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質層大氣運動的方式主要是,高層大氣的特點?

時間 2022-03-22 10:40:07

1樓:嗨丶zh先生

1.單圈環流

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一致的,並且沒有地球自轉運動,即空氣的運動既無摩擦力,又無地轉偏向力的作用。那麼赤道地區空氣受熱膨脹上公升,極地空氣冷卻收縮下沉,赤道上空某一高度的氣壓高於極地上空某一相似高度的氣壓。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赤道高空的空氣極地上空流去,赤道上空氣柱質量減小,使赤道地面氣壓降低而形成低氣壓區,稱為赤道低壓;極地上空有空氣流入,地面氣壓公升高而形成高氣壓區,稱為極地高壓。

於是在低層就產生了自極地流向赤道的氣流補充了赤道上空流出的空氣質素,這樣就形成了赤道與極地之間乙個閉合的大氣環流,這種經圈環流稱為單圈環流。

事實上地球時刻不停地自轉著,假使地表面是均勻的,但由於空氣流動時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環流變得複雜起來。

2.三圈環流

赤道上受熱上公升的空氣自高空流向高緯,起初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很小,空氣基本上是順著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沿經圈執行的。隨著緯度的增加,地轉偏向力作用逐漸增大,氣流就逐漸向緯圈方向偏轉,到30° n附近,地轉偏向力增大到與氣壓梯度力相等,這時在北半球的氣流幾乎成沿緯圈方向的西風,它阻礙氣流向極地流動。故氣流在30°n上空堆積並下沉,使低層產生乙個高壓帶,稱為副熱帶高壓帶,赤道則因空氣上公升形成赤道低壓帶,這就導致空氣從副熱帶高壓帶分別流向赤道和高緯地區。

其中流向赤道的氣流,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北半球成為東北風,在南半球成為東南風,分別稱為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這兩支信風到赤道附近輻合,補償了赤道上空流出的空氣,於是熱帶地區上下層氣流構成了第一環流圈(ⅰ),稱信風環流圈或熱帶環流圈。

三圈環流

極地寒冷、空氣密度大,地面氣壓高,形成極地高壓帶。在北半球空氣從極地高壓區流出並向右偏轉成為偏東風,副熱帶高壓帶流出的氣流北上時亦向右偏轉,成為中緯度低層的偏西風。這兩支氣流在60° n附近匯合,暖空氣被冷空氣抬公升,從高空分別流向極地和副熱帶。

在緯度60°n附近,由於氣流流出,低層形成副極地低壓帶。流向極地的氣流與下層從極地流向低緯的氣流構成極地環流圈,這是第二環流圈(ⅱ);自高空流向副熱帶處的氣流與地面由副熱帶高壓帶向高緯流動的氣流構成中緯度環流圈,這是第三環流圈 (ⅲ)。只受太陽輻射和地球自轉影響所形成的環流圈,稱為三圈環流。

它是大氣環流的理想模式。

由於下墊面條件不同,三圈環流的模式被打破,形成季風、海陸風、山谷風、焚風和峽谷風等。

2樓:裝甲師

三圈環流啊。這個在中學地理課上是有介紹的。

高層大氣的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高層大氣與對流層、平流層等低、中層大氣有很大不同。它的特點主要是:   ①氣體稀薄 由於稀薄,氣體分子自由程很大,所以高層大氣各成分不像低、中層大氣那樣均勻混合並一起運動,而是各種成分互相擴散著(穿插著);由此,一系列以分子為基礎的運動即擴散、分子動量傳輸、分子導熱和離子阻力等,使高層大氣成為粘性很大、導熱很強的各成分相互擴散的多元介質,這對所有的高層大氣巨集觀運動都有影響。

因潮汐和各種波動的幅度與大氣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高層大氣稀薄還會使在對流層中很弱的潮汐波動現象,在高層大氣中成為很重要的運動形式。   ②呈電離狀態並處於地磁場中 由於高層大氣電離部分比中性部分多受乙個電磁感應的洛倫茲力,因此在高層大氣運動中,中性部分和電離部分的運動規律不同,它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制約。高層大氣中性部分運動時,電離粒子和中性粒子的碰撞,有時成為離子拖動力(動量源),有時則成為離子阻力(動量匯)。

  ③熱源和熱匯比較複雜 雖然目前對高層大氣的3個主要熱源,即太陽紫外輻射、磁層電磁擾動引起的電流焦耳熱和粒子注入碰撞加熱,有相當了解,但其全球分布很複雜,再加上不易估算的波動湍流熱源,使得由這些熱源所推動的高層大氣運動相當複雜。高層大氣的熱匯主要是氧原子等紅外輻射散熱,它的強度和分布也是很難估算的。滿意請採納,謝謝!!!

簡述大氣的垂直分層以及特點

4樓:我是天上的九朵雲

根據溫度、成分、電荷等物理性質,同時考慮到大氣的垂直運動等情況,可將大氣從地面到大氣上界分為5層。即,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

1.對流層

對流層是靠近地表的大氣最底層。它的厚度隨緯度和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就緯度而言,低緯度平均為17~18km,中緯度為10~12km,高緯度只有8~9km。

就冬季而言,對流層的特點是夏季厚、冬季薄。

2.平流層

平流層位於對流層頂到距地面50~55km的高度。在該層內,最初氣溫隨高度的增高不變或微有上公升;到25~30km以上,氣溫隨高度公升高而顯著上公升;到平流層頂氣溫約公升到—3℃。平流層也是地球大氣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20~25km高度上臭氧濃度最大,所以這個層又稱臭氧層。

3.中間層

中間層是從平流層頂到距地面85km的高度。這一層的特徵是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氣流有強烈的垂直運動,故又稱高空對流層。其頂部的氣溫可降至—113℃~—83℃。

其原因是這一層中幾乎沒有臭氧存在,但能直接吸收波長。層內的二氧化碳、水汽等更稀少,幾乎沒有雲層出現。僅在75~90km高度有時能見到一種薄而帶銀白色的夜光雲,但概率很小。

這種夜光雲有人認為是由極細微的塵埃組成。在此層的60~90km高度上,有乙個只在白天出現的電離層叫d層。

4.熱層

熱層又稱暖層,位於中間層頂以上。該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這是由於波長小於0.175μm的太陽紫外輻射都被該層的大氣吸收的緣故。

熱層沒有明顯的頂部,通常認為在垂直方向上,氣溫從向上增溫轉為等溫是為其上限。有人觀測熱層頂部約在250~500km,也有人認為可達800km。

5.散逸層

這是大氣的最高層,又稱外層,是大氣圈與星際空間的過渡帶。這一層中氣溫隨高度的增加很少變化。由於溫度高,空氣粒子運動速度很快,又因距地心很遠,受地心引力很小,所以大氣粒子常可散逸至星際空間。

同時也有宇宙空間的氣體分子闖入大氣,二者可保持動態平衡。

5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的溫度、密度及運動狀況的差異,可以將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各個層的特點如下:

大氣分層按照大氣在垂直方向的各種特性,將大氣分成若干層次。按大氣溫度隨高度分布的特徵,可把大氣分成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按大氣各組成成分的混和狀況,可把大氣分為均勻層和非均勻層。

按大氣電離狀況,可分為電離層和非電離層。按大氣的光化反應,可分為臭氧層。按大氣運動受地磁場控制情況,可分有磁層

6樓:提分一百

大氣的組成及垂直分層是怎樣的呢

大氣是有什麼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