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時期名相?
1樓:匿名使用者
唐太宗時真正做過正宰相的有房玄齡(中書令、尚書左僕射)、杜如晦(尚書左僕射),這兩個最有名。此外較有名的還有長孫無忌(尚書右僕射,唐太宗皇后長孫氏胞兄)、溫彥博、蕭禹等。
唐朝宰相的權力有多大,為什麼唐朝有那麼多的宰相呢?
2樓:輕描歲月跎
三省六部制,始創於隋代,興於唐代,將宰相權力一分為三。中書省(隋朝稱內史省)負責起草政令,長官中書令,正三品,副長官中書侍郎,正四品上。門下省負責稽核政令,長官侍中,正三品,副長官門下黃門侍郎,正四品上。
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長官尚書令,正二品,副長官左、右僕射,從二品,下設六部:吏部、戶部(李世民繼位前稱民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長官為尚書,正三品,副長官侍郎,正四品上。
理論上,三省長官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同為宰相。但是,由於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前曾擔任尚書令一職,他繼位後此職不再授予**下,所以尚書省長官長期缺位。
與此同時,因為尚書省**品級高於中書、門下二省,從制衡角度考慮,尚書省在權力上反而是最小的,只有執行權,無決策權。副長官左、右僕射很多時候只是作為榮譽銜。
如此一來,真正的固定宰相實際上就只有中書令、門下侍中兩人。
按照正常程式,中書省起草政令,門下省稽核。
但如果中書、門下二省意見不一致,勢必嚴重影響行政效率。
於是,李世民在位期間,在門下省設政事堂,由中書令、門下侍中及部分其他**共同決策。
皇帝任命參與決策的其他**,被授予「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是三品官的意思,而是「同中書、門下二省的三品長官中書令、門下侍中一起處理政務」的意思)。
這只是個差遣,這些**本身的官職品級不會受到影響。
理論上五品以上**都能夠被授予這二者,通常情況下,往往是中書侍郎、黃門侍郎、六部尚書、侍郎等最有可能以這樣的身份入相。這些人都被稱為宰相。
政事堂原本設在門下省,武則天稱制時,將政事堂遷往中書省,由親信中書令裴炎掌理,取消了門下省的封駁權,從此,中書令成為首席宰相。武則天又一度將各機構、官職改名,中書省改稱鳳閣,長官中書令改稱內史;門下省改稱鸞臺,長官侍中改稱納言;同中書門下三品改稱同鳳閣鸞臺三品;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改稱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李唐復辟後改回原稱呼。
玄宗在位期間,又採用中書令張說的建議,將政事堂改稱「中書門下」,由原本的定期會議改為直接中書門下二省聯署辦公,進一步削弱門下省權力,並且下設六個堂,與尚書省六部的職權多有重疊,也削弱了尚書省的權力,是一種進一步集權的表現,原本三省分權的作用形同虛設。
3樓:取個名都好難
因為皇帝覺得只設立乙個宰相的話,那這個宰相的權力太大了,倒不如這樣多設立幾個,自然每個人的權力就小一點,這樣就不用擔心宰相不聽自己的話,對於朝廷也有乙個更平衡的發展。
4樓:我是湯姆蘇
掌管乙個國家的內政,因為唐朝是宰相制度。宰相是古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並且掌握乙個國家的所有政務,而唐朝施行了宰相制用來治理國家。
5樓:明明的茶
宰相的權力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唐朝的宰相分為左右宰相,這樣可以防止乙個宰相的權力過大,危害統治,所以分權制衡。
唐代宰相權力是怎樣演變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設三省六部,大大削弱了相權。
宰相在唐朝權利是不是很大?唐朝為啥有那麼多的宰相?
7樓:墨陌老師
宰相在唐朝的權力還是比較大的,有些時候還能夠駁回皇帝的旨意,唐朝的宰相這麼多是因為唐朝的宰相沒有固定的任期,宰相經常進行更換。
8樓:職場導師夏清
唐朝宰相權力是非常大的,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而之所以這麼多宰相,是因為有很多宰相在政治鬥爭中失敗了。
9樓:網友
我認為宰相在唐朝的權力挺大了,因為宰相的權力僅次於皇帝。唐朝有那麼多宰相是為了權力的制衡,因為宰相權力大,不可能讓乙個人說算,沒有權力制衡。
10樓:社會生活家
宰相的權力並不是很大,在唐朝的時候,輔佐皇帝處理朝廷大事的高階**都可以被稱作宰相,所以才有很多的宰相。
11樓:之珈藍福
宰相在唐朝的權力是很大,權利僅次於皇帝,唐朝宰相多的主要是消弱權力,起到互相分割作用。
唐朝中國面積有多大,唐朝國土面積有多大
教育導師張老師 唐朝中國面積1237萬平方公里。唐朝 618年 907年 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稱帝建立唐朝,以長安為京師。658年置東都洛陽 後又陸續增置北都太原,南京成都 鳳翔等都城 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
列舉秦朝 唐朝 北宋 明朝君權與相權關係的有關史實,揭示其歷史演變的總體趨勢,並指出其影響,謝謝
史實 秦朝,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在 設定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權力一分為三,相權削弱,皇權加強。北宋,宰相下設參知政事 樞密使 三司使,相權一分為三,便於皇帝總攬大權。明朝,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直屬皇帝。皇帝的權力空前提高。趨勢 君權日益加強,相...
唐朝的相王是誰,唐朝丞相叫什麼
李旦為相王。李旦 公元661 716年 高宗第八子,母親為武則天皇后。封豫王,又封冀王。武則天廢中宗李顯後繼位,時年23歲,在位10年 公元684 690年,公元710 712年 病死,葬橋陵。年號文明 景雲 太極 延和。橋陵位於陝西省蒲城縣西北15公里的豐山上。歷史上丰山曾稱作 金幟山 和 金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