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額的傳承發展,匾額的歷史意義

時間 2021-05-05 23:07:31

1樓:揮劍痥

作為民族文化的一種標誌,匾額過去在城市和鄉村在都非常普遍地被使用,由於歷史的變遷以及其它因素,如今在城市已經很難看到有文物價值的老匾額了。匾額按其性質來說,比較常見的大致可以分為五類:一類是堂號匾,像紀曉嵐的閱薇草堂等;一類牌坊匾,這一類是通常是作為表彰的,如表彰富人守規範,表彰鄉里老師等;一類是祝壽喜慶的,這類匾額數量非常大;一類是在商業發達地區的字型大小匾,如北京的榮寶齋、同仁堂等;再一類是文人的題字匾額,帶有文學色彩的或是座右銘式的匾。

目前,比較受人歡迎的是文人題字匾、字型大小匾和座右銘式的匾。歷史上的匾額屬於首當其衝被損毀的文物,因為它是明掛的,所以目前在城市裡很少看到老匾額。

匾額的歷史意義

匾額習俗的民俗現狀

2樓:手機使用者

隨著社會現代化程序的不斷加快,匾額習俗正處於瀕危狀態:老一輩傳承人或是年逾古稀,或是迫於生活壓力而改行,年輕一代對製匾技藝缺少了解,鮮有問津,技藝傳承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危險。因此,保護匾額習俗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這不僅是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更是弘揚民族精神,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匾額】的由來,最好有點故事什麼的,別太長,正中要點。謝謝!

故宮匾額藏著清朝皇位繼承的最大秘密,誰能題寫匾額大

3樓:潔白天空藍

故宮每乙個大來殿當中,都有相自應的牌匾,幾乎每一塊牌匾都是由皇帝親筆題寫,這些牌匾集中體現了封建國家君王治國理政的最高理想和策略,象徵著皇權至上。當然,也會有一些例外,朝廷重臣和才人名書法家等在皇帝的特批之下,也能夠擔此重任來進行匾額的題書。

外朝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是由乾隆親筆所題,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現已遺失。「極」是屋脊棟樑,「建極」就是建立中正的治國方略;「綏」是順應之意,「猷」為道為法則;所謂「建極綏猷」,就是指一國之君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法則,又要撫民而順應大道。

中和殿的「允執厥中」匾也是由乾隆御筆。允:誠信;執:

遵守;厥:其;中:中正;允執厥中,出自《尚書·大禹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原文意思是舜告誡禹:人心危險難安,道心幽微難明,只有精心一意,誠懇地秉執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

保和殿「皇建有極」匾仍舊是由乾隆御筆親書,典出:箕子《洪範》「皇建其有極」。極是指中道,法則,意思是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強調天子來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準則,即有強調皇權之意。

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考

4樓:樸雅豔

明代長城上有兩座關城曾經掛過「天下第一雄關」匾額,一處是嘉峪關,另一處則是居庸關。

居庸關和嘉峪關懸掛「天下第一雄關」匾額的最早時間都已不可考。但早在清朝康熙二十七年(公元2023年)五月初三日,有一位叫錢良擇的旅行家隨軍前往蒙古,寫了《塞外紀略》一書,記述了這次旅行的途中見聞,他寫途經居庸關時曰:初三日甲戌,天晴無風,山行竟日。

石路崎嶇,時蹶馬足。兩峰壁立,中為通衢,愈登愈高,不知其所止極。十五里至居庸關城。

城門額曰「天下第一雄關」,蓋京師北面之極衝。

居庸關城門上有「天下第一雄關」門額為錢良擇親眼目睹,當不為虛。

嘉峪關關城西門外矗立著刻有清朝嘉慶十四年(公元2023年)肅鎮總兵李廷臣書寫的「天下雄關」四個大字的石碑。據文獻記載嘉峪關西門城樓上也曾懸掛過「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2023年),林則徐遣戍伊犁,沿途每日記述所行里程、經由山川道裡、**酬酢往還等見聞。

以後,他將西安至伊犁途中日記刪削整理為《荷戈紀程》一書。書中記述九月初八日出嘉峪關時曰:今晨起行,餘策馬出嘉峪關,先入關城。

城內有游擊、巡檢駐紮。城樓三座,皆三層,巍然拱峙。出關外,見西面樓上有額曰天下第一雄關。

這是目前所知有人親眼目睹嘉峪關懸掛此匾額的最早記載。據《左文襄公在西北》一書記載,清同治五年(公元2023年),左宗棠出任陝甘總督,同治十二年(公元2023年)初次駐節肅州時,發現嘉峪關失修已久,邊牆四處坍塌,已是有關等放無關。放是左公下令一律整修,並親題「天下第一雄關」橫額,安置於關頭,字大於頭。

