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聊休閒娛樂
夏至(公曆6月21-22日)過後,就開始晝短蘆悄夜長。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每年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的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晝派歲最長的一天(黑夜則最短),而且越往北白晝越長、黑夜越短,直到北極圈以內,白晝成為24小時。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陽氣在夏至日這一天強盛到極點,盛極必衰,陰氣也從這一天開始滋長。
夏至過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日減短。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也會逐日降低。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2樓:表白橘子
沒有固定時間。夏至左右白天最長夜最短,然後逐漸白天變短夜變長到秋分左右晝夜等長,直到冬至左右晝最短,夜最長,然後白天逐漸變長夜逐漸變短,到春分左右晝夜等長。
晝短夜長是每年的12月日或23日。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上(即南緯23°26),南半球各地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緯度越高的地方,白晝越長,黑夜越短,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北半球則完全相反。地球上距南迴歸線越遠的地方,太陽光線越傾斜,獲得的太陽光熱越少。相比之下,此時南半球比北半球獲得的熱量多。
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少,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降低。一般北半球碰汪卜三個月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笑穗。
太陽直射點運動規陵卜律:
太陽直射點每時都在向西移動,每小時移過15度經度。在地理題的計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動度緯度。
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迴歸線。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上,此後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繼續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迴歸線。
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上,此後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如此週而復始迴歸運動,週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也約是天,稱為乙個迴歸年。
根據克卜勒定律,地球是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的,太陽在橢圓的乙個焦點上,這樣就出現了近日點和遠日點!以太陽為焦點,地球運動單位時間掃過的面積相等。
夜長晝短是什麼時候
3樓:遊醫明達
一年365天,四個季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總有些時候夜晚是比白晝的時間長一些的。那麼夜長晝短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夜長晝短是什麼時候
晝短夜長是冬季,秋分後開始晝短夜長,到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這天,太陽執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黑夜越長。
夏至這天是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過後白晝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到了秋分是晝夜一樣長短,秋分後開始晝短夜長,到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然後白晝逐漸變長,黑夜逐漸變短,春分時又是晝夜等長,一直再這樣變化到夏至。
總的來說,晝短夜長是冬季,秋分後開始晝短夜長,到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你瞭解了嗎?
夏至晝長夜短還是夜長晝短?
4樓:教育小百科達人
一年當中,晝夜最長的是冬至,最短的夏至。
冬至這天,太陽雖低、白晝雖短,但是在氣象上,冬至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實際上,由於地表尚有「積熱」,冬至之前擾模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嚴寒在冬至之後。
夏至這天北半球北迴歸線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過後太陽高度逐日減低。但對於北半球北迴歸線以南各地來說,夏至過後,太陽光照仍在增強。
冬至到春分是晝長夜短還是晝短夜長
小入戲 在冬至到春分的過程中,雖然夜晚時間逐漸變短,白晝時間逐漸加長,但依然是晝短夜長,直到春分時,晝夜等長。冬至 英語 winter solstice 又稱 冬節 賀冬 華夏二十四節氣之 一 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 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
為什麼夏天晝長夜短冬天夜長晝短
決定晝夜長短的因素 主要因素 地軸傾斜於黃道平面 地軸與黃道平面交角大約66.5 輔助因素 地球公轉過程中,地軸偏向不變。主要因素決定了 地球上存在同一天的晝夜長度不等的情況。輔助因素決定了 一年內,晝夜長度會呈現週期性變化。有朋友提到 太陽光在地球上的直射點是週期性移動的 這是事實,但它同樣也是我...
什麼是夏天的晝長夜短和冬天的夜長晝短!!
夏天白晝時間多,夜長時間少,冬天正好相反。春分時是晝長夜短還是晝短夜長 春分時是晝夜均等的。春分時,從理論上說,全球晝夜等長。春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春分之後,北極附近開始極晝,範圍漸大 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範圍漸大。春分這天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