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度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影響

時間 2025-05-11 09:12:49

1樓:沙皖靜

影響電離平衡的直接因素就是溫度和濃度,其他因素如體積、壓強等只要不影響溫度和濃度變化,電離平衡仍然是不變的。

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同濃度的醋酸後,濃度不變,溫度也不變,因此電離平衡不改變,氫離子濃度自然也不變,ph值就不變。

nh3·h2o=可逆=(nh4+)+oh-,加入nh3後,與水反應生成nh3·h2o,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樓:賀金蘭陽靜

因為濃度小了,電解質電離出來的離子更難結合,所以電離程度會加大。

相當於在電離平衡時稀釋,電解質還是那樣,但離子濃度相對下降了,於是平衡向促進電離方向移動咯。

3樓:江2娃

電離平衡中有一類似於化學平衡常數的電離平衡常數,這個常數只和溫度有關。記作k

比如在醋酸溶液中平衡常數有乙個等式k=[c(ac-)*c(h=)]/c(hac)

帶進去算就ok了。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這樣理解 兩個相同大小容器 裡裝著同樣的氣體 兩個氣體都放到2倍於該容器的 容器中 平衡移動嗎 顯然不 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第二個問題 我認為是 正向移動。

5樓:黑羽_煜

稀釋定律。對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進行稀釋和濃縮時,溶質的物質的量始終不變。

稀釋前濃度×稀釋前體積=稀釋後濃 度×稀釋後體積。即: c1×v1=c2×v1。

並且強調但凡涉及物質 濃度的換算,均遵循此定律。

原理是稀釋前後溶質的物質的量不改變。

如果要引入密度和質量分數,可以藉助如下公式:

c=1000ρω/m

稀釋定理是威廉·奧斯特瓦爾德提出的乙個關於離解常數與弱電解質的離解度之間的關係。

kp 質子遷移常數。

離解度(或質子遷移度)

c(a-) 陰離子濃度。

c(k+) 陽離子濃度。

c0 總濃度。

c(ka) 對應電解質濃度。

kp=c(k+)c(a-)/c(ka)=α^2/(1-α)c0

如果考慮電導率,則有以下關係:

kc 離解常數。

c 等效電導率。

0 臨界電導率。

c 電解質濃度。

ac^2/(a0-ac)/a0*c=kc

正》 對於弱酸或弱鹼,溶液的電離度與其濃度平方根成反比,即濃度越稀,電離度越大,這個關係式叫作稀釋定律,可表示為α=(k/c)~(1/2)。從上式可以看出,當無限稀釋時,c→0,則α→∞很明顯,這一結論是不合理的。這說明稀釋定律的關係式是有條件的,當無限稀釋時,該關係式已不再適用。

為什麼弱電解質濃度增大電離程度減小,濃度減小電離程度增大?

6樓:戶如樂

電離度是電離程度的百分數。即已電離的弱電解質比弱電解質的濃度,由於弱電解質是部分電離埋鎮畝,當弱電解質濃度增大時,分子增加值要小於分母增加值,故電離度減小。

為什麼弱電彎森解質濃度濃度減小電離程度增大。可以這樣解釋,電解質的電離是由水分子作用下的結果,弱電解質濃度的減小,是因為水的濃度增大,因而弱電解質旅團電離的程度增大。

弱電解質濃度越低電離程度越大。

7樓:禾鳥

1、意思:弱電解質濃度越低電離程度越大。越稀即濃度越低,越電離即電離程度越大,越向著電離的方向進行。

2、原因:弱電解質axby在水溶液中達到電離平衡時:axby⇋ xa⁺+yb⁻

k(電離)=c[a⁺]^x·c[b⁻明凱]^y/ c[axby],c[a⁺]、c[b⁻]、c[ab]分別表示a⁺、b⁻和axby在電離平衡時的物質的量濃度。

在同一溫度下,同一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相同,但隨著弱電解質濃度的降低。轉化率會增大。由該溫度下的解離度a=(k/起始濃度)的算術平方根,因此弱電解質濃度越低電離程度越大。

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8樓:雨說情感

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1、濃度:濃度越大,電離程度越小。在稀釋溶液時,電離平衡向右移動,而離子濃度會減小。

2、溫度:溫度越高,電離程度越大。因電離過程是吸熱過程,公升溫時平衡向右移動。

3、同離子效應: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鈉晶體,增大了ch3coo-濃度,平衡左移,電離程度減小;加入稀hcl,平衡也會左移,電離程度也減小。

4、能反應的物質: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鋅或naoh溶液,平衡右移,電離程度增大。

要點詮釋:使弱酸稀釋和變濃,電離平衡都向右移動,這二者之間不矛盾。可以把ha的電離平衡ha=h⁺+a⁻想象成乙個氣體體積增大的化學平衡:

a(g)b(g)+c(g),稀釋相當於增大體積,a、b、c的濃度同等程度地減小即減小壓強。

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b、c的物質的量增加但濃度減小,a的轉化率增大;變濃則相當於只增大a的濃度,v(正)加快使v(正)>v(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a、b、c的物質的量和濃度均增大,但a的轉化率降低了,a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大了而b、c的物質的量分數減小了。a的轉化率即相當於弱酸的電離程度。

9樓:沛沛豬的母嬰小智慧

內因:電解質的本性。

外因:溫度和溶液的濃度等。

1)濃度的影響:

醋酸稀釋時電離度變化的資料:

濃度(mol/l)

電離度(%)

可見,電離度隨濃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濃度越稀,離子互相碰撞而結合成分子的機會越少,電離度就越大。)

2)溫度的影響:

因為電離過程是吸熱的,因此溫度公升高離子化傾向加強,又因大多數電解質電離時沒有顯著的熱量變化,這就導致溫度對電離度雖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的必然結果。一般情況下,溫度對電離度影響不大,但水的離解過程顯著吸熱,所以溫度公升高可以增大水的電離度。

因此,用電離度比較幾種電解質的相對強弱時,就當注意所給條件,即濃度和溫度,如不註明溫度通常指25℃。

強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弱電解質的小,對麼?

不對。強電解質全部電離,弱電解質部分電離。顯然,同濃度的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比較,強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大。但如果是弱電解質的濃度遠大於強電解質的濃度,弱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會大於強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濃度。不是的,強電解質是完全電離,而弱電解質部分電離。強的如hcl,弱的如h2co3,在等體積等濃度...

鹽類水解和弱電解質電離是化學反應還是物理反應?

水解是鹽電離出的離子結合了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弱電解質分子的反應,是物質與水發生的導致物質發生分解的反應。鹽類的水解就是指鹽中的弱鹼陽離子或者酸根離子與水電離產生的氫離子或者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化學反應過程。電解質是溶於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狀態。下就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關於高中化學弱電解質的沉澱溶解平衡

你首先得知道電解質的含義是融熔狀態或者在水溶液中能電離的才叫電解質對吧?那麼氫氧化銅就必須是先溶解再電離的了,因為不溶解的話它就是固體,固體要電離要麼在熔化要麼溶解講電離才有意義,你高中的話,在水溶液中電離比較常見。不懂什麼再問。銅離子的一次方乘以氫氧根離子的二次方 這怎麼能算衝突,既然是平衡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