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秘史裡面高仙芝為什麼被唐玄宗殺了

時間 2021-10-15 00:06:15

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小人挑撥,安祿山造反高仙芝只守不攻(是因為戰略原因),唐玄宗誤以為他和安祿山聯合,就殺了他,後來又後悔了。。。可憐的阿蠻。。。

2樓:紫雨極光

因為唐玄宗當時已處於晚年,比較昏庸,仙芝因為戰局決定棄陝退守潼關,可是讓玄宗起疑,加上聽信小人讒言,遂仙芝被判斬首

3樓:柏慕

唐皇帝派高仙芝去潼關,讓他出兵攻打安祿山。正好皇帝派了乙個奸人———邊公公,去看著仙芝,以防他不肯出兵。這個公公在皇帝面前誣衊仙芝藐視聖旨,皇帝一生氣就派人去告訴仙芝:

在不出兵就會被砍頭。但仙芝懂得,此時只能守不能攻,否則長安會被攻陷,就抗旨不攻,甘願受死。就在仙芝快被處死時,阿蠻來了,仙芝要阿蠻轉告皇帝,出兵必敗,並叫人把阿蠻捆在椅子上帶走,自己甘願受死。

4樓:匿名使用者

玄宗聽了信邊令誠的一面之辭後,大怒不已,派遣邊令誠赴軍中斬高仙芝與封常清。 下面有寫:

高仙芝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乙個弱點就是貪婪,這個弱點在他處理民族關係時暴露無疑。

當時大食(阿拉伯帝國)勃興於西方,並不斷向東擴張,安國、火尋、戊地、石國、吐火羅等國屈服,讓它們按時交納沉重的賦稅。唐與大食在爭奪西域的統治地位時發生了矛盾。由於唐朝在西域實施了有效的對策,有效地遏止了大食向東繼續擴張的勢頭。

當時由於唐玄宗有好大喜功,使唐朝邊帥經常不顧大局,肆意作成作福。西域的邊帥也不例外。這些行為都嚴重損害了唐朝和西域各國的關係,從而導致邊疆出現不穩定的局面。

當時地處中亞的石國(昭武九姓之一,都城拓折城,在今烏孜別克斯坦塔什干)地處絲綢之路,農業發達,居民善於經商,可謂富甲西方。高仙芝垂涎於石國力財富,想要掠為己有。天寶九年,高仙芝誣告石國王「無蕃臣禮」,領兵前去討伐。

其實石國與唐朝關係還是不錯的,據《冊府元龜》卷971記載,自從他繼位後,對唐朝一直朝貢不斷:天寶二年(743年),遣女婿康國大首領泰染緬獻方物;天寶五年(746年)。遣使獻駿馬十五匹,石國副王伊捺吐屯屈也遣使獻方物;天寶六年,遣使獻馬,天寶八年,還派王太子遠恩入關朝覲。

對比西域各國,石國國王對唐朝的態度可以說是比較恭順和真誠的。石國國王那俱車鼻施繼位之後,因為對唐朝忠誠,曾被唐玄宗皇帝冊封為懷化王,並賜予優待和免罪的證明——鐵券。所以當唐軍到來後,那俱車鼻施同意高仙芝的約和。

高仙芝假意遣使者將那俱車鼻施騙到長安,然後趁乘其不備,出兵掩襲,俘虜石國部眾。隨後高仙芝縱兵殺掠,甚至連老弱病殘都不肯放過。這次行動,高仙芝共獲石國「瑟瑟十餘斛,**五六橐駝,其餘口馬雜貨稱是,皆入其家。

」高仙芝從石國回軍的途中,又誣衊突騎施反叛,攻打了突騎施(19),俘虜了移撥可汗。

與石國一樣,突騎施也是當時西域各國中與唐朝關係最親密的國家之一。石國與突騎施的被攻打,引起當地民眾的反抗,唐軍因此大肆鎮壓,被害者除石國的老弱之外,多為在石國**的昭武九姓的胡商。於是,高仙芝在向朝廷報功隊又多了一項「破九國胡」。

天寶十年(751)正月二十四日,高仙芝入朝,獻其所俘獲的突騎施可汗、吐蕃酋長、石國王、朅師王。那俱車鼻施行至長安的西北的開遠門時,被唐玄宗所殺。移撥可汗也被處斬。

玄宗以高仙芝功勳卓著,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大概是不長時間,唐玄宗識破了高仙芝西征的底細,遷就了高仙芝,沒有治他的罪,所以高仙芝及其部下雖有滅國之功,但卻沒得到重賞。不久,唐玄宗任命高仙芝為武威太守,並代安思順為河西節度使,欲將其調離西域。

