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羅章夫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時間 2022-04-13 16:40:08

1樓:砂粒

陸九淵集 與羅章夫

著是去非,改過遷善,此經語也。非不去,安能著是?過不改,安能遷善?

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過,安能改過?自謂知非而不能去非,是不知非也;自謂知過而不能改過,是不知過也。

真知非則無不能去,真知過則無不能改。人之患在不知其非、不知其過而已。所貴乎學者,在致其知,改其過。

與,給、致。與羅章夫就是給羅章夫的信。

文中著與去相對,可以理解為保留、堅持。

遷善,去惡為善;改過向善。

試譯:把正確的(思想、觀念等)保留下來,把錯誤的去掉,把犯下的過錯改正成為正確的行為,這是經書裡的話。

錯誤的不去掉,怎麼能保留正確的呢?過錯不改正,怎麼能做正確的事呢?

不知道什麼是錯誤,怎麼能去掉錯誤?不知道**做錯了,怎麼能改正錯誤呢?

自己覺得知道什麼是錯誤卻不能去掉錯誤,那其實並不是真的知道什麼錯誤;自己覺得犯了哪些過錯卻不能改正錯誤,其實並不是真的知道犯了哪些過錯。

真知道什麼是錯誤就肯定能去掉,真知道犯了哪些過錯就肯定能改正。

人們難就難在不知道什麼是錯誤,不知道犯了哪些過錯罷了。

學習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掌握知識,改正過錯。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2樓:翡伊伊

名師指導

一、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儘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儘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儘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

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如把“吾、餘、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譯成“(湖面)風平浪靜”。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蒐集資訊,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絡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絡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餘"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3樓: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文言文翻譯 以的用法

4樓:116貝貝愛

以有3種用法,具體如下:

1.用作介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藉"、"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

2.用作連詞,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常用來連線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

3.用作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髮展或推斷的結果。

以拼音:yǐ

釋義:1.用;拿:~少勝多。曉之~理。贈~鮮花。

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3.因:何~知之?。不~人廢言。

4.表示目的:~廣視聽。~待時機。

5.於;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廣~深。

7.姓。

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後。縣級~上。長江~南。五千~內。二十歲~下。

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以,用也,從反巳。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

白話版《說文解字》:以,使用。字形採取反寫“已”的方法來造字。賈侍中說,已,表示想法已落實。是個象形字。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予以[yǔ yǐ]

給以:~支援。~警告。~表揚。~批評。

2.難以[nán yǐ]

難於:~形容。~置信。心情~平靜。

3.以上[yǐ shàng]

表示位置、次序或數目等在某一點之上:半山~石級更陡。

4.以還[yǐ huán]

過去某個時期以後:隋唐~,方興科舉。

5.以來[yǐ lái]

方位詞。表示從過去某時直到現在的一段時期:自古~。長期~。有生~。改革開放~。

5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文言文中“以”作為助詞的用法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用來”杜絕秦的野心

“用”勁血噴濺到大王身上

“拿出”趙國十五個城池作為秦王的的賀禮

“來”抵抗秦國

“所以”不和你說

7樓:匿名使用者

俄府官以兵來

以:帶的意思

文言文翻譯

8樓:遠巨集在路上

翻譯:

因為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認識,第三要持之以恆。有志向就不甘心為下游;有見識就知道學無止境,不敢一得到自我滿足,如河伯的看到的海門,如井底之蛙的看天,都沒有認識的人了;一般的人就沒有不成功的事。這三者缺一不可。

9樓:碧根裹

出自曾鞏的 與王介甫第二書

古之人有行此者,人皆悅而恐不得歸之。

古時候的賢人有這樣的操行的,

老百姓都心悅誠服,唯恐不能歸附於他。

其政已熄而人皆思,而恨不得見之,而豈至於謗且怒哉!

即使賢人的政事已經終止,人們都還會懷念他,並且因為見不到而深以為憾,

又怎麼會遷怒而去毀謗他呢?

比懶作書,既離南康,相見尚遠,故因書及此,足下以為如何?