有人寫詩讚美左公所寫這幅匾額曰:「左侯昔日受降歸,釃酒臨關對落暉。額書六字神飛動,想見如椽大筆揮。

」(見《午陰精舍詩草》卷七)。由此可知林則徐所見的匾額,此時已經不存,左宗棠又重寫了一幅。左公所寫匾額亦有人親眼目睹,公元2023年,(光緒三十一年),溫文英因組織救國運動赴京**,被發配新疆,他在《崑崙旅行日記》中雲:

「餘與折君登沙坡上見關外三面皆高山環抱,一面則雄關屹峙,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慨,誠險要也。回望關上城樓三層,額書天下第一雄關」。以後,由於戰火,嘉峪關西城樓焚毀,左宗棠所書匾額也已失所在。

山海關東門城樓上明朝中葉書寫的「天下第一關」匾額舉世聞名。其實,明朝中葉也稱居庸關為「天下第一關」。現居庸關南門外馬神廟東南的山坡草野中有一通明朝嘉靖二年(公元2023年)立的「重修隆慶衛儒學碑記」,碑記中稱居庸關為「東連古北、遼海,西接上谷、雲中,南通京師,北枕永寧,為京師之北門,乃天下第一關也。

」此碑文收錄在《西關志·卷十》,八達嶺關城西門門額上書「北門鎖鑰」就是居庸關是「京師北門」的呼應。如果當時有那位書家墨客、文臣武將將這兩句譽美之詞鐫刻成碑,塗寫成匾,也有可能居庸關就被譽稱為「京師北門」或「天下第一關」了。

長城上關隘的稱謂不僅在漫漫歷史變遷中常常更換。如紫荊關歷史上曾稱五原關、五阮關、子莊關、金坡關、紫金關。而且還有正式名稱和譽稱的區別,居庸關、山海關、嘉峪關、娘子關、紫荊關、雁門關都是有史籍記載的正式名稱,這些名稱有的是以關隘所處地理名稱命名,嘉峪關因處嘉峪原上得名;雁門關因位於雁門山而得名;有的以其所處的地理形勢得名,如山海關因倚山面海而得名;紫荊關則以其地盛產紫荊而得名,娘子關則是因傳說唐朝的平陽公主曾率領娘子軍駐守此關而得名。

同時也有許多文人墨客,俗俚鄉人為長城上的名關險隘起了譽美之稱,如山海關為「天下第一關」;嘉峪關為「天下雄關」;娘子關為「天下第九關」等等。這些譽稱並非官方命名,也無需官方認可,官方檔案中也多不列入,只在口碑中流傳或刻在碑文中或寫在匾額楹聯之上、方志藝文之中。時間久了,許多廣傳於世的譽稱即不知其作者,也不知其書者。

如著名的山海關「天下第一關」匾額,即不知是誰作出這讚譽之詞,對書法作者也眾說紛紜。有的說為明朝中期嚴嵩所書,多數學者專家認為是明朝成化八年進士,山海關書法家肖顯所書。

山海關、嘉峪關在清朝仍被視為軍事重地,多次維修並駐兵防守,為人們所重視。關城內的碑、匾較好地儲存下來,文人墨客也經常光顧,使它們譽稱得到持久地流傳。尤其近些年來,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它們的名聲更加顯赫,這些譽稱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居庸關自清朝統一中國以後,戰略地位日益下降,關城破敗無人維修,匾額丟失也無人問津。新中國成立後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了維修,並正式命名為「八達嶺長城」,逐步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景點,而居庸關幾乎被人們忘卻,它的譽稱已少有人知曉。居庸關修復,經專家論證,才又掛起了「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

5樓: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

乙個是居庸關,另乙個是嘉峪關。

藏著清朝皇位繼承的最大秘密,誰能題寫匾額大有乾坤

6樓:初級提問者

文|北冥有魚

故宮每乙個大殿當中,都有相應的牌匾,幾乎每一塊牌匾都是由皇帝親筆題寫,這些牌匾集中體現了封建國家君王治國理政的最高理想和策略,象徵著皇權至上。當然,也會有一些例外,朝廷重臣和才人名書法家等在皇帝的特批之下,也能夠擔此重任來進行匾額的題書。

