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汗如之
我個人認為,袁紹即使採用田豐的建議,田豐主要的兩條諫言,乙個是奇襲許都,乙個是韜光養晦,袁紹如果,大概率能打敗曹操,小概率統一天下。
現在分析一下田豐的這兩條建議:
第一,奇襲許都,被袁紹一口否定,原因很簡單,他已經出兵了,被于禁擋住了,田豐一無所知還去撞袁紹傷口,袁紹只能拿並猛小孩生病絕前橋搪塞了。田豐被記錄下來的這條建議,主要是拖,拖的過程中「襲擾」,實際上袁紹也算是嘗試了分兵騷擾,劉表都能算一路。只是袁紹沒有執行拖到底,但真的拖個三年五年,曹操真的拖不起。
第二條,就是韜光養晦,曹操正值上公升期,剛剛消滅呂布兼併徐州,臧霸搶奪青州,鍾繇節制雍涼挾制幷州,袁紹如今反而是下風,再不打就晚了。
最後,畢竟就田豐的建議,只要天天派人去騷擾曹操,騷悔磨擾上幾年曹操就要不戰自敗了,換句話說,難道袁紹打的不是持久戰麼?我們分明看到,袁紹百分百打的持久戰,耗得曹操已經支援不下去了,甚至都有不打的念頭了。難道還不叫持久戰?
延津,白馬失利後,袁紹也根本沒有急著跟曹操打仗,整個在官渡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任何兩軍交手的文字。只是說袁紹高樓射箭,曹操這邊用投石車應對。袁紹一點冒險都沒有,包括糧道被劫,直接派出了萬餘人護送糧食;也派劉備襲擾後方。
所以說袁紹一直都是穩紮穩打的,甚至可以說了沮授和田豐的建議。並且取得的非常大的成果。
所以,綜合概率上看,如果袁紹當時聽田豐的,穩固後方生產,等曹操生變是最好的選擇,估計可以大概率戰勝曹操。
2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能。田豐建議袁紹和曹操打持久戰,袁紹地盤比曹操大,實力比曹操強,時間長了就可以打敗曹操。
3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如果袁紹簡哪蠢田豐的建議,就不會有以後的曹操了。在田豐投奔曹操之後,向田豐坦言,如果袁紹能攔陪夠田豐建議,他緩謹一定會被打敗。
4樓:流螢人生
主要因為袁紹比之曹操數仿,差的不是乙個檔次,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官渡之戰兩人的表現就能立判高下。袁紹善猜忌,無謀略,不果斷,拒納諫,就根本當不了重任,做不了握畢鎮統帥,他的崛起,段粗多半靠的是家族顯赫,所以袁紹敗給曹操,那是遲早的事情。
如果袁紹聽取田豐的建議,不發動官渡之戰,能拖垮曹操嗎?
5樓:網友
三、歷史的必然性綜上所述,田豐不跟曹操硬碰硬的戰略是正確的,如果袁紹可以聽從並照做,最後拖垮曹操,也許今天的三足鼎立又是另一番局面。但是很可惜,袁紹並沒有採取建議,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令人惋惜。
6樓:微風的輕柔
如果袁紹聽取田豐的建議,不發動官渡之戰,我認為是能拖垮曹操的。首先曹操無論是軍事實力不如袁紹;其次曹操是四面環敵,北面有袁紹,西面有張魯、馬騰,南面有劉表,東面有孫策;這種情況下袁紹不打曹操,曹操也會主動出擊打別人,只要曹操先動手了,那麼袁紹就可以出擊了,哪怕不主動出擊,用拖的方式也能拖垮曹操。
7樓:星座達人
我認為是可以的,曹操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位於中國的中間部分,可以說是四面受敵,而且根基沒有袁紹那麼牢固。
8樓:網友
袁紹是乙個剛愎自用的人,不是很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如果當時聽從了田豐的建議,不發動官渡之戰,結果是千差萬別的,畢竟當時袁紹的實力應該是最強的,完全有能力正面擊潰曹操,但是袁紹太大意了。
袁紹手下的謀士田豐,他在三國中算是頂級謀士嗎?
是的,田豐足智多謀,在袁紹的謀士裡就很拔尖,他出謀劃策為袁紹打了很多勝仗,在三國中絕對算是頂級謀士。我認為不算。如果田豐的智商足夠高,那麼肯定會看到袁紹的失敗,所以我認為不算。田豐在三國時期算得上頂級謀士,但是因為跟著袁紹,使得很多計謀沒有辦法實施,留下的功績也相對比較少,如果田豐跟隨一名明君,能夠...
官渡之戰後,袁紹還有機會翻身嗎
沒有機會。因為失敗之後,大部分地盤都被曹操占領,他沒有了翻身的基礎。 愚樂說娛樂 其實我覺得袁紹是有機會翻身的,因為袁紹的大本營並沒有受損,官渡之戰只是乙個轉折點,倘若他可以好好的回去厲兵秣馬並且可以知人善用的話那麼他絕對可以取勝,只可惜他輸在了自己優柔寡斷的性格上。 楓殺 有機會,官渡之戰確實很大...
官渡之戰以後,袁紹到底還有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管子其實已經在四百多年前,就已經給袁紹的結局,下了乙個定論 必敗無疑,翻盤絕無可能!那麼為什麼至今還有人會提出 袁紹有機會翻盤,而這個疑問又來自於 呢?可能主要來自於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兵力問題。官渡之戰中,曹操萬人軍隊打敗了袁紹的萬人的軍隊,對於擁有萬部隊的袁紹而言,這些都只是毛毛雨而已,根本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