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我們怎樣看待歷史,對於歷史,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時間 2021-08-11 17:09:33

1樓:匿名使用者

1、「怎樣看待和評價馬克思主義?」——這個問題並是乙個很簡單的問題。首先,「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人們的看法並不是完全一致的。馬克思本人從來沒有使用過「馬克思主義」這個詞,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學說。最先使用「馬克思主義」一詞的其實是馬克思的論敵。

原是乙個帶有貶義的稱呼。2023年2月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該同盟的綱領性文獻——即《共產黨宣言》,嗣後「馬克思主義」宣告誕生,在其後的160餘年間。以「馬克思主義」為招牌的理論學說可謂多矣。

在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領域,有「青年馬克思」、「晚年馬克思」的說法;也有「馬克思以後的馬克思主義」等各種各樣的提法。換言之,「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學說,有著不同的理論上的歷史表現形態。另則,馬克思有句話說「以往的哲學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重要的事要改造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種理論學說,而且是一種社會運動。

因此,說到「怎樣看待評價馬克思主義」,不應當只是從理論形態方面來評價而且也應當從社會運動形態方面來評價: a.「馬克思主義」產生於原始資本主義向自由資本主義的過渡階段。

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發展到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人類思想的產物。 b.同時,它也是自由資本主義深刻的內在社會矛盾的產物,這個矛盾集中表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關係上,就是受壓迫的受剝削的產業無產階級級同資本家階級的深刻尖銳的階級矛盾,因此,馬克思主義也是這一深刻的社會階級矛盾的產物。

c.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形態,用科學分析的方法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本身難以克服的內在矛盾,預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而且這個總趨勢至今並沒有改變;因此,馬克思主義依然是我們今天觀察、審視、分析當今世界發展狀況的有效的方**; d.

馬克思主義推動了世界工人階級階級意識的覺醒,因而使國際工人運動有了很大的發展,進而造成了世界範圍的革命性的變革,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政治格局; e.馬克思主義,反映了世界絕大多數人的社會政治要求和對美好社會的嚮往,因而仍是當今世界最具革命性和創造性、最具社會進步意義的理論學說。 2怎樣理解社會歷史發展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統一?

人們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即基於社會存在,來從事社會生產活動、政治活動、文化活動以及社會生活;人們在改造世界的這種活動中,是通過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不斷深化的認識來進行的,只有在主觀符合客觀的情形下,即只有主觀性和客觀性相統一,才能談得上、也才能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因此,「社會歷史的發展」,實質是「主觀性」和「客觀性」相統一的結果。但在歷史長河中,主觀性與客觀性並不是總是相統一的,因此社會歷史的發展,總是呈現出波浪式地前進的態勢。 3、 怎樣看待當今資本主義世界 當今世界的總的發展趨勢是:

全球經濟一體化。就整個世界的經濟、社會而言,其基本屬性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因此,所謂「當今資本主義世界」幾乎就是「當今世界」的同義語。

幾次金融危機已經表明: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其主要根源依然是馬克思曾經揭示過的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無法克服的基本矛盾的反應。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這個總趨勢下,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但當今資本主義世界並沒有走到它的盡頭,還要經過乙個相當長的歷史發展時期。

2樓:

歷史就是以前得過往,對待歷史,要尊重和反思。

3樓:筆落紅塵

以史為鏡,檢品自己。

歷史是什麼,我們怎樣看待歷史

4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就是對過去的記錄,當然包括了主觀和客觀的。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乙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

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

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

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本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絡。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

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如何看待歷史=你的歷史觀是什麼

帶著疑問去看歷史~~~批判繼承的看待

對於歷史學家報著崇敬之心

對於疑問報著**之心

對於惡人報著寬容之心

對於英雄報著批判之心

對於統治者報著評定之心

對於戰爭報著審判之心

對於屈辱史報著自強之心

對於光輝史報著平常之心

5樓:你說我們是朋友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乙個。然而

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對於歷史上的是非對錯我們要以乙個,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在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觀始終都是成者王侯敗者寇。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

無論勝利之前做過什麼只要它他最後獲得了勝利那麼他所做過的一切都對的,都是正確的他所代表的永遠是正義的一方。而失敗者無論之前他做過什麼好事或是有益的事情。在勝利者看來那都是為了一己之私所做的,失敗者永遠代表者非正義的一方。

正是由於這種狹隘和偏激的歷史觀點使我們不能正確的看待歷史上許多人物和事件的真實一面。無論任何人或是事只有在他結束或死亡若干年後人們對於他蓋棺論那才是真實的也是可信的。乙個人或是一件事物的好壞要以實踐來證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絕對不是用嘴巴或是書能夠真實評價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就是過去某一時間段的縮影。 我們看待歷史得用辯證的觀點, 既不能一味的否認,也不能盲目的吸收。

7樓:大淵哥

歷史是歷史,正確看待歷史

對於歷史,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8樓:令昊蒼

「我們要培養正確的歷史觀」!「以史為鑑」!這是常聽到的關於今人對前人的看法。

做歷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看到了很多讓我意想不到的憤青,「恨國主義者」,拉幫結派者。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明粉,清粉等。

其實,歷史是需要討論的,因為即使是專家學者,他也沒有親身經歷任何一段歷史。理論上,對於歷史事件,每乙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見解,之所以我們看到的書本都是一樣的,是因為基於乙個大多數人的共識!

