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親人用的五碗菜要怎麼做,祭奠用5個菜有什麼說法

時間 2021-08-11 17:44:50

1樓:機紫瓊

五碗高貢,豆腐,肉,魚,粉條,白菜。豆腐跟肉切成塔狀。粉條用線綁一下,下鍋過油,做成發財樹。白菜用菜心。鮁魚一條。

祭奠,是對逝者的一種悼念儀式。中華傳統文化注重“慎終追遠”,祭奠是中國人民的一種孝文化的體現。

出殯次日清早,晉南聞喜等地講究家人送飯至墓前澆奠,表示清逝者同家人再次共進便飯。翼城一帶,家人次日赴墳地致祭時,要用鍬往墳上添新土,使墳丘前後周正,不偏不斜,俗稱“扶山”。而太原一帶自安葬後,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後清明祭掃時,才允許往墳丘上添土。

兩地習俗,相異如此。

到新墳添土、奠紙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逝者安葬後第三天 ,稱為“復三”,又叫“圓墳”、“暖墓”。一般是逝者的長子帶領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親都去,如忻州河曲,親友帶上火鍋、柏柴去墳地匯聚,祭奠後食畢而歸。

從人死後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稱為“做七”或“過七”。其中一七‘稱“頭七”、三七又稱“散七”、五

七、七七又稱“滿七”、“斷七”或“盡七”,較為重要。

“一七”,喪家設靈座,供牌位,舉行隆重儀式,受唁開弔。

“三七”,逝者的子女要拿著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喚逝者,或上墳焚香接引亡靈回家。

“五七”,民間認為這一天逝者亡靈回家“ 省親” ,喪家除舉行祭奠,還要延請僧道誦經,親友均來弔唁。晉中祁縣一帶,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蓮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並按亡者歲數扎製紙花、剪紙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紙旗以穀草杆穿扎,沿路一直從家門口插到墳地。

“七七”,喪家舉行隆重祭奠,親友都來燒紙,或到墳前祭拜。

人死後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個隆重的祭供日,又稱“百日祭”。到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縣等地,紙紮要糊“鬥”,俗話稱為“五七升,百日鬥……”

一個人死後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稱“ 服三”,滿一週年燒紙祭奠,叫“週年”或“ 燒週年”,古代稱為“ 小祥”。第二個週年叫“大祥”,也要去墳地致祭 。滿三週年燒紙祭奠 ,逝者的親友畢至,各帶供品、紙紮。

三週年過後,逝者的子女即可脫去孝服,改換平常衣著。所以三週年又叫“脫服”或“除孝”,古代稱為“衤覃”(tan 坦)服。按照傳統的說法,喪葬禮儀至此才算正式結束。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年有四大節日要祭祖,除夕、清明、中元節和冬至。

歪果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是無神論者,很可怕,只能說這部分歪果人真是孤陋寡聞,他們不知道中國的福建泉州,多元文化融會貫通的地方,宗教信仰、祖宗信仰已經融入日常生活。泉州人堅信,只要心存敬畏,敬畏大自然、敬畏先祖、敬畏神明、敬畏生活,那麼這條世間的路就會越走越光明。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祭祖時,俗話說:冬至不回家無祖。對於泉州人,以及閩南一帶的大多數人來說,冬至是一定要回家祭祖的。

冬至祭祖有別於除夕和中元節,倒是和清明遙相呼應,被世人稱為“春冬二祭”。

清明的“春祭”有固定的美食,那就是潤餅菜,我曾經寫過一篇潤餅菜的文章《潤餅菜,凝聚春天力量的美食》,想知道潤餅菜有多美味的,可翻閱。

而冬至的“冬祭”也有固定的美食,那就是冬節丸,冬節丸和潤餅菜一樣,都需要一大家子圍在一起操作,這和北方包餃子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夥人人聚在一起邊做邊談,其樂融融,彰顯家族大團圓。

3樓:和你金子

酒或茶!飯!包!肉!菜!魚!

祭奠用5個菜有什麼說法

4樓:

祭祀用5個菜說法,主要是祭祀緬懷自己的先人,你可以把先人愛吃的菜做出來,在上墳的時候去祭祀。

5樓:

祭奠用的供菜,一般為五個,兩葷三素:一個肉,一般是切成方形整塊的五花肉,放在水裡煮,只要外表熟了即可;一條魚,一般是不經過宰殺和去除內臟帶鱗片的魚,經過熱油炸一下不用熟透即可;一塊豆腐,切成四方塊即可;兩個青菜,只要捆紮能夠立在盤中即可。供菜可以用胡蘿蔔切成花點綴,也可以用紅顏色的色素點綴。

6樓:高帥追月

死人是單數,活人吃飯一般就雙數了

7樓:愛收藏的小辛老師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

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節——農曆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

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佛教裡面又稱作“盂蘭盆節”。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

盂農曆七月十五

蘭佛教相傳,目連(目連為佛教人物,釋迦十大**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化為烈火,目連求救於佛,佛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近代獻瓜果、陳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嘗新的含義,也是盆祭的遺風。舊時,中元節為目連救母做盂蘭盆會,後來逐漸演變為放河燈,祭祀無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

德州的中元河燈場面十分壯觀。人們用瓜皮、麵碗、紙張製成燈具,並以街巷為單位,製作特大紙船,紙紮目連站在船上,手持九環禪杖。中元之夜,人們把燈具和紙船放入河內,順流而下,河上頓時燈火通明,搖曳擺動,如同天上點點繁星。