外朝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是由乾隆親筆所題,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現已遺失。「極」是屋脊棟樑,「建極」就是建立中正的治國方略;「綏」是順應之意,「猷」為道為法則;所謂「建極綏猷」,就是指一國之君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法則,又要撫民而順應大道。

中和殿的「允執厥中」匾也是由乾隆御筆。允:誠信;執:

遵守;厥:其;中:中正;允執厥中,出自《尚書·大禹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原文意思是舜告誡禹:人心危險難安,道心幽微難明,只有精心一意,誠懇地秉執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

保和殿「皇建有極」匾仍舊是由乾隆御筆親書,典出:箕子《洪範》「皇建其有極」。極是指中道,法則,意思是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強調天子來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準則,即有強調皇權之意。

內廷內廷第一匾當屬高懸於乾清宮正殿的「正大光明」匾,「正大光明」四字由順治皇帝御筆親題,由於它特殊的歷史意義和近年來影視作品的不斷渲染,幾成清王朝的一大標誌。有關於這塊匾額,後面還有一段關於清朝皇帝秘密立儲制度的掌故。

在當時,皇子之間奪取皇位的明爭暗鬥相當激烈。為了緩和這種矛盾,自雍正朝開始採取秘密建儲的辦法,即皇帝生前不公開立皇太子,而秘密寫出所選皇位繼承人的文書,一式二份,乙份放在皇帝身邊;乙份封在"建儲匣"內,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後。皇帝死後,由顧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儲匣」,和皇帝秘藏在身邊的乙份對照驗看,經核實後宣布皇位的繼承人。

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寶座的。

養心殿的「中正仁和」匾,該匾為雍正所書,是說帝王要中庸正直、仁愛和諧,是帝王對自身行為準則的高要求;位於養心殿之內的西暖閣上的「勤政親賢」匾也是由雍正御筆親書題寫。另外,養心殿「三希堂」匾為乾隆親筆;養心殿前殿後夾道匾額「薦祉」,該匾額為咸豐皇帝所題寫,上鈐「咸豐宸翰」璽印。

暢音閣戲樓三層「福台」的「暢音閣匾」、二層「祿臺」的「導和怡泰」匾、一層「壽臺」的「壺天宣豫」匾,均為乾隆皇帝御筆。

交泰殿的「無為」匾,「無為」由康熙所題,「無為」,有兩重極為重要的內涵:其一,告誡君王君主體恤民情,與民休息,行「無為之治」;其二,交泰殿是朝堂與後宮分界之所,此匾亦是警醒後宮到此「無為」,不要干涉朝政。

其他象徵著皇權,體現著治國理政理想的匾額,歷來被君王大臣所重視,歷史上,清朝所有皇家園林和宮宇的正門從來沒有非皇帝之外由他人題寫的權力,但是也產生了一些特例。皇極殿西次間北內簷「璚琯添籌」匾,由載恬題寫,上鈐「光緒之寶」印;「太和」、「昭德」、「貞度」三大殿匾額也並非出自皇帝之手,而是由清朝名書法家王法良受旨題寫

的對聯及匾額

營濰毛可昕 孟子 前372年 前289年 名軻,字子輿 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 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 孟子 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 亞聖 之稱,與孔子合稱為 孔孟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 ...

廳堂懸掛的匾額一般用什麼字型,匾額有哪些形式特點和字型?

一般都是行楷或者名人的筆跡,例如柳體,顏體什麼的比較穩重 主要看內容,楷行隸草無所謂.匾額有哪些形式特點和字型?匾額,是一種懸掛在建築物主要出入口上方和室內堂壁上的題字牌。最常見的有矩形橫掛,矩形豎掛和方形3種形式。此外,還有書卷型,蕉葉型和扇形等小件式匾額,多散見於園林亭廊 洞門 書齋小室和民居寓...

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錯字,為何歷代君主不改正它

故宮匾額上的 門 字是一個錯字,歷代君主也不去改正它,其實這是從明朝朱元璋以後一直流傳下來的習慣,朱元璋認為 門 字的勾會阻擋了賢才入門,於是命人把勾去掉了,後來的朝代君王也保留了這個習慣。朱元璋結束了元朝開創了明朝後,開始修建宮殿,宮殿建好後,便找來書法有很深造詣的書家詹希原來給各宮殿寫牌匾。詹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