不過網路時代,請善用網路,不要讓網路用了你,不管是內部來的還是外部來的。

而且我堅信一點,絕對中立的,沉默的人,永遠是大多數。

所有事物都需要反對意見。但是只是為了反對去反對,為了贊成去贊成,以此拉幫結派,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應該怎樣對待歷史?

9樓:

歷史,只是過去的現在.

所以,歷史是會遺傳的.

比如,殺過人的,害過人的人,其思想與靈魂醜惡.這樣的人是會得到一種遺傳的.

所以,歷史中有很多家族一直在做著這樣的害人舉動,如果不搞清楚歷史,你將無法認清這些家族與物件.

歷史只是一種時間線上的記錄,它並不代表一定會過去,歷史是生活的賬目,所以,它自然有生活的各種特點.

10樓:歲月神坑

首先,歷史是相對的,沒有絕對還原本來面目的歷史,由於歷史是人寫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帶有個人的主觀觀點,個人的習慣等等問題,這一切都影響了歷史的公正性。

其次,歷史的公正性與其所處的時代有關,舉個例子,清朝推翻了明朝,清朝記錄的《明史》就有很多的對明朝的偏見,這些情況還有很多。

所以,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歷史,不能太較真,同時也要帶入寫歷史的外部環境

1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就是時間的見證。我們對待歷史以參考為作為價值。因為我們畢竟沒有親眼看到當時發生了什麼,而且我們可以從中吸取一些教訓和有用的經驗來豐富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也不能一味的相信和崇拜跟歷史較真。其實盡信書不如無書。

12樓:匿名使用者

理性地對待歷史,無有愛恨,不混淆古今,只在乎在歷史裡獲得有益的東西!

13樓:匿名使用者

我歷來主張以一種大歷史觀來對待歷史,這包括很多方面,就不細說了,這裡說下我對它定義的核心三點。

第一,不可偏頗,要多方查證,不可偏聽偏信,因為歷史基本都是勝利者寫的,為尊者諱的觀念很容易使真相被淹沒。

第二,無論歷史真相是什麼樣的,我們都要尊重。個人喜好是個人喜好,但是不可用個人喜好來造謠抹殺和篡改歷史,而且要就事論事,不可一概而論,這既是對歷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尊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歷史其實就是人類的歷史,以歷史關鍵人物為座標流動方向的人事等複雜的集合,我們評判乙個人物乙個歷史事件的標準就是其出發點以及結果是否對人民造成了良好的影響。這就是大歷史觀的根本所在,人本思想,民本思想,任何人物,任何王朝,任何政黨,只要對人民有利,我們都要支援,只要背離人民,壓榨人民,我們都要反對!

14樓:無水月白

一分為二的唯物主義辯證觀點,對待歷史問題,每乙個歷史事件都有其發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每乙個歷史人物都有其閃光和陰暗的一面,既要看到好的方面,也要看到不好的方面,區別僅僅是過大於功還是過大於過

15樓:魯康鋒

對於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我們說的時候肯定說的是自己是怎麼

16樓:檻囗

對待??如何面對將來,就如何對待歷史。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7樓:一顆老鼠藥

您好。最近一年我看了不少近代史的研究專著,同時促使我思考「什麼是歷史」的問題。我們從初中開始學習歷史,中國歷史,世界歷史。

我們從教科書裡面知道的,是什麼年代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個別事件會交代一下歷史原因和意義,然而,當我到了大學以後,再去看一些學者的專著,或者如《百家講壇》等節目,從這些方面了解歷史,會發現教科書往往忽略了很多細節,以及一些和學者們相衝突的觀點。莫衷一是是很正常的,畢竟,真理需要辯論。到底歷史學什麼,我想前提必須明白什麼是歷史。

我的看法,歷史是過去的事實,隨著時間的遠去,不可避免的歷史會失真。我們學習歷史的過程,實際上是尋回真相的過程,其次是爭論其歷史意義的過程。

立足於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金朝進攻宋朝和元朝進攻宋朝呢

不走尋常路 從整個世界歷史的角度去看,東方的宋元時期,是整個世界第三次游牧民族對燦爛的農耕文明大入侵時期。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規律所導致的,老祖宗有句話叫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否極泰來。結合到歷史唯物主義就是生產力水平的發展速度跟不上社會文明程度的發展速度,導致社會內部出現各種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宋 而另...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歷史,為什麼要學習歷史

歷史課向來被人們所輕視,人們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頭禪。可是學生對於歷史課感覺都是記憶背誦的,有的甚至都感覺不需要歷史老師,自己看書就行了。在我看來歷史課是最重要的,雖然歷史課程不像數理化那樣可以短期拉開學生的成績差距,但是學了歷史,才明白自己的腳下的土地發生過什麼?給了現在生活在這片土地...

為什麼我們要學歷史歷史有什麼用

學歷史不僅是為了娛樂,不是為了增加茶餘飯後閒談的話料。更重要的,歷史可以給人以新的看問題的角度,以期能夠更透徹的看清現實,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思路。陶冶性情,培養高尚情操,為人處事之道。承擔歷史使命,愛國熱忱,民族精神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縱觀國際風雲,放寬眼光去做利於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