但由於安思順諷勸部下「割耳捴面」苦苦相留。此時監察御史裴周南也上奏,故此令未能實行,遂改任右羽林大將軍。

由於高仙芝的一系列的錯誤行為,使唐朝在西域的威望大大下降,「由是西域不服」。石國王子逃到諸胡部落,將高仙芝欺誘貪暴之事遍告諸胡昭武。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聯合大食國欲共攻安西四鎮。

大食遂以此為藉口,實施其擴張計畫。

高仙芝獲知此事後,收中不安,遂決定先發制人。四月,高仙芝親率蕃、漢兵3萬攻打大食。唐軍深入大食國境700餘裡,到怛羅斯城(又作咀邏私,即今哈薩克共和國東南部江布林城),與大食軍遭遇(參見怛羅斯之戰)。

唐軍雖在兵力上居於劣勢,但因高仙芝指揮有方,所以雙方激戰五日,未見勝負。但在雙方相持的重要時刻,唐軍中的葛羅祿部眾突然叛變,與大食前後夾擊唐軍,高仙芝大敗,乘夜間逃跑。由於道路阻隘,拔汗那部眾又在前面擋住去路,人馬壅塞道路,幸虧右威衛將軍李嗣業奮起大棒,為他殺開一條血路,才得以逃脫。

這次戰役,士卒死亡略盡,高仙芝僅率數千人逃回。

從軍事角度上講,怛羅斯之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只是一次普通的作戰,但它對當時的世界格局卻影響重大。唐軍的失敗,使唐在中亞的羈縻府州淪喪殆盡。安西都護府屬下的精兵死傷慘重,所剩至幾,在以後的日子裡,對於入侵之敵,僅有招架之功,再無反擊之力。

唐朝的號令也不再西出伊犁河。不久,安史之亂爆發,唐再也無暇顧及中亞。不僅如此,唐朝還徵發西域精兵入關勤王,北庭和安西又抽調了7000人,只剩一些老弱病殘守衛西邊,以致不得不依附於新興的回紇國,勉強支撐殘局。

後來吐藩與葛邏祿相聯合,首先攻陷了北庭都護府;不久,吐蕃又獨力攻陷了安西,唐朝徹底退出西域。八世紀末,回紇汗國強盛,征服天山以北的葛邏祿,趕走天山以南的吐蕃,勢力遠達碎葉,西域終於歸於回紇汗國。怛羅斯一戰對大食的影響也很大。

大食取得了中亞諸國後,重徵賦稅,經濟實力大為增長,為其繼續擴張打下了基礎。同時被俘的唐軍中有造紙工匠,造紙術也從此傳入西方。

怛羅斯之戰後,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鎮節度使之職,入京任右金吾大將軍,節度使一職由王正見擔任。天寶十一年(752年),王正見死,封常清接任節度使之職。天寶十四年(755年),高仙芝被封為封密雲郡公。

天寶年間,在一派歌舞昇平聲中,唐玄宗開始躊躇滿志,不願過問政事,委政於李林甫、楊國忠等奸佞之人,一味縱情享樂,政治日趨腐化。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從範陽(今北京城西南)發兵15萬,號稱20萬,南下反唐,向洛陽、長安(今西安)進攻(參見范陽起兵)。中原已多年沒有戰事,很多郡縣無兵可用,毫無應變準備。

地方官吏聞叛軍將至,或棄城逃跑,或開門出迎。安軍長驅南下,幾乎沒有遭到什麼抵抗,很快占領了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唐玄宗驚恐,急派入京朝見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趕赴洛陽募兵迎戰。

又倉猝部署對安祿山的全面防禦: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右羽林大將軍王承業為太原尹,衛尉卿張介然為河南節度使,程千里為潞州長史;任命榮王李琬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元帥,率飛騎、彍騎及朔方、河西、隴右等兵,又出禁中錢召募了關輔新兵,計5萬人。十二月一日,高仙芝從長安出發,玄宗親自在勤政樓為榮王、高仙芝舉行宴會,又到望春亭為他們送行,並命邊令誠為監軍,進屯陝郡(治陝城,今河南三門峽市西)。

十二月,安祿山率眾從靈昌(今河南滑縣東)渡過黃河。由於叛軍皆是精銳部隊,所到之處無不披靡。封常清雖然善於用兵,但所募之兵皆是市井之徒,無法與叛軍急鋒,連戰連敗,叛軍很快便攻下洛陽(參見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封常清率殘部遲守陝郡時,陝郡太守竇廷芝已逃往河東,城中吏民皆已逃散。封常清向駐守該地的高仙芝說:「常清連日血戰,賊鋒不可當,且潼關無兵,若賊豕突入關,則長安危矣。

