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的歷史沿革,有關中國茶的歷史

時間 2021-08-16 17:06:22

1樓:小涵系列

六堡茶在清代嘉慶年間,以特殊的檳榔香味而被列為全國名茶之一,享譽海內外。

清朝初期,在廣州、潮州一帶,六堡茶漸漸興盛起來。至清代嘉慶年間以其特殊的檳榔香味而被列為全國名茶之一,享譽海內外。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在兩廣湧現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型大小。

《蒼梧縣志》記載蝦鬥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 。六堡茶當年廣為流行 。乾隆二十二年(2023年),清廷見西方在中國沿海地區非法**活動猖獗,便封閉了福建、浙江、江蘇三處海關,只留廣州乙個口岸通商,於是「十三行」便獨佔中國對外**。

六堡茶也隨之名聲大噪。六堡茶的發展歷經了「平三藩」、「十三行大火災」、「太平天國」、「鴉片戰爭」、「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等諸多歷史風雲,幾經磨難,大小茶號遍布粵桂、港澳、南洋,並將茶葉**做到了英國等歐洲國家。

一直以來,在中國出口的商品中,以茶葉為最大宗。大量的茶葉通過「十三行」加工、包裝,然後再運往世界各國。而六堡茶則主要以銷往南洋諸國為主,得益於當時興旺的水路運輸,商人們憑藉著西江這條**水道將華南、西南的豐富物產以最低的成本運達廣州,再從廣州轉口外銷。

茶葉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每乙個產茶季節,六堡產出的大量優質茶葉,從六堡的合口街碼頭裝上尖頭船,經梨埠換大木船,進入賀江,經封川江口,進入西江之後再經都城裝卸到大船中,運送到廣州,再轉口南洋和世界各地,這就是當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這條熙熙攘攘、舟楫往來的「茶船古道」,見證了六堡茶的興衰沉浮。

六堡茶在200多年前從湖南江華道縣,通過廣西賀州八步傳入境內,品種屬櫧葉種。湖南茶樹有櫧葉種,在安化等地產的黑茶。其加工方法與六堡茶大同小異,故較為可信。

《蒼梧縣志》載:「茶產多賢鄉六堡,味厚。隔夜不變,產長行蝦捅者名蝦耳茶,色、香、味俱佳」。

《廣西特產志略》(2023年)載:「在蒼梧之最大出品,且為特產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產額在60萬斤以上,在**十

五、十六年間(2023年—2023年),每擔估價三十元左右。

《廣西通志稿》戴:「六堡茶在蒼梧,茶葉出產之盛,以多賢鄉之六堡及五堡為最,六堡尤為著名,暢銷於穗、佛、港、澳等埠」。《廣西農業通訊》(2023年)載:

「蒼梧茶尚多,尤以六堡鄉(今六堡鎮)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頗負盛名,其餘所產品質亦佳,戰前(抗日戰爭前)交通便利,所產茶除本縣飲用外,全部銷售港澳等地,自抗戰後,交通阻塞,銷售範圍日形縮小,一般茶農生活無法維持。多棄茶而經營其他,於是茶葉衰落矣。

六堡鄉(今六堡鎮)佔全縣面積之半,全縣面積11455畝,年產茶5450擔,抗日時外銷日減,估計每年平均產茶1500擔左右。現有面積7500畝。」據彭慶中《中國六堡茶》載:

舊時粵南在廣西六堡鄉(今六堡鎮)合口街設莊收茶葉。廣西六堡茶在歷史上的年產量和銷售量曾一度達到1500噸左右,抗日時期大幅度下降,僅為197.5噸,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有所恢復,2023年產六堡茶450噸,比抗日時期增加1.

28倍。橫縣也由抗日時期年產221噸恢復到400噸。

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標準批准發布公告《db45/t 581-2009 六堡茶》廣西地方標準獲得批准,進一步規範、統一六堡茶在生產、加工、檢驗、**等環節的監管,確保六堡茶質量的穩定。

從2010、2011、2023年,三年的《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資料看,六堡茶的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分別是:6.73億元、8.

