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中諸葛亮為什麼要敘述自己的身世和追隨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許國的經過

時間 2022-02-25 22:40:17

1樓:我是龍的傳人

《出師表》中諸葛亮敘述自己的身世和追隨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許國的經過的目的是:

1、表明自己追念先帝之恩,願意效忠陛下的決心。

2、通過自己勤勞國事,鞠躬盡瘁的一片忠忱,以創業之艱感動後主,並激勵其發憤圖強。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臨行伐魏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了後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達了諸葛亮對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以及效忠劉氏父子的忠心。

2樓:輕玥若玉染霜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臨行伐魏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了後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達了諸葛亮對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以及效忠劉氏父子的忠心。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歷史上有《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通常所說的《出師表》一般指《前出師表》。

出師表以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227年決定北上伐魏,奪取涼州,臨行之前上書後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

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出師表》傳世有二,為《前出師表》,另有《後出師表》。因建興六年諸葛亮率軍出散關前,給劉禪又上一表,即為《後出師表》。

3樓:一抹微笑花綻

1、敘述自己的身世可以向後主劉禪一表自己的忠心,自己本是布衣,是先帝三顧茅廬請出的,對先帝忠心耿耿,以完成先帝的鴻鵠之志,(不會有歪的念頭)。

2、表明原因是希望後主可以對自己放心而非存有懷疑。

3、側面希望後主可以聽取自己的意見: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4、希望後主劉禪可以摒棄昏庸之風而將先帝打下的基業繼續發揚光大,深追先帝遺德。

(個人見解,勿噴。)

4樓:匿名使用者

回顧三顧茅廬至臨危受命以來的歷程,表明自己淡泊的志趣,無意爭奪皇位,且表達對先帝賞識自己才能的無限感激。並且因此會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表明自己忠心不二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要表明自己資格老,家世清白,忠心不二,這樣忽悠一下劉小鬥,外出旅遊才安心。不然怕小鬥同學不信任他

6樓:布紋小熊

諸葛亮敘述身世是為了說明自己身份低微,無意於功名利祿。敘述先帝之恩,和追求先帝的原因,讚美了先帝的氣度和不恥下問的精神,表達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概述以身許國的經過,說明了開創大業的艱難,表達了對先帝的一片赤膽忠心。

諸葛亮《出師表》中自述身世和自己追隨先帝的原因,目的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自述身世,回顧三顧茅廬至臨危受命以來與先帝共同創業的歷程,表明自己淡泊的志趣,與對先帝的無限感激。

8樓:匿名使用者

讓劉禪放心呀,畢竟自己擁兵過多。誰當主子都會忌憚的。

出師表中諸葛亮為什麼落淚

9樓:娛樂小八卦啊

諸葛亮歷敘自己的身世,從「躬耕」說到「許先帝以驅馳」,又從劉備的「寄大事」說到這次北伐的決心,其間五次提到「先帝」,極力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憂嘆」之情,所以落淚。

出師表以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

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227年決定北上伐魏,奪取涼州,臨行之前上書後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擴充套件資料

《出師表》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開張聖聽,賞罰嚴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現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蜀漢忠貞不二的品格。

上半部分,分析當時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勢,闡述開張聖聽、內外同法、親信賢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後主勵精圖治,迅速改變龜縮於西南一隅的被動局面;下半部分,回顧自己的一生經歷,緬懷先帝「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務求成功的雄心壯志。

由於此文是奏章,內容是諸葛亮出師伐魏前向劉禪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由於諸葛亮要讓劉禪知道創業的艱難,激勵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因而文中兼敘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隨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許國的經過。

又由於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無限忠誠,披肝瀝膽相待,因而言詞充滿著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具體地說,前部分重在曉之以理,後部分重在動之以情。

總的是以議論為主,融以敘事和抒情。全篇文字從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闢,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10樓:

「表」這種文字是寫來念的,相當於現在的**工作報告。

當時是這樣:

稿子都念到結尾了,諸葛先生念了半天,台下聽的人都睡著了,都沒聽他說的是什麼——「不知所言」,

老先生瞅著熬了2個通宵吃了10袋速食麵抽了6包大前門寫的稿子,就沒人認真聽,一氣之下,哭了——「臨表涕零」,

大吼一聲:不陪你們玩了,老子閃人!——「今當遠離」。

就這樣,諸葛武侯扔下表,哭著出師了,結果未捷身先死。那是後話,放下不提。

11樓:只上半節課

樓上的,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的,這個史學界基本已經有定論了後出師表不一定是他寫的

12樓:

最後一段是——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從字面上看就是如今就要遠離陛下,面對書信想流淚,不知道說了什麼。表現了諸葛亮其聲嗚咽如泣,其情沛然如注,耿耿忠心盡膽。

13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人已經老了,但是答應先帝的興復漢室還沒有完成,有種愧對先帝的感覺,不自然的就哭了

14樓:

寒死~~~~~~上樓的想法真怪阿!其實他最後的幾個字是為了體現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的無限忠誠,和對劉後主的不放心,更有可能是他已經預感到了他將會死亡,必竟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想必也學過奇術八卦,推理易經。

15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是他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所採取的一種手段(寫文章的動機).這不是貶低他的名節,其實我自己都是成都人,也常常去武侯祠.諸葛亮是要在出征前向後主表明自己的忠心與地位,好讓後主對其的出征意圖不產生猜疑,也是在暗示自己的功勞,好讓朝廷對其更加的依賴,從而好在他離開的時候穩定超綱.

