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教材與用教材教的區別」

時間 2021-10-14 20:06:53

1樓:小小魚丸最厲害

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育思想。前者是「書本」思想的體現,後者是「人本」思想的反映。教教材,信奉的是「教材中心論」和「知識本位論」,典型表徵是:

教材有什麼,我們教什麼;教材怎麼說,我們怎麼教;教材有多難,我們教多難„„用教材教,卻是對「人的本位」的回歸,教的內容不囿於教材,而是基於人的發展的需要。 其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材觀。前者把教材當成「孤本」,是唯一的,後者把教材看作「範本」,是可選擇的;不僅如此,前者還把教材當成「死本」,是封閉的、權威的、固化了的東西,後者則把教材看作「活本」,是開放的、和鮮活生活的相聯絡的、可以再開發的一種課程資源。

再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學行為。前者典型的行為特徵是:把教材當成「東西」,把學生當成「容器」,教師則是「搬運工」,教學過程就是教師把教材這個「東西」搬進學生的「容器」裡的過程,因而,「灌輸」是教學的主打方式。

後者則不然,是把教材當成教學的資源,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是在教師參與下,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學習的過程,因而,「自主建構」是教學的主旋律。

再者,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理論依據。行為主義教育理論是前者的主要依據,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是後者的重要「靠山」。因此,在新課改實踐中,教師要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到實處,一項必須要做好的基礎性工作,就是要深入學習建構主義等教育理論,牢固樹立起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育觀、課程觀、教材觀、知識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只有思想觀念轉變了,教學行為才能回歸正確的教育軌道。

2樓:匿名使用者

從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師)教教材(上的內容)給(學生);「用教材教」,即(教師)用教材(上的內容)教(給學生)。除了語法上稍有變化外,表達的意思上並無太大區別。

從現在流行的「理念」層次看,什麼是「教教材」,也許就是「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的那種;什麼又是「用教材教」,也許就是把教材當作素材,根據實際靈活處理、調整、重組教材的那種。在我看來,這樣的理念純粹是文字遊戲,關鍵看你怎麼理解。在我眼裡,「教教材」有三種境界,教教材的思想、精神、靈魂,其為最高境界;根據教材設計意圖教教材,其為較高境界,教教材上的知識、方法、技能,其為一般境界。

很明顯,「用教材教」要體現的理念早已包含在「教教材」的最高境界之中了。「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出、倡導,無非是提醒老師不要信奉教材,不要把教材當聖旨,不要過於崇拜教材,要根據「教」和「學」的實際調整教材,要……,簡言之就是「活用教材」。乙個「新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實這個理念就是「活用教材」,把教材用活,通過「活用教材」使學生「學活」。

這樣的理念更簡明,更實在,更容易使老師們理解、把握。也許,這樣的說法有點「過時」,有點「老套」! 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罷,首先要把握教材,這是「活用教材」的前提。

所以,教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當前用教材教的問題:隨意刪減教材、隨意改編教材,那是不可取的。所以,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設計意圖,了解它在小學階段所處的地位,前後的聯絡,所要達到的目標……這是每個教師教學前的必修課。

其次,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這是「活用教材」的保障。處理教材,並不是那麼簡單地事情,教師也要有這樣的能力,不要趕時髦,學新潮,「活用教材」不僅僅是跟著感覺走。再次,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在需求,這是「活用教材」的落腳點,也是根本目標,即為了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

不管如何「活用教材」,關鍵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脫離了這個前提,「活用教材」只能停留在「形」上,永遠也抓不住「活用教材」的「神」。

1初中思想品德 :如何認識和處理 教教材 與 用教材教 的關係?

3樓:匿名使用者

新的課程標準已打破教材作為唯一課程資源的侷限,合理構建了課程資源的結構和功能,新編思想品德教材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材了。因此,我們不應該把教材看作是教學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種教源,是實現其根本目標的基本依據。從課程改革的要求來看,教材特別是思想品德教材應不斷加以開發和建設,以體現時代要求。

廣大教師雖說不是教材的編寫者,但完全可以成為教材的建設者。學校、學生及學生家長都可以也應該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並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擯棄 「教教材」的傳統觀念,樹立「用教材教」的教學思想,做到既忠於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用出個性,用出風格。

什麼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呢?如何「用教材教」呢?下面談談自己膚淺的認識。

一、 「教教材」從教學行為上看,就是忠實地傳授教材內容。其特點就是對教材內容做細緻的梳理,到位的傳授,盡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其中最為簡單化的是照本宣科,教材有什麼就教什麼。「教教材」從觀念上看,是把教材當作教學的目的,把教材規定的任務等同於課堂教學任務。

這種教材觀的產生,主要是在教學觀念上的問題。具體如下:在課程培養目標上以傳授知識為本位,以教材為中心,強調如何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忽視對學生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對待「教」與「學」的關係上,關注的是教師的「教」,而不是學生的「學」,把教師的角色定位為「教書匠」,認為教師的全部勞動就是教教材;在對課程資源的認識上,把教材當成唯一的資源,缺乏課程資源意識,同時把課堂看成是靜態的,忽視課程的動態生成,關注的是教師的預設。

