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設定副相削弱宰相政權。即在宰相之外,又設定乙個參知政事,即相當於副宰相。二是設定「二府」,分割宰相兵權。
二府,指宰相府之外,又有乙個樞密院,形成宰相府和樞密院兩府牽制局面。三是設定「計相」,分割宰相的財權。另外,還採取「官職分離」、「名實不一」的方法,干擾相權,使宰相散早悄無法行使統率百官的權力。
如侍郎和給事中,並不負責本省的政務。司諫官如果睜者沒有皇帝的特旨,也不能過問諫諍之事。連****的三省主官,也只有奉旨才能行使本部的範圍之權。
即所謂「官無定員,員無專職」,至於僕射、尚書、丞、郎、員外,居其官而不知其職者,更是常有的事。在這一制度下,「官」、「職」和「差遣」是有明確區分的。「官」,是品位的一種名稱,並無實際的權力,如中書令、尚書令,官位很高,但無權參與朝政。
職」,是具有某種權力的標記,某一職位,具有什麼樣的權力,但並無固定人員,無論你是什麼「官」,只要讓你擔任此「職」,便具有此「職」的權力。「差遣」,指受到指派,某人可以行使何種職權,這就是具有了實際權力,可以「治內外之事」。如中書令、侍中都是「官」,只有帶有上級的衝渣「差遣令」,方能擔任宰相或行使其他實際權力。
2樓:匿名使用者
設中書門下耐橋(即 政事堂)管行政,長官為同氏喚平章事。殲畝凱設樞密院,管軍事,長官為樞密使。設三司,管財政,長官為三司使。
3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用「分割」這個詞,是削弱權力,分散權力。
4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中的「杯酒釋兵權」
北宋第乙個皇帝趙匡胤的宰相是誰?
5樓:網友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徙居洛陽,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乾德二年,任宰相。
趙匡胤在位期間,是通過什麼手段來加強自身權力的?
6樓:帳號已登出
是通過集中政治權力來加強自身的權利的,他是削弱了很多人的權利,設定了很多的機構。
7樓:劉心安兒
首先就是將所有的權利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而且也籠絡了人脈,也春搏把很多優秀的扒陪祥人才都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還有就是亂吵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便民。
8樓:史蒂芬斯
主要就是因為他是乙個非常有心機的人,而且通凳敗過身邊的人握渣來把握他們的心理,瞭解他們棗皮顫的一些事情,來增加自己的權利。
趙匡胤是哪一政權的開創者?
9樓:李秋言
宋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 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有人推算,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朝時期,儒學復興,出現程朱理學,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980年的3710萬增至1124年的12600萬。
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亦有學者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時期。
宋朝立國三百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直接亡於內亂的王朝。
10樓:初入社會的小學僧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徵南唐,多有功績。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受命前往禦敵。[1] 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譁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11樓:體娛荒原
趙匡胤是北宋的開創者,是宋朝的開創者,經過陳橋兵變之後,他就披上了黃袍。
趙匡胤在位期間實施了什麼政策?
12樓:網友
解除武將兵權,加上皇帝權利,重文輕武。
宰相的權力有多大
職務由來 z ixi ng 宰相是國君之下輔助國君處理政務的最 職。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戰國以後是宰相。宰相,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泛指的職官稱號。宰是主宰,相是輔助之。職務變遷 宰相的正式官名隨著朝代的更替,先後出現過 丞相 相國 大司徒 中書命 尚書命 參知政事 內閣大學士 軍機大臣等多達幾十...
趙匡胤的籍貫?趙匡胤祖籍是哪裡
從 宋史 太祖本紀 到有關史籍辭書,對趙匡胤的籍貫皆載為涿郡 今河北省涿煙市 籍貫係指乙個人的祖居或出生地。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這顯係指祖居而言。但據 畿輔通志 保定郡志 保定府志 清苑縣志 等載,趙匡胤高 曾 祖三代墳墓,都在河北省清苑縣御城村西北。哪有祖居涿郡,祖墳卻葬在二百里外的清苑之理?未...
宋代的政治婚姻 宰相如何選女婿,宋朝的宰相是什麼官職?
宋代興起的商品經濟熱潮,也正在重塑人們的社會生活與社會心理,從另乙個方向推動了宋人婚姻觀念的轉變 不問閥閱,只問貲財。這一現象宋人也觀察到了,蔡襄說,觀今之俗,娶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隨其貧富。同時代的鄭至道也說,今之世俗,將娶婦惟問資裝之厚薄,而不問其女之賢否。這種擇偶觀念,跟今天有點接近。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