16樓:mè_喆君

你們都錯了..出師表是後人替諸葛亮編寫的..

17樓:什麼呀

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他可能看見劉後主不是君王的料吧...

《出師表》中諸葛亮在自敘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時寫下的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18樓:莫彷徨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下的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這句話的意思: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難的時候接受奉命。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該篇入選人教版的初中語文課本。

19樓:匿名使用者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出師表》的作者簡介和寫作背景

20樓: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劉備三顧茅廬,始出。

諸葛亮對他縱談天下形勢,並建議劉備聯合孫權,抗拒曹操,以益州為基地,興復漢室,此後一直佐劉備。建安十三年即聯孫權,在赤壁打敗曹操,取得荊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漢,拜為丞相。

諸葛亮志在北伐,於是東連孫吳,南收孟獲,頻年出征,與曹魏交戰,最後因病卒於五丈原。

創作背景: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

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建興五年(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即這篇《出師表》。

21樓:快樂紫兒

作者簡介: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史書記載其身高八尺。約合現今1.84公尺。

寫作背景

:現年公元 2023年。大約 1776 年前,諸葛亮(公元 181—234 年),字孔明,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水縣)人,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早年避亂荊州,隱居隴畝(今湖北省襄陽城西南),藏器待時。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十月,劉備三顧茅廬,始出。諸葛亮對他縱談天下形勢,並建議劉備聯合孫權,抗拒曹操,以益州為基地,興復漢室,此後一直佐劉備。

建安十三年即聯孫權,在赤壁失敗曹操,取得荊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漢,拜為丞相。公元 223 年劉備死後,後主劉禪襲位,諸葛亮盡心託孤,被封為武鄉候,主持朝政。諸葛亮志在北伐,於是東連孫吳,南收孟獲,頻年出征,與曹魏交戰,最後卒於軍中。

有《諸葛武侯集》。

公元 223 年十月派鄧芝赴吳與孫吳重新修好,公元 225 年諸葛亮親自南征,平定益州、永昌等四郡,安定了後方。這些都是為推進事業,出兵擊魏做準備的。蜀後主劉禪建興三年(公元 225 年)。

公元 226 年五月魏文帝——曹丕死。同年七月孫權徵江夏圍石陽,不克而還。這正是蜀漢進擊中原的良機。

於是諸葛亮毅然決定出征討伐曹魏。經過一番準備,於建興五年(公元 227 年)三月率軍北駐漢中(今陝西省漢中市),準備北伐曹魏。可是後主劉禪庸愚懦弱,胸無大志,近佞遠賢,難以守成。

這是諸葛亮最為憂慮的。為了開導劉禪,布置朝政,表明心意,激勵眾志,所以寫了這個表。這篇《出師表》是他出師前向劉禪上的奏疏,篇名為後人所加。

《前出師表》出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後出師表》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的注文中。裴注言:

「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後人頗有穎此表為偽作者,但《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記諸葛恪(諸葛亮兄諸葛瑾之子)所說「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嘆息也」,似指《後出師表》而言,又兩《出師表》言辭、情感非常一致,後表當不會為偽作。

《隆中對》《出師表》與諸葛亮

希望對你有幫助 隆中對 選自 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 三國志 的作者是陳壽。隆中對 的提法並不是陳壽在 三國志 中提出的,而是後人加的,還有一種提法叫 草廬對 陳壽 233年 297年 西晉安漢 現四川南充 人,史學家。二十五史中 三國志 的作者。隆中對 的事情發生在建安十二年 207年 劉備三顧茅...

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是個什麼樣的人,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 ???? (詳細一點)

山海軒 諸葛亮一向有膽略,有抱負,有堅韌不拔 百折不撓的毅力。未出茅廬,他就自比管仲 樂毅,劉備請他出山,正是勢單力孤,處境最困難的時候,他卻在這時為劉備畫出了據荊州 取益州,以成帝業的巨集偉藍圖。就在上 後出師表 的同一年,他上 前出師表 先主崩殂,益州疲弊,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但他仍相信,只要後主...

從《出師表》中,你對諸葛亮有怎樣的了解

tz感覺 公元223年,蜀漢昭烈帝劉備連連遭遇了一系列重大挫折,東部咽喉重鎮荊州在曹魏和東吳的夾擊下被奪取,隨即情同手足的心腹大將關羽 張飛接連身亡,他親自帶軍出征卻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而歸,最後終於在白帝城病故。4vxnk rtr lmm uq 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 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二人輔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