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軌道是如何受到引力場質量的影響的

時間 2025-04-29 03:50:07

1樓:降鳳十八掌

水星的軌道偏心率很大,近日點距太陽僅四千六百萬千公尺,遠日點卻有7千萬千公尺,在軌道的近日點它以十分緩慢的速度按歲差圍繞太陽向前執行(歲差:地軸進動引起春分點向西緩慢執行,速度每年",約25800年執行一週,使迴歸年比恆星年短的現象。分日歲差和行星歲差兩種,後者是由行星引力產生的黃道面變動引起的。

在十九世紀,天文學家們對水星的軌道半徑進行了非常仔細的觀察,但無法運用牛頓力學對此作出適當的解釋。存在於實際觀察到的值與預告值之間的細微差異是乙個次要(每千年相差七分之一度)但困擾了天文學家們數十年的問題。有人認為在靠近水星的軌道上存在著另一顆行星(有時被稱作vulcan,「祝融星」),由此來解釋這種差異,結果最終的答案頗有戲劇性: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人們接受認可此理論的早期,水星執行的正確預告是乙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水星因太陽的引力場而繞其公轉,而太陽引力場極其巨大,據廣義相對論觀點,質量產生引力場,引力場又可看成質量,所以巨引力場可看作質量,產生小引力場,使其公轉軌道偏離。

類似於電磁波的發散,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傳向遠方。

在1962年前,人們一直認為水星自轉一週與公轉一週的時間是相同的,從而使面對太陽的那一面恆定不變。這與月球總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很相似。但在1965年,通過都卜勒雷達的觀察發現這種理論是錯誤的。

現在我們已得知水星在公轉二週的同時自轉三週,水星是太陽系中目前唯一已知的公轉週期與自轉週期共動比率不是1:1的天體。

2樓:網友

廣義相對論中根本不會有「據廣義相對論觀點,質量產生引力場,引力場又可看成質量,所以巨引力場可看作質量,產生小引力場,」這樣的觀點。廣義相對論甚至已經完全擯棄了「引力」這樣的概念,代之以對時空座標的描述。用平民語言來說,就是愛因斯坦用時空彎曲概念取代了牛頓的引力場概念。

既然「引力場」概念都不存在,何來「巨引力場」云云?

所以,請不要用這種純科普的敘述作為理論依據再去做進一步的推測,那樣無疑只能把自己引入迷茫。

在相對論描述中,行星軌道本身就是乙個不斷進動的橢圓,根本不需要什麼「小引力場」之類概念去敘述。如果你有興趣深入研究,請參考這裡:

水星在軌道上的運動速度是多少?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水星。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790萬公里,繞太陽公轉軌道的偏心率為,故其軌道很扁。太陽系。

天體中,除冥王星。

外,要算水星的軌道最扁了。水星在軌道上的平均運動速度為48公里/秒,是太陽系中運動速度讓胡最快的行星,它繞太陽執行一週只需要88天轎畝,除公轉之外,水星本身也有自轉。過去認為水星的自轉週期應當與公轉週期相等,都是88天。

1965年,美國天文學家戈登。

佩蒂吉爾和羅·戴斯用安裝在波多黎各坦帆攔阿雷西博天文臺的、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測定了水星的自轉週期,結果並不是88天,而是天,正好是水星公轉週期的2/3。水星軌道有每世紀快43″的反常進動。

地球每自轉一週就是一晝夜,而水星自轉三週才是一晝夜。水星上一晝夜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76天。與此同時,水星也正好公轉了兩週。

因此人們說水星上的一天等於兩年。由於水星在近日點時總以同一經度朝著太陽,在遠日點時以相差90°的經度朝著太陽,所以水星隨著經度不同而出現季節變化。

ansys彈簧單元連線鋼軌與軌道板是如何建模的

巨蟹白少玲 用四組彈簧連線兩個面 prep7 建立兩個體 k,1,50,100,0.002 k,2,150,100,0.002 k,3,150,0,0.002 k,4,50,0,0.002 k,5,50,100,20 k,6,150,100,20 k,7,150,0,20 k,8,50,0,20 v...

產後常見併發症有許多種,是如何引起的?

是因為產後孕婦不經常活動,或者是因為飲食特別的差,有不良的習慣,也可能是因為產婦勞累過度,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生產的時候,產婦肚子上是有傷口,在做手術的時候產生了一些炎症,也有可能是在生孩子以後心情不好吃了,一些營養比較豐富的東西造成的,上火都是會引發一些併發症的。是因為在生產的過程中,傷口出現...

你是如何感受到生活中的美的?

我特別喜歡乙個人走在路邊,然後看一看大樹,咳咳,路邊的小花小草,就是這些不起眼的東西,讓我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我認為如果要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一定要從細小的事物看起。我經常會因為看到一些花花草草,然後就會有很多的感受,就是通過這些細微的事,我才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一定要多留意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我特別喜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