30億元、8.79億元,在黑茶類的排名分別是:第

三、第二、第二。可以看出,近三年六堡茶的整體市場狀態呈現穩步上公升態勢。

2樓:

六堡茶在工藝製作歷史上,從六堡茶鄉開始有零散茶樹種植到唐宋為肇始階段;唐宋始至明清時期為六堡茶的初級生產階段,明清時期到2023年,是六堡茶的鼎盛發展時期。

有關中國茶的歷史

茶的歷史介紹?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茶的祖國。中華民族是發現、栽培茶樹,加工、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悠久的產茶歷史,遼闊的茶區,優越的自然條件,精湛的採製技術,形成了源遠流長、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的中國名茶。

中國所以能形成四千餘年的茶文化歷史,是因為茶具有自然的、誘人的、獨特的色香味形和茶對人體特有的功效。

中國茶始於神農,興於唐宋。據研究,在商朝周武王聯合部落尊長伐紂,尊長就曾進貢茶葉。西晉(公元265-316年)已有貢茶的記載,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也記有貢茶。

到了唐朝,開始有名茶的記載。各朝代有關名茶的著作如下:

(一)唐朝(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李肇著《唐國史補》、陸羽著《茶經》(公元775-780年)以及詩人李白、盧仝、白居易、杜牧等的詩歌中,均有名茶記載。

(二)宋朝(公元960-2023年);共320年,《床史·食貨志》、歐陽修著《歸田錄》、葉夢得著《闢暑錄語》、宋徽宗著《大觀茶記》、蔡襄著《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唐庚《鬥茶記》、熊藩《宣和北苑貢茶錄》、趙汝礪《北苑別錄》,均有名茶記載。

(三)元朝(公元1271-2023年):共98年。馬臨《文獻通考》對名茶和茶的產地作了記載。西湖龍井始於元代,虞集的《遊龍井》詩中有記載。

(四)明朝(公元1368-2023年):共277年。有關茶葉的專著很多,達

五、六十種,記載的名茶也多。其中以顧元慶於嘉靖二十年(公元2023年)著的《茶譜》和屠隆於萬曆十六年(公元2023年)撰的《茶箋》,以及許次紓於萬曆二十五年撰寫的《茶疏》這三部書中記載較多。

(五)清朝(公元1644-2023年):共268元。有《廣群芳譜茶譜》、陸廷燦所撰《續茶經》,彭昌運的君山茶詩。

據查證,清朝以後,傳統名茶沒有間斷,一直延續到現在。其中有綠茶類:西湖龍井、廬山雲霧、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信陽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恩施玉露、長溪珍眉等;黃茶類:

君山銀針;黑茶類:雲南普洱茶、蒼梧六堡茶、湖南天尖;白茶類:白毫銀針、白牡丹;青茶類:

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閩北水仙、鳳凰水仙;紅茶類:祁門紅茶。

茶葉隨著時代的興衰而時興時敗,特別是戰爭年代,民不聊生,茶園荒芫,名茶得不到發展,反而有的停產失傳。新中國成立後,百業俱興,特別是近年來,傳統的歷史名茶得以恢復,新創制的名茶如雨後春筍,這些品質優異、風味獨特的名茶,不斷滿足了消費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時也推動了名茶加工技術的提高和發展。

武侯的歷史沿革,成都的歷史沿革

成都,簡稱 蓉 別稱蓉城 錦城,是四川省省會 副省級市 特大城市 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西部戰區機關地。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城。境內金沙遺址有3000年歷史。擁有都江堰 武侯祠 杜甫草堂等名勝古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成都是乙個多民族雜居的城市,境內除漢族外,有55個少數民族組...

海爾冰箱的歷史沿革,海爾冰箱的歷史沿革

在執行長張瑞敏確立的名牌戰略指導下,先後實施名牌戰略 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 鑿顛的歷史沿革 統計的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沿革 勤奮的無使用者名稱 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是紅軍,1927年南昌起義的剩餘部隊到井岡山與秋收起義的部隊會師,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後改為國民革命軍...

淄博的歷史沿革,淄博四中的歷史沿革

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魯中山地與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地理座標為北緯35 56 37 18 東經117 32 118 31 地勢特徵為南高北低。最高海拔 1108.3 公尺,最低海拔 5 公尺。總面積5965平方千公尺。市域最大縱距151公里,最大橫距 87 公里。2008年底,全市戶籍人口萬人,常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