這種教學行為使得學生學到的知識是封閉的、靜態的,也不利於新課程三維發展目標的達成。

二、 「用教材教」,就是借助教材的學習素材,努力地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發展目標的教學行為。這種教學行為中,教材只是一種學習工具,教學內容只是幫助學生實現三維發展目標的一種載體,並不是要求學生將教材內容全部掌握。「用教材教」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行為,它依據的教學思想是以人的發展為本。

「教教材」是教書,「用教材教」是教人。「用教材教」,立足點放在學生身上,注重教學行為與學習行為的同步相諧。「用教材教」,提倡的是尊重教材,理解教材,超越教材,並不是否定教材的價值,這是因為:

教材是「活」的,它需要啟用;教材是「用」的,它需要開發;教材是「動」的,它需要建構。那麼,如何做到「用教材教」呢? 根據本人對從「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轉變的一些認識,在實際教學中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教學的前提必須是「用教材教」

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鑽研好教材,對教材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教材上的內容體現了教材編寫者對少年發展需要的一種理解,教師首先要弄清教材的安排意圖。

教師怎樣研究教材呢?

筆者曾經讀過乙個教師的備課反思:「雖然我每天課前都備課,但對教材挖掘得很不夠。很多時候,在講解某乙個知識點時,突然想起了還有另外乙個內容應該補充,但由於事先沒有準備,只好課後查閱完再補充。

該趁熱打鐵的時候老師沒詞了,這是多麼尷尬的事啊!」這是常態課堂中部分教師呈現出的真實圖景。課前「吃」不透教材,課堂上徒留遺憾與尷尬。

因此,讀懂教材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讀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學的基礎。

如何「吃」透教材、讀懂教材?具體到一節課,教師要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研讀教材:了解教材整體結構及前後聯絡,揣摩插圖的編排意圖,鑽研提示語和旁註。

做到「五讀俱全」,即讀懂問題情境,讀懂每乙個問題,讀懂教材內容的結構,讀懂教材的呈現方式,讀懂教材的旁註、留白。教學離不開教材,「用教材教」的第一層含義就是要用好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教學中力求還原教材編寫的本意,深入感悟教材資源,實現教材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二)不是「教教材」

教師在鑽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本地資源,合理選取學習材料,使之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根據科學課程標準精神,本校學生的實際,採取合理的活動形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開展活動,而不是死守教材而不會變通。

1、根據本地資源和環境,選擇或自行設計學習材料

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教材時,學習材料的選擇雖然已照顧到我國大多數地區,但一些學習材料在某些地方可能不容易找到,教學時,教師就要注意根據《課標》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靈活地選擇學習材料。對某一問題的**,教材展示的只是其中一種方法,實際上,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某些方法可能比書中的方法更簡便、易行。同時,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不只讓學生掌握「某種觀點、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確的觀點並努力實踐,因此,教師不應拘泥於教材的呈現方式,而應注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點並在實踐中應用。

2、根據《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實際,設計好活動方案

① 靈活選取活動的組織形式,合理設計好活動方案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形式,目前已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學習形式,合作學習可以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形成健康的競爭意識;有助於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乙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不足,調動起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合作學習使教學過程不止是乙個認知過程,同時是乙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然而小組合作學習比較費時,科學教材中每一節課都有幾個活動,如果每乙個活動都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一節課幾個活動就很難完成。為此,教師就要在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及教材內在聯絡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確定哪些活動採取集體活動,哪些活動採取個人活動,哪些活動採取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

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根據《課標》精神和學生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組織好每個活動,合理地設計好活動程式和方案以實現思想品德教學的三維目標。

② 對活動設計加以完善和改造

教材的活動設計反映了編寫者的認識和意圖。教師根據《課標》精神,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對活動過程的設計加以完善和改造。

3、根據實際,對內容進行靈活處理。

教師要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教師不要把上下課鈴聲當作教學的起點和終點,學生**的活動往往不是一節課所能完成的」。新教材有些課例安排的活動很多,一節課時間很難完成所有的活動,教學時,教師就要在充分把握教材內容,教材的重點、關鍵的基礎上,根據《課標》精神,靈活地處理學習內容。

「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教師在充分理解、把握好教材的內容,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的基礎上,根據《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實際,兼顧思想品德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把三維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選擇適合學生實際的方式進行教學。

請問教材與學術著作的區別,出書中教材與專著有什麼區別

啊呀王 教材是供教學用的資料,如課本 講義等。教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材指課堂上和課堂外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所有教學材料,比如課本 練習冊 活動冊 故事書等等。學術著作則一般是研究人員或者專業人士用來發表自己對一個課題的理解與認識的 教材的目的主要是要教會別人,內容一般已經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

如何理解教材中農業推廣的定義。請舉例說明

現代農業推廣 是乙個把有用資訊傳遞給人們 傳播過程 然後幫助這些人獲得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正確的觀點,以便有效地利用這些資訊或技術 教育過程 的一種過程 較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推廣內涵應該是 應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原理,採取教育,諮詢,開發,服務等干預形式,採用示範,培訓,技術指導等方法,將農業新成果,...

如何理解NPV與IRR的區別

allen穆迪埃 npv指的是淨現值,也就是考慮資金收支淨額,以及按照一定的折現率折現之後的現值 irr指的是內部回報率,指專案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收益率。實質上,它是能使專案的淨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npv所反映出來的參考值更直觀,npv 0可以投資,npv 0則不可以投資。irr是在npv 0時所...