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魏韓三國沒有乘勝滅楚國,產生了哪些後果?

時間 2025-05-03 08:10:10

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燕、魏、楚、齊六國,統一了全中國。

1樓:馬纓杜鵑

你好。對的。秦始皇十七年(前秦統一形勢圖230年)滅韓、十九年(前228年)滅趙、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

2樓:最後線索

秦國滅掉六國的順序是:

一、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滅韓。

二、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滅魏。

三、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

四、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滅燕、趙。

五、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滅齊。

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

3樓:杯具的木頭

其實不對,當初還乙個國家,是衛國,衛國因為弱小免遭滅亡。

4樓:網友

你說的這句話是錯誤的!雖然秦滅六國的順序現在各學派的人是有爭端的,但是目前比較公認的是「韓趙魏楚燕齊」! 西元前230滅韓,前228滅趙,前225滅魏,前223滅楚,前222滅燕,前221滅齊!

高考攻略裡面的巧計秦滅六國順序可這樣聯想:喊趙薇去演戲!

5樓:網友

順序是這樣的韓、趙、魏、楚、燕、齊。

6樓:金陵一夢

沒錯,有個中學老師編了個順口溜:喊趙薇去演戲。

7樓:茅舍賣酒翁

順序錯了,韓魏趙楚燕齊。

而且當時還有乙個衛國沒被滅呢。

8樓:厄爾丶麥尼考特

不是的,趙是最後被滅掉的。

9樓:網友

先後滅掉了韓魏趙楚燕齊。

10樓:採菊東籬

錯了,是韓趙魏楚燕齊吧。

齊魏韓合縱攻楚

11樓:小的事軍頻道

<>《齊魏韓合縱攻楚。

秦昭王即位之初,秦國忙於平定諸弟爭奪君位的內亂,齊、魏、韓、楚等國結為合縱同盟。此時楚國背棄合縱之約而與秦國交好,齊、魏、韓三國合兵攻伐楚國。前301年,齊國聯合宋、韓等國向楚國發動進攻,宋國隨齊伐楚。

楚國發現後,派子象勸說宋王偃。宋王偃聽後,決定依然持中立立場,不再派兵攻楚。齊將匡章、魏將公孫喜、韓將暴鳶率三國聯軍攻絕搏打楚國方城(楚國方城,環繞在今河南方城西、南、東三面),秦國則以羋戎為將攻打楚國。

昭睢受命論楚兵抵禦秦國,他建議楚懷王再撥楚後,以向秦表示必戰之決心。

秦國稍攻佔城邑後必然撤兵,而不願與楚國相互消耗,使齊、魏、韓得利。楚懷王睜粗聽從其建議,增撥兵力。秦軍攻佔新市(今湖北京山東北)後,果然未再繼續悉巨集鎮進攻。

在方城,楚國以唐昧(一作唐蔑)為將,與三國聯軍夾泚水對陣,三國皆不知河水深淺,不敢貿然渡河,彼此相持達6月之久。

聯軍最後從樵夫處訪知,凡楚國防守密集之處河水均淺,匡章便派精兵於夜間渡河發動進攻,在泚水畔的垂沙(今湖北唐河西南)大敗楚軍,殺死楚將唐昧,韓、魏攻取宛(今河南南陽)、葉(今河南葉縣西南)以北的大片領土。此役史稱「垂沙之役」,或稱「重丘之役」。

西元前221年齊國滅亡,是什麼導致了齊國的滅亡?

12樓:晚安小耳朵

齊國是戰國七雄之一,齊國滅亡的直接原因是秦國對齊國宣戰。但它滅亡的根本原因則是齊桓公晚年昏庸無能,兵力衰退。

13樓:花裡胡哨

我覺得是人為原因導致了齊國的滅亡,因為齊國總是在自欺欺人,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是非常嚴重的。

14樓:阿樂秋季雨

主要就是因為朝廷的發展並不是特別的好,也是因為受到了很多人的侵犯,所以才會導致了滅亡。

魏蜀吳三國時期為什麼那麼出名,三國時期魏蜀吳晉四個國名分別是怎麼來的

我想是因為四大名著之一的 三國演義 的廣泛流行吧,其實中國歷史上像這樣的幾個政權同時並存爭霸的時期也不少見,像北宋年間的宋遼夏之爭就是更大意義上的三國爭霸。但是歷代一直奉宋朝為正朔,而且遼夏皆是少數名族政權,所以史家一般不把遼夏與宋並立。因為那是中國統一後的第乙個亂世,第乙個往往出名當時群星閃爍,是...

魏蜀吳三國紛爭的結果是什麼,魏蜀吳三國哪個贏了

1.生靈塗炭 人口由東漢末年的5600多萬降至不足1000萬。2.社會衰敗 大量人口死亡使的各方面發展遲滯甚至是倒退。尤其是農業。3.經濟科技倒退 伴隨著戰亂。災荒。疾病。原有的國家系統不負存在。民生政治全面腿步。結果是司馬家拾了便宜。社會相對倒退,軍閥混戰,民不聊生。1 亂世出英雄,人才輩出,各種...

三國時期蜀國怎麼滅的

被魏國滅的 劉備的後代沒曹操的後代強 鄧艾偷渡陰平打下了成都 蜀國滅亡的內因 哲學上講,物質發生變化,首先是質變,然後才是量變。而質變又緣於事物內部諸因素的長期相互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講,蜀國的滅亡,首先是其內部政治 軍事等諸因素惡性迴圈發展的結果。一 三大軍事慘敗使蜀國大傷元氣 二 窮兵犢黷武使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