用德默爾天葉的濃縮磷鉀精,100g兌水30公斤,溶解後均勻噴施,與殺蟲劑、殺菌劑混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小麥白粉病怎麼治

1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藥劑防治是春季防治小麥白粉病的主要措施,該措施可收到明顯的控制病害蔓延的效果,施藥的次數及時間可根據發病早晚、病情輕重和藥劑種類而定。該病流行性強,在小麥孕穗抽穗期,病株率達10%時應及時用藥,以後病情還有發展,隔7~10天再用第二次藥。**酮是目前生產上用於防治小麥白粉病的常用藥,每公頃可用15%**酮可溼性粉劑750~900克。

但長期、大量、單一地用藥可能會使白粉病病菌對**酮產生抗藥性。烯唑醇及其與**酮的復配劑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效較好,可與**酮輪換使用,以緩解病菌抗性逐年上升的趨勢,提高對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近幾年,白粉病早發、重發趨勢比較明顯,小麥“兩防一噴”時對白粉病儘管進行了防治,但目前所用的復配劑農藥中,防治白粉病的藥劑量低,難以達到防治效果,導致近兩年後期白粉病發展快,即使後期專題防治也難以控制。因此,今後白粉病的防治應引起重視,特別是“兩防一噴”時,防治白粉病的藥劑一定要用足藥量。

防治小麥白粉病特效藥劑,小麥白粉病怎麼防治。

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病情嚴重時也可為害葉鞘,莖桿和穗部。從幼苗至成株期皆可發生。病斑部位初期長出絲狀白色霉點,以後表面覆蓋的黴層逐漸加厚,似絨毛狀,顏色由白色逐漸變為灰色,為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後期散生黑色小點,即病菌的有性進代,閉囊殼。發病條件和傳播途徑 春季雨量較多的年份,特別是4月份雨量...

小麥白粉病怎麼治,小麥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中國農業出版社 藥劑防治是春季防治小麥白粉病的主要措施,該措施可收到明顯的控制病害蔓延的效果,施藥的次數及時間可根據發病早晚 病情輕重和藥劑種類而定。該病流行性強,在小麥孕穗抽穗期,病株率達10 時應及時用藥,以後病情還有發展,隔7 10天再用第二次藥。酮是目前生產上用於防治小麥白粉病的常用藥,每公...

白粉病要用什麼農藥防治,白粉病用什麼藥?

聽隨 白粉病是月季的一種常見病害,能危害薔薇屬多種植物 白粉病一般在溫暖 乾燥或潮溼的環境易發病,降雨則不利於病害發生。施氮肥過多,土壤缺少鈣或鉀肥時易發該病,植株過密,通風透光不良,發病嚴重。溫度變化劇烈,花盆土壤過乾等,使寄主細胞膨壓降低,都將減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於病害的發生。補充 防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