陝不可守,不如引兵先居潼關以拒之。」這在當時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是明智之舉。高仙芝聽了封常清的詳細匯報,知其所言非虛,於是接受了他的意見,率軍退往潼關。

急忙開啟太原倉,把庫中的繒布全部分賜給將士,放火焚燒了倉庫,率兵向潼關方面撤退,中途被叛軍追及,官軍一觸即潰,「甲仗資糧委於道,彌數百里」。唐軍退到潼關後,高仙芝馬上整頓部伍,修完守備,據險抗擊,士氣也漸漸振作起來。安祿山部將崔乾佑率部趕至,一時不能攻下,只好退居陝郡。

安祿山派部將崔乾佑率兵屯於陝郡,臨汝、弘農、濟陰、濮陽、雲中等郡都降于安祿山。當時,唐廷所徵的朔方、河西、隴右諸道兵,尚未抵達長安,關中震動。幸好安祿山滯留洛陽準備稱帝,沒有全力進攻,加之高仙芝、封常清及時退守潼關,作好拒守準備,遏制了安軍攻勢,關中軍民慌恐之情才得以稍安。

玄宗聽說封常清兵敗,便削其官爵,讓他以白衣在高仙芝軍中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監左右廂諸軍,以助自己。高仙芝率軍東征時,監軍邊令誠曾向高仙芝建議數事,高仙芝不從,使邊令誠懷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關後,邊令誠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敗退之事,並說:

「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玄宗聽了信邊令誠的一面之辭後,大怒不已,派遣邊令誠赴軍中斬高仙芝與封常清。

十八日(即公元756年1月24日),邊令誠到了潼關,先把封常清叫來,向他宣示了敕書,將其斬首,暴屍於蘆葦之上。高仙芝回到官署後,邊令誠帶著100名陌刀手,對高仙芝說:「大夫亦有恩命。

」高仙芝聽後立刻下廳,邊令誠遂宣示敕書。高仙芝說:「我退,罪也,死不辭;然以我為減截兵糧及賜物等,則誣我也。

」對邊令誠說:「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豈不知乎!」這時被招募的新兵皆排列在外,對高仙芝非常信認。

高仙芝大聲說:「我於京中召兒郎輩,雖得少許物,裝束亦未能足,方與君輩破賊,然後取**重賞。不謂賊勢憑陵,引軍至此,亦欲固守潼關故也。

我若實有此,君輩即言實;我若實無之,君輩當言枉。」士兵皆呼:「枉。

」聲音震天。但邊令誠不聽。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嘆息道:

「封二,子從微至著,我則引拔子為我判官,俄又代我為節度使,今日又與子同死於此,豈命也夫!」言畢被殺。

高仙芝與封常清是當時名將,他們的被冤殺引起了軍心的動搖,也使唐廷喪失了兩員具有作戰經驗的大將,對平定安史之亂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點評:高仙芝是唐玄宗時期的著名軍事將領。他鎮守安西,為維護唐西陲的安全做出了貢獻。

他退守潼關,暫避敵鋒的戰略有利於阻止叛軍西進長安。但由於宦官的誣陷,唐玄宗的偏聽偏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另外高仙芝在處理民族關係上也存在嚴重的問題,唐朝之所以失去在西域的統治,高仙芝也是有很大一部分責任的。

高仙芝生活的時間,正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從高仙芝的幾次征戰來看(尤其是兩次帕公尺爾高原的行軍),都顯示了高超的指揮藝術,他的軍事思想也非常豐富。

唐玄宗寵愛楊貴妃10餘年,為什麼楊貴妃沒生下孩子

因為楊貴妃楊玉環沒有生育能力,同時也是因為楊貴妃沒有生育能力,這才使得唐玄宗李隆基能夠肆無忌憚的寵信她。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被後世稱之為 狗血愛情 這並不僅僅是指兩人之間的愛情過於荒唐,同時也指出了兩人為了感情所付出的代價。楊玉環原本是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妻子,當時李瑁在參加姐姐的...

楊貴妃嫁給哪個皇帝,楊貴妃是哪個皇帝的妃子?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 685年9月8日 762年5月3日 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 玄宗 又因其諡號為 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 玄燁 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 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生於...

楊貴妃是誰的妻子,唐朝楊貴妃是誰的老婆

對方考慮看過 楊貴妃先是壽王李瑁的妻子,後成為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楊玉環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 家 舞蹈家,其 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雖然體態豐腴,但史書上也記載著她是一位舞蹈高手,還精通胡旋舞,身段飄搖,翻躍如風,令人眼花繚亂。楊玉環自入宮以後,遵循封建的宮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