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樂觀的小潔潔
215年,曹操率領大軍征討割據漢中地區的張魯,孫權聞訊後,親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打算趁曹操主力在西線作戰時,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奪取這一地區。然而戰爭的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逍遙津之戰中,合肥守將張遼僅用八百人,就擊敗了東吳的十萬大軍,還差點活捉孫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一、孫權驕傲輕敵,吳軍麻痺大意。
在與曹操的對抗過程中,孫權方面始終是以少對多,比如說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不過五萬人,而曹操擁兵二十萬;213年的濡須之戰,曹操方面號稱步騎四十萬,而孫權只有七萬人。
孫權雖然兵力比曹操少,但在戰場都取得了明顯的優勢。這次孫權投入了十萬軍隊,而鎮守合肥的軍隊僅有七千人而已。
孫權認為自己經常以少勝多,連曹操都不敢輕視自己,如今合肥僅有七千人,如何能擋得住自己的十萬大軍!
這次江東的名將幾乎盡出,比如說呂蒙、陳武、甘寧、淩統、潘璋、宋謙、徐盛、丁奉、鋒隱賀齊、蔣欽等。全軍上下瀰漫著一種必勝的情緒,孫權更是驕傲輕敵,根本沒把張遼以及七千人放在眼裡。
其。二、張遼善於用兵,魏軍出其不意。
當得知孫權率領大軍前來時基基散,魏軍內部還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曹操曾留下乙個錦囊,「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結果導致「諸將多疑」。其次,魏軍將領之間不和,樂進、張遼、李典「素不睦」。
關鍵時刻,張遼站了出來,「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搏氏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
>張遼不愧是五子良將之一,善於用兵,他知道吳軍人數眾多,守城很困難,不如乘吳軍不備,主動出擊,挫其銳氣。於是張遼挑選了八百精銳,在第二天早晨發起了突襲。
結果吳軍完全沒有防備,頓時被打亂陣型,全軍失去了指揮,只能任用張遼衝殺。應該說張遼完全實現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意圖。
2樓:小九七
張遼用手納八百人擊敗孫權敏殲十萬大軍是謠言,八百人突襲孫權是事實,但並沒有將孫權橋薯衝打退,把孫權打退是後來的六千人。
3樓:bat誰主沉浮
逍遙津之戰中,張遼之所以僅用八百人,就能擊敗孫權十萬大軍,那是宴緩搭因為孫晌拿權聞風喪膽。早就哪首被張遼的威名給嚇怕了。
4樓:聶朝霞說時尚
根據史書記載,十萬大軍是東吳方面進攻合肥的總兵力。但由於東吳的軍制缺知則猛陷和孫盯激權的軍事能力不足,東吳的十萬大軍在孫權本人抵達逍搭橋遙津的時候並沒有真正完成集結並達到指定位置。
威震逍遙津,差點俘虜孫權的張遼為何一生都沒能討伐蜀漢
希希八卦 張遼作為五子良將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終其一生,為曹魏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從跟隨曹操開始,一直南征北戰,幾乎當時曹操發起的每次大型戰役,都沒有少了張遼的身影,包括但不限於 官渡之戰,長阪坡之戰,赤壁之戰。但是終其一生,張遼卻也沒有和蜀漢這個曹魏大敵對上過一次,一直都兢兢業業的鎮守在合肥,死...
如何評價《琅琊榜》中的言豫津,琅琊榜中言豫津是否結婚
韓筱筎 言豫津評價 為人風趣。不過言豫津並非完全荒唐,從他的一言一行中不難發現,他是乙個很識大體的人,只是不屑於管那些瑣事,一心只想玩樂而已。幹門 幹門武功一向以身法招數見稱,對門下 的資質要求極高,練功是否勤苦什麼的反而不太要緊,正是大大對了言豫津的脾性。只見他滿台衣袂飄飄,扇底輕風,殺傷力是否驚...
琅琊榜中言豫津是否結婚,琅琊榜言豫津和誰定親 寒夫人和言候什麼關係
心明心誠 琅琊榜 中,梅長蘇剛到金陵沒幾天,霓凰郡主的比武招親就在迎風樓前開始了。梅長蘇隨著蕭景睿和言豫津一起前往 彼時,太子和譽王爭奪梅長蘇正盛,並且又同時知道梅長蘇就住在謝府的雪廬。所以譽王請出了皇后去謝府準備招攬梅長蘇,但被蕭景睿認真迴避了。接下來太子這邊的越貴妃要出招了。越貴妃比言皇后高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