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是什麼,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主要是什麼如題

時間 2021-06-03 16:43:52

1樓:很大的青杏

哲學是愛智慧。因此重要的也許並不是給出問題的答案,而是提出問題。蘇格拉底善於提出問題,他說‘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無所知’。

然後你要我們回答他提出了什麼‘所知’?這個很讓人頭痛! 因為一個喜歡提問善於提問,又不會武斷給出自己答案的人,他一直想要表達和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或許就是不要放棄‘疑問’,不要放棄‘思考’吧。

2樓:飛雨灑輕塵

詳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1.htm

3樓:少陵五老

在蘇格拉底以前,希臘的哲學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麼,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等問題,後人稱之為“自然哲學”。蘇格拉底認為再研究這些問題對拯救國家沒有什麼現實意義。出於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關心,他轉而研究人類本身,即研究人類的倫理問題,如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非正義;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怯懦;什麼是誠實,什麼是虛偽;什麼是智慧,知識是怎樣得來的;什麼是國家,具有什麼品質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治國人才應該如何培養,等等。

後人稱蘇格拉底的哲學為“倫理哲學”。他為哲學研究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使哲學“從天上回到了人間”,在哲學史上具有偉大的意義。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心靈的轉向

從智者開始,古希臘哲學由注重對自然本身的研究轉變到注重對社會倫理和人的研究。但他們只停留在感性的階段,只能得出相對主義的結論。到蘇格拉底才根本改變了這種狀況。

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蘇格拉底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這就不能求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於己,研究自我。

從蘇格拉底開始 ,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實體。

靈魂不滅說

蘇格拉底關於靈魂的學說,進一步使精神和物質的分化更加明朗起來。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早已有靈魂不滅的說法,已經有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對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學家對於靈魂的看法還比較模糊,有的還將靈魂看成是最精細的物質,因而,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界限還不明確。

到蘇格拉底才明確地將靈魂看成是與物質有本質不同的精神實體。在蘇格拉底看來,事物的產生與滅亡 ,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將精神和物質這樣明確對立起來,成為西方哲學史上唯心主義哲學的奠基人。

尋求事物的普遍定義

據亞里士多德記載,蘇格拉底放棄了對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倫理問題上求得普遍真理,開始為事物尋求定義。他反對智者們的相對主義,認為“意見”可以有各種各樣,“真理”卻只能有一個;“意見”可以隨各人以及其他條件而變化,“真理”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在柏拉圖早期對話中,討論的主題幾乎都是如何為倫理道德下定義的問題。

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認識“美自身”、“正義自身”,這是美和正義的普遍定義,是真正的知識 ,也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美的理念”、“正義的理念”。這是西方哲學史上“理念論”的最初形式。蘇格拉底還進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無窮無盡的,如果哲學只去尋求這種因果,就不可能認識事物的最終原因。

他認為事物的最終原因是“善”,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論代替了對事物因果關係的研究,為以後的唯心主義哲學開闢了道路。

助產術和揭露矛盾的辯證法

蘇格拉底認為一切知識,均從疑難中產生,愈求進步疑難愈多,疑難愈多進步愈大。蘇格拉底承認他自己本來沒有知識,而他又要教授別人知識。這個矛盾,他是這樣解決的:

這些知識並不是由他灌輸給人的,而是人們原來已經具有的;人們已在心上懷了“胎”,不過自己還不知道,蘇格拉底像一個“助產婆”,幫助別人產生知識。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集中表現在他經常採用的“詰問式”的形式中,以提問的方式揭露對方提出的各種命題、學說中的矛盾,以動搖對方論證的基礎,指明對方的無知;在詰問中,蘇格拉底自己並不給予正面的、積極的回答,因為他承認自己無知 。這種方式一般被稱為“蘇格拉底的諷刺”。

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是由愛利亞學派的邏輯推論和愛利亞的芝諾的反證法發展而來的。在蘇格拉底的諷刺的消極形式中存在著揭露矛盾的辯證思維的積極成果。蘇氏自比產婆,從談話中用剝繭抽絲的方法,使對方逐漸瞭解自己的無知,而發現自己的錯誤,建立正確的知識觀念。

這種談話也有幾個特點:第

一、談話是藉助於問答,以弄清對方的思路,使其自己發現真理。唯在談話進行中,蘇氏則偏重於問,他不輕易回答對方的問題。他只要求對方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他以謙和的態度發問,由對方回答中而導引出其他問題的資料,直至最後由於不斷的詰詢,使青年承認他的無知。

在發問的過程中,蘇氏給予學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蘇格拉底反詰法(socratic irony)。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在西方哲學史上,是最早的辯證法的形式。