膠東沿海地區,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燈,並奏絲竹樂。

德州運河兩岸的百姓,紛紛擁到河堤觀燈。滕州也有放河燈的習俗,形式與德州大體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燈前,擺香案,唸佛經,佛師一邊唸經,一邊朝臺下撒小饃饃,小孩子蜂擁而上,一搶而光,據說吃了能消災。長島漁民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親人,用木板秫秸製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點,有的甚至裝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愛的生活用品,然後點燃蠟燭,由已經結婚的同輩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節祭祖的習俗在山東較為普遍,一般都在午後帶著祭品上墳祭祖。單縣的祭品尤為豐盛,有竹子做的盂蘭盆、紙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則把祖先請到家裡祭祀,家家都在大門頂上插上五穀穗子,據說以五穀為馬,祭祀完畢後,好讓祖先跨著馬回去。

中元節的飲食一般是包子、水餃、饅頭,飯後吃蘋果、梨等時令水果。唯獨陵縣例外地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吃粗茶淡飯。

另一說是由古代“郊社”演變而來。農民在夏收之後,趁農閒舉行祭田、祭祖儀式,酬謝管理土地的神靈和開闢田園的祖先,也含有慶祝豐收的意義。古時中元節只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是用素筵祭祀,並規定不能在別人家中過夜。

後來從素食發展為葷食,從祭田、祭祖發展到超渡“無主孤鬼”。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稱為“鬼月”,需要祭奠,“七月半”也就演變成“送鬼節

8樓:徐臨祥

祭奠用五個菜一般用於祭祀祖先或孤魂野鬼。 祭奠用的供菜,一般為五個,兩葷搭配三素: 一個肉菜:

一般是切成方形整塊的五花肉,放在水裡煮,只要外表熟即可; 一條魚:一般是不經過宰殺和去除內臟帶鱗片的魚,經過熱油炸一下不用熟透即可; 一塊豆腐:切成四方塊即可; 兩個青菜:

只要捆紮能夠立在盤中即可。

上墳用的供品五個碗都做什麼食物

9樓:大寶

是在家裡做羹飯,俗稱“清明羹飯”,祭祀祖先,保佑平安。

那時候,每戶人家做羹飯的供品有:黃豆芽炒油豆腐、菜蕻羹、紅燒黃魚、紅燒肉、鵝肉等。另外,在供品中一盤青團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是清明的象徵。

青團是用艾青葉搗碎後取汁與糯米粉揉在一起做成的,裡面嵌有豇豆沙或白糖芝麻或黃豆粉做的餡子。

根據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各自有不同的五種菜品。

當祭桌上的香,蠟燭將燃盡時,就給祖先燒一些由錫箔折成的“銀元寶”送行。

老底子,普通人家去上墳,一般都是先乘航船或腳划船到墓地附近的鄉下,再步行到墓地。但一些有銅鈿人家則會僱轎伕坐著轎子去上墳,所以就有“三月上墳坐轎子”的諺語。

1、四個碗,一個黃花魚(兩條煎的黃花魚擺在碗上),一個火腿腸(或燒肉)切片,一個煎豆腐(或炒雞蛋),炒一個芹菜就行了,當然也可以用別的,注意每個碗上面放點芹菜葉,把四個碗放在一個四方盒子裡,盒子裡同時放上筷子。

筷子數量根據逝者人數確定,如果老兩口子都去世了,就放兩雙,如果去世一個,就放一雙。

2、餑餑是那種小的,做饅頭的都懂,提前預定即可,老兩口去世一人就放五個,雙雙都去世就放十個。

3、將盒子用包袱包起來,餑餑放箢篼裡,箢篼裡同時放上燒紙,一頭菜盒子,一頭餑餑箢篼,用擔杖挑著,上墳的時候將盒子開啟,盒蓋放前面,將餑餑摞上盒子蓋上。

祭奠烈士用的白花,用皺紙怎麼做,祭奠烈士用的白花用皺紙怎麼做,注意是皺紙,皺紙,皺紙。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一一開放有愛 恩 找幾張紙巾 疊在一塊就像摺扇子似的折 折的細點 然後中間纏鐵絲緊點 然後把紙巾一層層開啟就好了 雖然不是太好看 也代表一片心意了!祭奠烈士用的白花用皺紙怎麼做,注意是皺紙,皺紙,皺紙。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一一開放有愛 玫瑰花的摺法 將摺紙向內對折,對折的同時將中心的四方形向下壓將摺紙...

涼拌菜的蒜水是怎麼做的,做冷盤用的蒜水怎樣做?

侯爵哆啦 主料 粉皮1張 黃瓜50g 熟花生米10g輔料 芝麻紅油適量 鹽適量 麻椒油2g 胡椒粉2g 大蒜3g 白糖1g 醋10g 1 把大蒜用搗蒜器搗泥。2 加入醋 白糖 鹽。3 再加入大蒜泥 胡椒粉 礦泉水調味汁。4 把粉皮碼在碗的下面,鋪上黃瓜絲,倒上調味汁。5 澆上芝麻紅油。6 再澆上麻椒...

第(3)題用離心率 準線之類的要怎麼做

t 2,0 2 設pq x my 1,代入x 2 y 1,得m y 2my 1 2y 2,m 2 y 2my 1 0,4m 4 m 2 8 m 1 pq m 2 1 m 2 2 m 1 m 2 t到pq的距離h 1 1 m s pqt 1 2 pq h 2 m 1 m 1 1 2 2,當m 0時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