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筱磊
一、葉盛,明代著名藏書家,其藏書樓籙竹堂「藏書之富,甲於海內,聚書至數萬卷」。葉盛經常告誡子孫要愛書讀書。他說:
子孫才分有限,無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讀書。貧則教訓童稚以給食,但書種不絕足矣!」 二、徐乾學,清初著名藏書家,從小就喜歡書,愛讀書。
針對當時很多人只想為兒孫們多留下點土地財產、金玉寶物、亭臺樓閣等,他卻對他的幾個兒子說:「依我看,不論給後人留下什麼財產,也難免會有失去的一天,不會長久享用不盡的。那麼我給你們留傳下什麼東西呢?
徐乾學指著滿屋子的藏書笑著說:「所傳者惟是也!」並當即給藏書樓定名叫「傳是樓」。
很顯然,在徐乾學看來,田產財物、珍寶玉器等物質財富總有用盡之時,而書籍裡的知識是永遠也學不盡用不完的。 三、清末藏書家張金吾藏書樓有詒經堂一處,系取「遺子**滿籯,不如一經」之義;楊以增的藏書樓名叫「海源閣」。他把書籍比作海洋,「學者而不觀於海焉,陋矣。
然而,「觀於海,久處其中,茫洋浩瀚不知所歸,激櫻亦為學者之戒。學者應該涉海而探源,知源之所出。」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書籍它確實是一橋橘個知識的海洋,只要我們「涉海探源」,就一定會找到永不枯竭的知識之源的!
四、浙江寧波天一閣,建於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為面寬六間的兩層樓房,樓上按經、史、子、集分類列櫃藏書,樓下為閱覽圖書和收藏石刻之用。建築南北開窗,空氣流通。書櫥兩面設明消叢門,既可前後取書,又可透風防黴。
五、清朝北京故宮文淵閣,是專為收藏四庫全書而建的藏書樓,其房屋制度、書架款式等仿天一閣。 六、中國古代的官私藏書,總的來說,是供少數人閱讀使用的,這同文化為少數人所掌握的歷史時代是相適應的,而私人藏書也在很在程度上保護了文化。
2樓:鬱樂珍
1魏晉南北朝崔慰祖。《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記載:「(崔慰祖)聚書至萬卷,鄰里年少好事者來從假借,日數十帙,慰祖親自取與,未嘗為巧野辭」。
2五代石昂,「家有書數千卷。喜延四方之士,士無遠近,多就昂學問,食其門下者迅啟或累歲,昂未嘗有怠色」。 3宋代宋敏求,家有藏書三萬餘卷,多精審之本,其豁達肯借著稱於時。
4宋代聞人滋,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稱其「多蓄書,喜借人。自言作門客牙,充書籍行」。 5明清嶽浚,為抗金畝寬如名將岳飛九世孫,積書萬卷不吝借人,故「一時名士多遊其門」。
中國一共有多少大的藏書閣
3樓:匿名使用者
1.文淵閣位於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後,原明代聖濟殿舊址。清朝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西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庫全書》的圖書館。
世界上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曾藏在這裡,以非常考究的楠木書箱盛裝,安置在書架上。
2.文溯閣位於遼寧瀋陽故宮之西,乾隆四十七年(西元1782年)興建,專為存放《文溯閣四庫全書》,另有《古今圖書整合》亦存於閣內。
3.文津閣位於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平原區的西部,千尺雪景區之北。建於乾隆三十九年(西元1774年),是內廷四閣中第一座建成之閣。
文津閣內原藏《古今圖書整合》萬卷、《御製詩》四集,1785年《四庫全書》也曾收藏於此。辛亥革命後,《四庫全書》運往北京圖書館,《古今圖書整合》早年已被軍閥盜賣淨盡。
4.文瀾閣位於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館內。初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西元1782年),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倖存的一閣。
4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的文淵閣和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瀋陽的文稿溯閣、鎮江金山寺內的文宗閣、揚州的文匯閣和杭州的語言瀾閣為清代七大藏書閣,是珍藏《四庫全書》的書庫。
七大藏書閣,皆以文為首,第二個字多從水旁,象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二百多年來,七大藏書閣在帝國主義的蹂躪下,有的已遭厄運。文源閣於1900年隨著中外罕見的園林傑作——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搶掠一空之後,被付了一炬。
文宗閣和文匯閣在19世紀中葉毀於一火。
我國古代私人藏書的發展如何?