從哲學思想的發展看,蘇格拉底提出精神實體和物質實體的區分,使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對立脫離了早期哲學的樸素狀態,進入更加成熟的階段;他將早期希臘哲學家們格言式的倫理思想提到了哲學的高度;他以邏輯辯論的方式啟發思想、揭露矛盾,以辯證思維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質 。這一切對哲學思維的發展都有貢獻。但是,他作為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系統的唯心主義哲學家,開始了誇大主體和理性、誇大抽象思維,以哲學唯心主義的神話代替宗教神話的時代。

4樓:匿名使用者

理性,排除人的主觀干擾,其實就是西方現代科學思想的發源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主要是什麼如題

5樓:染指無流年

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蘇格拉底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這就不能求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於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認識你自己。從蘇格拉底開始,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實體。

老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6樓:瀛洲煙雨

“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

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始基,是天下萬物產生的根源,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從“道”產生出來的。但“道”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此“道”又叫“無”。

“無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這裡的“無為”,乃是聽其自然的意思。

老子哲學思想的道,包括自然之道——宇宙法則、社會之道——為政準則、處事立身之道——做人原則三個層面。在科技發達、知識**、資訊頻傳的今天,對於傳承文明和指導社會仍有重要意義。

老子的道家哲學是具有濃厚社會政治思想意蘊的政治哲學,其無為而治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上善若水是統治階級在具體的施政過程中提倡高尚的政治道德和政治文明,以正治國講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這三個要素構成了有機的整體,對構建現代社會政治思想仍具有哲學啟示和指導意義。

7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所講的其實只有一個東西。包括無為、不爭、自然、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知其白守其黑等等等,真正理解了其實說的都是一個。老子講的是事物進步的那個狀態。

如果有興趣給我說一下,我詳細發過來。至於影響,其實日常生活中各個方面人們都在用,只是人不知道自己在用而已。

8樓:他是猶大

由於老子其人及其著作,歷來即便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所以在開始介紹這個問題之前,先必須交待一下我們將採用那種觀點作為我們的立論依據。這裡,我們不準備詳細地去介紹各種不同的分歧意見了,因為任繼愈先生在2023年3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修訂版《老子新譯》一書的“緒論”中,已經對有關各種不同的分歧意見,作了非常詳細的系統歸納和分析,並在歸納分析各種不同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很好的看法,也可以說是對這些爭論問題作了一個很好的總結,他肯定了老子是春秋晚期的人,與孔子同時而略早,是孔子的老師;《道德經》五千言基本上是老子本人的著作,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者農民群眾的願望。他的這些觀點也正是本文立論的依據之一。

此外,張鬆輝教授在2023年8月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子研究》一書中,又在任繼愈先生系統總結的基礎上,對老子的身世及其思想,作了更為詳盡的考辨,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考辨的基礎上提出了以老子為首的道家文化,乃是批判繼承了以西周文化為核心的中原文化的產物,“老子思想是屬於中原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書第108頁),並在論證老子對儒、佛兩家均有極為重要影響的同時,還特別強調其和道教的密切關係,認為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創始人,又是道教所尊奉的教祖,其著作《老子》一書,被道教尊奉為主要經典,稱之為《道德尊經》;其基本思想,為歷代高道們所繼承和發展。所以,他認為道家與道教是密不可分的,如果離開道教而談論道家,這個道家就是有頭而無尾;相反,如果離開道家而談道教,這個道教就是有尾而無頭,他的結論是:“應把道家和道教視為一體”並對此作了詳細的論證(本書第406-412頁)。

他的這種看法,我們是基本贊同的。我想,也許這正是我們這次召開的“國際道德經論壇”,既邀集了海內外的道教領袖,又同時邀集了世界範圍內的專家學者以及文化、經濟等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一起共同參加研討《道德經》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理解,老子的學說屬於樸素唯物主義的範疇,他否定人對自然的反作用,認為應當順天道,核心是無為。現在評價老子學說,不應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而應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來看。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有一個積累和過程和不斷揚棄的過程,我們能做的,是吸收其精華,揚棄其糟粕。

9樓:微笑小情緒

我理解,老子的學說屬於樸素唯物主義的範疇,他否定人對自然的反作用,認為應當順天道,核心是無為。現在評價老子學說,不應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而應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來看。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有一個積累和過程和不斷揚棄的過程,我們能做的,是吸收其精華,揚棄其糟粕。

蘇格拉底的思想精神是什麼

10樓:白雲悠悠

他主張有知識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國家,強調“美德就是知識”,知識的物件是“善”,知識是可敬的,但並不是從外面灌輸給人的,而人的心靈是先天就有的。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άτης,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他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後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