我一向懶得寫信,既然已經離開了南康,

相見還遠,因此就寫到這了,您認為怎樣?

10樓:c調隨語

《素書》安禮章:見已失者,慎將生;惡其跡者,預避之。

【張氏注曰】已失者,見而去之也;將失者,慎而消之也。惡其跡者,急履而惡鏱,不若廢履而無行。妄動而惡知,不若絀動而無為。

原文的意思是:見到損失,要警惕再次發生,見到(之前的)劣跡,應該預先(採取措施)去避免。

你這段話是後人對《素書》的註解。看到已經失去的,見到(損失)就讓它過去吧。而對於將要損失的,(應該)警惕並且消除(隱患)。

厭惡前人的事蹟,急著前行而犯錯,不如停下腳步不前行。輕舉妄動不如笨拙的(探索著)行動,即使沒有什麼成果。

我感覺這後人的註解太過複雜,畢竟讀書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文中惡鏱,因為鏱字沒有具體釋義所以是猜測翻譯的,希望有幫到你。

11樓:我是老夫子

文言文中的“耳”是什麼意思?

①《名》耳朵.《鄒忌諷齊王納諫》:“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②《名》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③《動》聽說;耳聞.《漢書·外戚傳》:“又耳曩者所夢日符.”

④兼詞,相當於“而已”,譯作“罷了”.《莊暴見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赤壁之戰》:“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

⑤《助》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赤壁之戰》:“田橫,齊之壯士耳.”

⑥《形》位置在兩旁的.“耳門”、“耳房”.

12樓:luluxiu水瓶

已失者,見而去之也;將失者,慎而消之也。惡其跡者,急履而惡鏱,不若廢履而無行。妄動而惡知,不若絀動而無為。

語出《素書 安禮章》,翻譯成現代漢語是:知道已經發過了的不幸事故,發現類似情況有重演的可能,就應當慎重地防止它,使之消滅在萌芽狀態;厭惡前人有過了的劣婦,就應當盡力避免重蹈覆轍。最徹底乾淨的辦法不是又要那樣做,又想不犯前人的過失,這是不可能的;而應該根本就不起心動念,根本就不去做。

學奕文言文翻譯

13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以為有天鵝要飛來,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來。雖然和前一個人一起學棋,但棋藝不如前一個人好。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說:不是這樣的。

註釋弈秋:弈:下棋。(圍棋)

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通國:全國。

通:全。

之:的。

善:善於,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以為:認為,覺得。

鴻鵠:天鵝。(大雁)

援:引,拉。

將至:將要到來。

思:想。

弓繳:弓箭。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謂,說。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為是其智弗若與:因為他的智力比別人差嗎?

曰:說。

非然也:不是這樣的。

矣:了。

弗:不如。

14樓:匿名使用者

《學奕》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有人)請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

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

不是這樣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答有獎勵

139*****511

聊聊關注成為第2位粉絲

譯文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以為有天鵝要飛來,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來。雖然和前一個人一起學棋,但棋藝不如前一個人好。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說:不是這樣的。

註釋弈秋:弈:下棋。(圍棋)

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通國:全國。

通:全。

之:的。

善:善於,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以為:認為,覺得。

鴻鵠:天鵝。(大雁)

援:引,拉。

將至:將要到來。

思:想。

弓繳:弓箭。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謂,說。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為是其智弗若與:因為他的智力比別人差嗎?

曰:說。

非然也:不是這樣的。

矣:了。

弗:不如。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技巧

1 原則 文言文翻譯要求準確達意,必須遵循以 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的原則,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隨意地更換。省略現象應該作補充,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加以調整,力求通順。2 標準 信 達 雅。信 要求準確表達原文意思,不增 不漏 不歪曲。達 要求明白通順,沒有語病。雅 要求遣詞...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技巧

原文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注 學謳 學唱.餞 用酒食送行.衢 大路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技巧

顧 激昂大義,蹈死不顧 理會 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 回頭看 三顧臣與草廬之中 拜訪 子布 元表諸人各顧妻子 照管 注意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理會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但 顧計不知法所出耳 但看 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只是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