5樓:尹朶月
私家藏書的管理首先是要愛惜圖書。宋朝史學家司馬光同時也是乙個藏書家,他講究圖書管理的第一原則就是要「寶惜圖書」,他說看書的時候要注意「几案潔淨」、「承以方版」,還有特別講究的是不能「以指爪撮起」。元朝書畫名家、藏書家趙孟頫,也說首先要對圖書懷有敬意,看書的時候要「淨幾焚香」,「勿卷腦,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夾刺」,然後「隨損隨修,隨開隨掩」。
這些要求中前面講究的是要防止看書時候的一些不良習慣,後面講的是要隨時保護。古時候的藏書家都會注意給書進行裝幀,裝幀也大有講究,如孫從添說「糊裱宜夏,折訂宜春」。另外藏書還要講究陳列,要有秩序地陳列,跟兵家一樣,排兵佈陣有章有法,且最好給圖書編乙個目錄,按照目錄來排列圖書,這樣找書就容易了。
6樓:網友
措理就是管理、保護。古代藏書家,經過長期的藏書實踐,積累了很多管理、保護圖書的經驗和方法,一些藏書家和文獻學家就把這些方法給記錄下來,形成一些專門的著作。比如南宋時期就有鄭樵的《通志·校讎略》;明朝時期有祁承爜的《澹生堂藏書約》,澹生堂是他的藏書樓號;到了清朝又有兩部專著,一是清前期的孫從添的《藏書紀要》,一是清後期湖南藏書家葉德輝的《藏書十約》。
這些書都是介紹古代藏書家藏書經驗的專著,當然還有一些分散在其他著作裡的論述。
藏書家的措理之術首先是要收聚圖書,也就是怎麼去訪求這些書。有些書很寶貴,不是隨便就能找到的,而是藏書人辛辛苦苦找到之後,才給它收入囊中。如南宋鄭樵提出「求書八法」,根據圖書的內容去找相關部門或相關職業,或根據這本書產生的地方、記載的地方,到某個地區去找書,總共有八個方法。
清代孫從添在《藏書紀要》裡則講了購書的「六難」,從相反方面給大家提供一種克服這些困難的方法,以便訪書購書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藏書是誰的作品?
7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贄(1527~1602)原姓林,名載贄,字卓吾,又號巨集甫,別號溫陵居士,生於泉州晉江,是明代後期傑出的回族哲學家。他於1552年中舉,仕途生活前後歷經21年。55歲時,他辭官講學,辨史著書。
李贄的光輝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反對封建等級和封建束縛的進步思想。李贄認為,每乙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堯舜同普通人是一樣的,每乙個人都是現成的聖人。什麼忠孝節義,都是假裝出來的。
只有「飢來吃飯困來眠」,才是最自然的,才是真正的「道」。又主張自由、自治,反對封建的禮教、政治攔遊和法律的束縛。認為每乙個人有不同的個性,應該讓個性得到發展,使每個人都得到適當隱褲的安排,這才是合理的。
其平生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灶衡簡》和《史綱評要》等大量著作。1602年在河北通縣被明神宗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逮捕入獄,憤然自殺於獄中。
古代大藏書世家(一)
8樓:承吉凌
古代雖然沒有圖書館,但是藏書樓卻由來已久,不僅有官方藏書還有私人藏書。
官方藏書政治性較強,所收藏之書,多是有利於維護其統治的書籍,而且改朝換代市,經常遭到毀壞。反觀私人藏書,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因為比較隱秘,所以很多儲存完整。
第一大藏書世家,當為曲阜孔氏。孔氏藏書,最早源於孔子。我們都知道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
他最大的功績之一就是保留了大量的先秦古籍。孔子廣收先世典籍,研究整理,修編了《詩》《書》《禮》《樂》《春秋》。所以孔子應該是第一位私人藏書家。
並且這些藏書一直流傳到八世孫孔鮒和孔騰的時候,正趕上秦始皇下令焚書,兩人為保書籍,將其藏在牆壁之中,躲過一劫。由此事便可看出孔家對書籍是多麼的看重。孔家藏書的傳統歷經千年不改,累世積聚,到清朝時,藏書多達幾十萬卷。
不愧是詩書傳家的千年世家。
十大名妓都有誰,我國古代十大名妓都有誰?
易璽涵 眾所周bai知,歷史上的各個朝du代都有很多的青zhi樓,比如說比較有名的怡dao紅樓 萬花內樓 醉歡樓等等,說容白了就是妓院,而這些個風月場所也都會有一些能夠鎮得住場子的名妓,俗稱為頭牌。那麼,歷史上究竟有哪些青樓的頭牌能夠拔得頭籌,成為十大名妓呢?我覺得既然能夠成為乙個青樓的頭牌,應該不...
我國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戰役,中國古代都有那些著名戰役?
1 阪泉之戰 黃帝 vs炎帝 第一場戰爭 僅存於神話 2 牧野之戰 商vs周 可考證的第一戰 3 長平之戰 秦vs趙 最後乙個能獨立抗秦的國家衰落4 雁門之戰 李牧vs匈奴 第一次大規模以步制騎5 鉅鹿之戰 楚vs秦 5萬 40萬 破釜沉舟,不用說了6 彭城之戰 楚vs漢 3萬 60萬 騎兵的妙用7...
古代有名的負心漢都有誰
azraelhook之歌 第一,戰國時人吳起。吳起為衛國人,妻子為齊國人。魯國國君看中吳起的軍事才能,想拜他為將,但又擔心其妻為敵國之女,恐吳起立場不堅定,因此一直猶豫不決。為表心跡,獲得自己想要的位置,吳起竟然傷心病狂地殺掉自己的結髮妻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第二,三國時人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