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識與知
周公據說曾輔助武王克殷軍事行動。武王克商之後,分商都畿地區為邶、鄘、衛三國,設三監督察治理。武王克殷三年後,武王逝世,由周公旦和召公奭、太公望輔佐其子周成王。
文王三子管叔鮮乃周公拆悉旦之兄長,按照兄終弟及的制度,武王逝世後則依次當由管叔繼承王位,然而周公旦卻把他與五弟蔡叔度派到商畿地區(一說七弟霍叔處亦被派到商地),於是管叔、蔡叔聯合商族殘餘勢力與徐國、奄國等東夷外族(《史記·管蔡世家》載聯合帝辛之子武庚),合兵勤王,在商畿地區叛亂,史稱「三監之亂」。他們四處散佈流言,說「公將不利於孺子」、「天耐沒降割於我家……有大艱於西土」,周都鎬京位於殷之西,詛咒西方周國要有大難降臨。
周公出師東征,三年後平叛,正法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廢霍叔為庶人,並將國家勢力擴充套件至東海,俗稱「周公東征」。
周公在戰後,建造了成周雒邑,稱為「東都」,以便管制殷朝頑軍。《尚書大傳》稱「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行書,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如《金縢》、《無逸》等。周公對易經旅畝乎創作也有貢獻。
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為聖人。周公思想對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漢代儒家將周公、孔子並稱「周孔」。
周公死後葬於畢。2004年在陝西省岐山縣內的周公廟地區,發現了疑似周公之墓葬群。
2樓:何
周公旦,武王姬發弟弟。武王去世後,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攝政。期間如做平定,管叔、蔡叔和渣鍵衡霍叔勾結商紂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的「三監之亂」,並將國家勢力擴充套件至東海。
他後建成周洛邑,稱為「東都」。據說《周禮》是他做的,對易經也有貢獻亮芹,受儒家的推崇。因封地在魯(今山東),史稱周公。
姬旦為什麼叫周公
3樓:健身只為你
姬旦,又名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史稱周公。是西周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周公是周武王姬發的母弟。他在周滅商之戰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滅商2年後,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
周公姬旦是誰?
4樓:網友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朝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在商周時期,周武王姬發是怎麼死的?
5樓:過之無生
相傳是因為患上了不治之症而死。簡單地說是病死的。因為古代醫療水平並不發達,所以生老病死的人很多,姬發死於疾病也很正常。
6樓:網友
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一作五十四歲),葬於周陵,周武王姬發是病死的,在位19年。
7樓:網友
周武王在討伐商朝時,每日勤於政事,不辭辛勞,過度的勞累,致使其在滅商後的第二年就病倒了,病情急劇惡化,不久駕崩。
8樓:kiss先生王
周武王姬發即位後,拜姜子牙為軍師,周公旦為輔相,召公畢公為左右輔佐,最後周武王姬發是生病去世老死的。
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
酸檸檬嘿 源於周昌 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期。據 姓氏考略 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源於姬姓 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姬昌。黃帝的後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
詩經中的《周南》《召南》為何不叫《魯風》《燕風》
二南 絕大部分詩是來自江漢之間的一些小國,有少量詩篇也遠及原來周公旦和召公奭 sh 分治的地區 今河南洛陽一帶 注 因此 二南 詩的產地大致說來,包括今河南洛陽 南陽和湖北的鄖陽,襄陽等地區 注 至於 南 的含義,根據甲骨文,證之以古代典籍,南 原來是一種很古老的樂器名稱,後來才演變為一種地方曲調的...
周培公是康熙身邊的重要的謀士,歷史上有周培公這個人嗎
歷史上沒有周培公這個人,這個只是電視劇集的演繹罷了 有,樓上ronald20兄說的很全面 歷史上有周培公這個人嗎?有,樓上ronald20兄說的很全面 康熙王朝 裡面的周培公歷史上真的有此人麼?歷史上真的有這號人物,只是他和電視劇集裡面的不太一樣,他的結局並不悽慘,他死了之後康熙還給他守靈呢。有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